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36篇
物理学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本文综述了溶剂热法合成多种碳纳米管、纳米电缆、纳米棒、纳米球和纳米空心锥的研究现状。350 ℃下用金属钾还原六氯代苯,在用不同催化剂时,可分别得到碳纳米管和碳球,碳球的形成可以解释为石墨层的微条卷曲而成。600 ℃下金属镁还原乙醇得到了竹节状和Y-型碳纳米管。500 ℃下还原四氯化碳和碳酸钠可得到平均直径为100 nm的碳纳米管。700 ℃下金属锌还原乙醚制成了左右螺旋型交织的碳纳米管。在硫的存在下,200 ℃以下二茂铁热解成非晶碳纳米管和Fe/非晶碳纳米同轴电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负载氢氧化铁纳米胶粒修饰的玻碳电极对三氯生进行固相微萃取富集,其萃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和Temkin吸附等温方程。循环伏安法表明三氯生在0.558 V处有一不可逆的氧化峰,pH值与氧化峰电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三氯生的氧化过程为1个电子伴随着1个质子的反应。氧化峰电流随扫速增加而线性增加,为吸附控制反应,氧化峰电流与三氯生浓度的对数在3.333×10~(-6)~3.333×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3.333×10~(-6)mol/L。该方法的重现性及选择性好,已用于洗手液中三氯生的检测。以MOPAC2012软件提供的PM7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在设计的三氯生与氢氧化铁纳米胶粒形成的络合物分子簇模型上进行半经验分子轨道计算,热力学及前线轨道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形成的三氯生络合物的ΔG0,证明形成了稳定的三氯生络合物;且三氯生络合物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BMIM][Cl])为溶液添加剂,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了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PB)修饰的碳糊电极(PB-IL/CPE);采用循环伏安法检测了不同[BMIM][Cl]浓度下制备的PB-IL/CPE的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特征。同时采用计时安培法检测了PB-IL/CPE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存在能够提高PB在电极表面的沉积电流,[BMIM][Cl]浓度为0.2 mmol/L时,PB的氧化还原电流最大;相对于在无[BMIM][Cl]存在下制备的PB修饰电极(PB/CPE),PB-IL/CPE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效果更好,线性范围更宽,灵敏度更高;此外,PB-IL/CPE电极的动力学特征显示,K+在PB-IL/CPE表面的扩散速率明显提高,为4.45×10-11cm2·s-1。  相似文献   
14.
电位跃-开路驰豫-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开路情况下,玻碳电极表面对[Fe(CN)6]4-和[(phen)2Cu]2 体系的自身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获得各体系的催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9.02×10-4L/mol/s和1.44×10-3L/mol/s。玻碳电极开路情况下的氧化还原催化性质的研究尚无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元胞自动机原理,在SCILAB自由数学计算工具软件平台上设计并完成了铅在硅油-石墨粉碳糊电极上吸附过程的动力学模拟和等温吸附曲线的模拟。获得的吸附速率常数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并表明其吸附机理遵从朗格缪单分子层吸附机理,为实验研究结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奇异值分解最小二乘法用于解析模拟的二组份可见/紫外动力学光谱数据。该方法不仅可获得组成动力学光谱变化的组份分数及其光谱,而且能够给出各组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动力学和非线性回归相结合,可用于处理复杂体系动力学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自加速的圆二色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现场长光程薄层圆二色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过程,通过双对数法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处理了薄层圆二色光谱电化学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玻碳电极上为2个电子转移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氧化产物在电极上发生了强吸附,吸附层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有自加速作用,并获得了抗坏血酸在裸电极和在吸附电极上的式电位分别为E=0.09V,En=0.26V;电子转移数  相似文献   
18.
对苯二酚为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作显影剂、抑制剂、抗氧化剂和合成染料的原料等,同时也是具有较大毒性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境和化工过程中,痕量对苯二酚的检测显得十分重要。痕量对苯二酚常用分光光度法[1]、荧光分析[2]、液相色谱[3]等方法检测。由于对苯二酚在普通电  相似文献   
19.
将石墨粉掺有少量的氢氧化铁粉末作为催化剂,以硅油为黏结剂制成碳糊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直接测定污水中的对苯二酚, 在pH 1.0 HCl支持电解质中,对苯二酚在该碳糊电极上表现为催化行为,微分脉冲的阳极峰电流在0.625-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ip(μA)=0.3402 0.09578C(μmol/L)(r=0.9997,SD=0.374), 检出限为0.3125μmol/L.方法简单快速,直接用于污水中对苯二酚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自行设计了双水相支撑液相膜微萃取装置,以聚四氟乙烯徽孔膜为支撑,以磷酸三丁酯为有机萃取相,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咖啡因稀水溶液的双水相液萃取。发现咖啡因以分子形式通过磷酸三丁酯有机液膜萃取进入HCl溶液中,萃取动力学受浓度差和收集液相中的化学反应控制,萃取率与咖啡因浓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