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Au~(3+)在硫脲介质中呈现一灵敏的示波极谱波,金浓度在5×10~(-8)—9×10~7mol/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2×10~8mol/L。该极谱波的产生是由于Au~(3+)与硫脲反应所生成的反应产物二硫甲脒所致,且该波属于吸附还原波。用此法测定了金矿和粗铜中金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脱氧核糖核酸(DNA)碱基的测定在分子遗传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武者宗一郎、邓家祺等报导了核酸碱基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下限为1×10~(-7)M。Temerk~ε用脉冲极谱法直接测定腺嘌呤,检测下限为1.5×10~(-6)~4.5×10~(-6)M。我们发现在0.5M抗坏血酸介质中,腺嘌呤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能产生灵敏的吸附还原波,检测下限为5×10~(-8)M。根据所拟方法测定了DNA样品中腺嘌呤,结果较好。本文还  相似文献   
13.
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NH_4SCN-FeSO_4-NaClO_4底液中,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有一灵敏的亚硝酸根波,峰电位为-0.47V(vs. SCE)。阴极导数蜂高与亚硝酸根浓度在3×10~(-8)M~2×10~(-6)M之间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1×10~(-8)M(0.46ppbN0_2~-)。试验了多种共存离子对亚硝酸根波的影响,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选择性,尤其是大量的硝酸根不干扰。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质子化那可汀在水/1,2-二氯乙烷微界面的转移机制,计算了与界面转移有关参数,并且研究了那可汀的界面电位响应,将那可汀液/液界面微电极用于测定人尿中那可汀含量,回收率为92%~106%,检测下限为3×10-5mol/L。  相似文献   
15.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离柱安培法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深  庞代文  李培标  程介克 《色谱》1996,14(4):256-258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电泳离柱安培法检测装置,无需截断毛细管,直接使用氢氟酸蚀刻毛细管管壁制作导电接口,可有效地耦合毛细管电泳分离和安培法检测,隔离高压电场对安培法检测的干扰,实现多组分的高效分离和检测。所设计的系统性能优良,导电接口制作简便,耐用性好,无附加体积。  相似文献   
16.
用于测定金的离子选择电极主要是液膜电极。这类电极的灵敏度仅达10~(-5)M左右。我们发现,Ag_2S电极在硫脲-KBr-柠檬酸盐介质中对金能产生电位响应,可用于金的测定。金的浓度在1×10~(-7)—10~(-4)M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电极响应斜率为28—34mV。本法检测限为6×10~(-8)M。  相似文献   
17.
元素硫的单扫示波极谱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酸性介质中,元素硫在-0.3V(vs SCE)处可产生灵敏的吸附波。该波可用于微量硫的测定。以0.2M氯乙酸-0.02M抗坏血酸为底液,采用导数波测量,其检测下限可2×10~-8M(0.6ppb的硫),其线性范围为5×10~-8-8×10~(-5)M。观察了影响硫波的各种因素,尤其是S~(2-)的影响。采用氧化法使S~(2-)定量转化成元素硫,由此建立了分别测定同一样品中硫和硫离子含量的方法。文中对硫波的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实验表明该波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相似文献   
18.
恒流脉冲技术是液/液界面电化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直接、迅速地提供界面双电层的信息并给出溶液电阻引起的欧姆降。V.Mare(?)ek 和 Z.Samec 首次利用微处理机和信号发生器等装置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之后又用 D/A 转换线路取代了信号发生器,使这一技术的优点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本论文中,  相似文献   
19.
余拔章  李培标 《分析化学》1992,20(3):363-367
借助于APPLE(Ⅱ)、AD-DA转换卡和简单的电子线路,设计了适用于油/水界面电化学研究的四电极微机化恒流仪;编制了换向阶跃及线性扫描计时电位法相应的电流发生、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软件;发现采取逐渐通过的程序抵消方式,可以准确地校正I-E曲线的欧姆电势降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