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29篇
物理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雪梅  李建晴  卫艳丽  董川 《应用化学》2010,27(11):1313-1317
采用荧光及紫外光谱研究了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 结果表明,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KDTN对H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 测得17、27和37 ℃ 3个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633×108、0.7998×108和0.347×108 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7、1.6和1.7;据Forster偶极 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得到KDTN与HSA在3个温度下的作用距离r分别为2.64、2.59和2.64 nm;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0.5100、0.4797和0.4210。 热力学参数表明,二者主要以范德华力或氢键结合;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KDTN对H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KDTN的加入对HSA构象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以4,5-双四唑咪唑(H3BTI)为能量配体,利用水热法构筑了一例新型含能配合物[Co4(HBTI)4(H2O)8](1)。晶体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1呈中心对称的四核结构,中心离子Co(Ⅱ)呈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此外,结合Kissinger和Ozawa-Doyle两种方法对1进行非等温热动力学分析,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出1的爆轰性能相关参数。配合物1的摩擦感度高于360 N,且撞击感度高于40 J。配合物1可同时催化高氯酸铵(AP)和1,3,5-三硝基-1,3,5-三嗪烷(RDX)的燃烧分解反应,其分解温度分别提前了25和11℃。  相似文献   
13.
四碘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碘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为2.65×105 L·mol-1,结合数n=0.86,探讨了它们的相互作用机理。四碘荧光素主要以疏水作用力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同时,牛血清白蛋白的存在会增强四碘荧光素的发光,且强度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与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以此为基础在pH 8.64的条件下建立了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8×10-7~9×10-6 mol·L-1,精密度为3.4%,检出限9.88×10-8 mol·L-1。  相似文献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柠檬黄和日落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冷  李建晴  郭芬  董川 《光谱实验室》2007,24(3):423-42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对饮料中柠檬黄、日落黄两种食用合成色素进行测定,确定了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及其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a和摩尔吸收系数ε.结果表明:柠檬黄在λmax=426nm处的吸收系数为a=33.45 L·g-1,摩尔吸收系数为ε=1.79×104L·mol-1·cm-1.日落黄在λ=481nm处的吸收系数为a=34.00 L·g-1·cm-1,摩尔吸收系数为ε=1.54×104L·mol-1.cm-1.测定饮料中柠檬黄、日落黄含量分别为0.0067mg/mL,和0.0033mg/m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148%、1.026%,测定了两种色素在奥地利饮料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2.35%、96.77%.该方法操作简便,同时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5.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探针1-酮-2-(对二甲氨基苯亚甲基)-四氢萘(KDT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KDTN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猝灭BSA的荧光,疏水作用是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二者的结合常数为3.274 2×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0.938 9(30 ℃时)。同时考察了KDTN的加入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糠氨基嘌呤(K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测定了16℃、28℃和39℃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2.43×104、1.33×104、1.22×104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8、1.02、1.02。研究结果表明:KT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探讨了相互作用机理,KT主要以静电作用与BSA相互作用;研究了KT对BSA构象的影响,表明B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KT对BSA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可可碱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可可碱(T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测定了18℃、30℃、40℃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68×10^4、1.58×10^4、1.45×10^4L/mol,结合位点数咒分别为1.04、1.03、1.03。实验结果表明:TB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探讨其相互作用机理,TB主要以静电力与BSA相互作用;研究了TB对BSA构象的影响,B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同时研究了Cu^2+存在下TB与BS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特性。测得了6-BA与BSA在10、27、40℃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为:0.21×10^5、1.37×10^5、5.53×10^5L/mol,结合位点数n为:1.0、1.2、1.3。6-BA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6-BA主要以疏水作用与BSA相互作用,B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6-BA对BSA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滤纸基质室温光(PS-RTP)法测定人尿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并将该法用于人尿中氧氟沙星回收率和排出速率的测定.实验表明氧氟沙星在尿液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1.7%.给药后24h内的排泄率为77.7%,氧氟沙星最大药物浓度出现的时间为2.5~4h.  相似文献   
20.
光谱法研究盐酸小檗碱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荧光和紫外(UV)光谱等手段,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Ber)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键合作用。结果发现,小檗碱能插入到DNA双螺旋碱基对之间的空腔中,使小檗碱在eλm=530 nm处较弱的荧光强度显著提高;酸度显著影响其相互之间的作用;随着DNA浓度的增大,Ber的荧光强度增大,显示了很好的光敏性能。偏振、荧光猝灭实验等也进一步表明:Ber与DNA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嵌插结合;离子强度的大小会影响Ber与DNA之间的作用。在pH=3.0适宜酸度条件下,建立了以Ber为探针定量测定DNA的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5.2×10-5mol/L,精密度(RSD)为2.7%(n=7),检出限为1.43×10-7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