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9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卟啉介导抗癌药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卟啉是一类具有特别生物功能的化合物,对于增殖异常的组织具有一定的亲和 力.利用这一特性,合成了四—对羟基苯卟啉(Zn^Ⅱ)甲氨蝶呤衍生物,并使用红 外、紫外、质谱、核磁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做了该化合物在 细胞水平上抗艾氏腹水型肿瘤实验,其IC50值为0.28μg/mL。同时在小鼠体内做了 抗艾氏腹水型肿瘤实验,抑瘤率为75.82%.初步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 抗癌体内外活性及较小的毒副作用.从配位化学的角度提出了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 抗癌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2.
23.
U.Zoller  苏伶俐  王磊  朱文祥 《化学教育》2002,23(10):9-11,36
1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生活在充满了价值观冲突、利益冲突、有限资源分布不均世界中的人们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不太现实的物质期望,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地球村”社会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最终的结果之一就是造就了一个过度消费持续增长的社会,尤其是在存在所有各种环境问题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里。全世  相似文献   
24.
合成了共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价镧系离子与手性氮杂冠醚(+)-12-乙基-1,4,7,10-四氧杂-13-氮杂环十五烷(以下以L(+)表示)的配合物Ln(NO3)3·L(+)·H2O(Ln=La、Ce、Pr、Nd);Ln(SCN)3·L(+)·H2O(Ln=La、Pr、Nd、Sm、Eu、Gd-Er、Yb)。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可见吸收光谱、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CD谱)的测试,并对配合物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
合成了共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三价镧系离子与手性氮杂冠醚(+)-12-乙基-1,4,7,10-四氧杂-13-氮杂环十五烷(以下以L(+)表示)的配合物Ln(NO3)3·L(+)·H2O(Ln=La、Ce、Pr、Nd); Ln(SCN)3·L(+)·H2O(Ln=La、Pr、Nd、Sm、Eu、Gd-Er、Yb)。对所合成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可见吸收光谱、比旋光度和圆二色谱(CD谱)的测试,并对配合物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
朱文祥 《大学化学》1994,9(1):64-64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34届IUPAC北京国际会议化学教育分组会纪实朱文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00875)1993年8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了第34届IUPAC国际会议。这是在我国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化学界国际学术会议。这次大会有8个分组会,出席...  相似文献   
27.
本工作合成了五个钍(Ⅳ)与β—二酮、三苯基氧化膦的三元配合物。其化学式分别为Th(TPPO)_2(L)(NO3)_3(L=dbm,bzac,bfac,TTA)和Th(TPPO)_2(tfac)_2(NO_3)_2,以及一个中间配合物Th(TPPO)_2(NO)_4,通过电导、热谱、紫外以及红外光谱的测试,对它们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化合物Th(TPPO)_2(dbm)(NO_3)为淡黄色晶体。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它属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5.5920(39)A,b=17.4189(62)A,c=17.9819(47)A;z=4。3916个大于3σ(Ⅰ)的反射点参加最小二乘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27。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Th~(4+)的周围有十个氧原子与之配位,三个硝酸根和三苯基甲酰甲烷均系双基配位。十个配位氧原子所构成的配位多面体是不规则多面体。  相似文献   
28.
朱文祥  裴毅 《化学教育》2003,24(6):35-35
在我们的化学教学和化学写作中 ,恐怕还找不到一个比“物质的量”更为别扭的术语。而偏偏这个术语在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中要经常使用。例如在中学化学教材中 ,常见有诸如“5 0 0mL 0 .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 0 .0 5mol”、“H2SO4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0 .5mol/L…”等[1] 叙述。在高考的试卷中也只好按照教材的口径说 :“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等[2 ] 。本来mole的概念在中学化学中就是一个教学难点 ,加上这么个别扭的术语 ,更是雪上加霜。对于广大的化学研究工作者也不例外 ,他们不能使用已经熟悉和…  相似文献   
29.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无机化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无机化学学科无论是实验合成,还是结构测定,或是理论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适应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无机化学的教学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等学校化学系中,已经或正在改变以往的只在一年级讲授无机化学的“毕其功于一役”式的传统做法,而采取了两段式或多段式的循环分段设课的方针,以确保无机化学的教学获得必要的循环和提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