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7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65篇
物理学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改进了具无限时滞的自治泛函微分方程的不变性原理.作为所得结果的一种应用,建立了关于渐近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并且,给出例子来说明所得的稳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32.
稳恒电流中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普遍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问题的提出 当我们进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教学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两个问题;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与欧姆定律的关系如何和该定律的正负号规定法则的由来或依据是什么?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探找了稳恒电流中有关能量守恒与转化的问题,现介绍如下.二 存在一个关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普遍式 如所周知,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说[1]:如果系统由某一状态经过任意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则其内能的增加等于在这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和系统吸热的总和.即稳恒电流的条件要求任何参量都不随时间变化,因而电荷作稳定的流动以及回路导线内的电场E满足位场的条件。现在…  相似文献   
33.
一、引言现代电光学重要分支之一的瞬变电场双折射(Transient Electric Birefriengence,简称TEB)是在五十年代初被提出来的。TEB的方法原理是:当溶液中光学各向异性粒子在瞬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排列,或是因去掉瞬变电场后粒子转为无序化排列时,利用溶液产生的双折  相似文献   
34.
利用氧气和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以得到不饱和烃是至今国际上对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加以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统称为部分氧化法。在生产过程中,为增大原料气的转化率,最大限度地提高进入部分氧化反应炉前的原料气温度是一个关键,而反应炉内裂解反应的高转化率又要求原料气在炉前先混合均匀。混合的氧气和天然气可以自燃,其自燃诱导期是温度的强函数。在高温下(如500℃—600℃),诱导期缩减到毫秒量级。故混合不  相似文献   
35.
随着光学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不断发展,折反式光学系统对重量、体积和环境适应性等需求不断提高。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金属反射镜以其便于实现优化设计、快速制造和加工工艺性好等优点,逐渐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与传统金属反射镜相比,增材制造金属反射镜可以提高反射镜的结构刚度,同时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轻量化。增材制造反射镜可以满足光学系统对环境适应性和快速性的需求。本文首先讨论了金属反射镜的评价指标;其次,综述了国内外在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金属反射镜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参数,从增材制造金属反射镜的基体设计与制备和基体的后处理2个方面展开论述;然后,通过分析,总结了增材制造金属反射镜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最后,对增材制造反射镜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以亚砜的模型化合物正丁基正辛基亚砜液-液萃取Au(Ⅲ),对萃取剂及萃取配合物的1H NMR、13C NMR波谱特征进行讨论,研究了萃取时萃合物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作者认为有机相中存在Au(Ⅲ)在正丁基正辛基亚砜(BOSO)与配合物之间快速交换的过程,该过程有利于Au(Ⅲ)从水相向有机相转移,也是形成NMR波谱特征的主要原因.核磁共振实验也说明了在两种酸度下Au(Ⅲ)均与亚砜基团中的氧原子配位,但萃取机理有所不同,核磁共振波潜的分析给出了萃取机理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7.
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20nm的有机物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呈球形且粒度不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改变。本文研究了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及基于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制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8-羟基喹啉铝形成纳米粒子后,其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发射光谱的谱峰均出现蓝移。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器件中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的发射峰逐渐红移。在驱动电压为16伏时,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器件的最大亮度达600cd/m2,电流密度为150mA/cm-2时,器件的发光效率为0.19cd/A。基于8-羟基喹啉铝纳米粒子器件的发射光谱证实了AlQ3纳米粒子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存在,这为有机纳米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路线,同时也为那些传统的有机材料如有机分子晶体的基础研究探索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8.
在稀硫酸溶液中,甲醛对溴酸钾氧亚甲蓝褪色反应有催化作用,研究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甲醛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法线性范围为0.00~0.80μg·L^-,检出限3.315×10^-8g·mL^-1。该法用于食用菌、杏仁和漆料的浸泡液中痕量甲醛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7%~104.2%  相似文献   
39.
高性能低成本的担载型铂基催化剂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实用化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利用高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容易负载金属的载体实现 Pt颗粒的高度分散,既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又可提高 Pt的利用率以降低成本,是担载型 Pt基催化剂实用化的有效途径.碳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载体,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发展了一种高性能的碳纳米笼材料,并可通过异原子掺杂调变其表面性能,提高其活性和负载能力.我们采用原位氧化镁模板法制备氮掺杂碳纳米笼:以具有多级结构的碱式碳酸镁作为氧化镁模板的前体,吡啶为碳源和氮源,经高温热解沉积,在原位形成的氧化镁模板表面形成氮掺杂的石墨化碳纳米薄层;经稀盐酸浸泡并洗涤,获得高纯度的氮掺杂碳纳米笼.氮掺杂碳纳米笼具有分等级的微纳米结构、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可调变的孔结构,结合表面氮原子的锚钉作用,氮掺杂碳纳米笼有望成为电化学催化剂 Pt的优良载体.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本文探索多级结构氮掺杂碳纳米笼(hNCNC)作为新型载体负载 Pt的能力,并评价所构建的负载型催化剂 Pt/hNCNC的电催化性能.通过简便的微波辅助多元醇还原法,将氯铂酸还原成 Pt纳米粒子负载于 hNCNC的表面.为了揭示氮掺杂的效应,我们对比研究了具有相似分级结构但无掺杂的碳纳米笼(hCNC)以及商业化活性炭(Val-can XC-72)作为载体的情况.经热重(TG)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三种催化剂 Pt/hNCNC、Pt/hCNC和 Pt/XC-72的负载量均接近理论负载量(23.1 wt%),都主要以金属态存在.然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 Pt/hNCNC的 Pt分散状态优于 Pt/hCNC,更远优于 Pt/XC-72. Pt/hNCNC的平均 Pt粒径最小,仅约3.3 nm.这种良好的分散状态主要得益于氮原子掺杂,高负电性的氮原子改变了局域的表面极性,有利于 Pt颗粒的成核,也有利于固定 Pt颗粒.
  由于 hNCNC对 Pt的优异分散能力, Pt/hNCNC表现出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氢吸附和一氧化碳溶出伏安曲线表明, Pt/hNCNC的电化学活性面积高于 Pt/hCNC和 Pt/XC-72,这与显微观察和 X射线衍射(XRD)结果相吻合. Pt/hNCNC展现出优异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和高稳定性,其催化电流明显高于 Pt/hCNC和 Pt/XC-72,电流衰减亦慢于 Pt/hCNC和 Pt/XC-72. hNCNC的分级微纳米结构有利于孔内传质和电子输运,从而提高反应速度. hNCNC的氮掺杂有利于 Pt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增强了载体-金属相互作用,提高了电化学活性面积和催化活性.为了进一步考察 hNCNC对 Pt的负载能力,本文还考察了高负载量 Pt/hNCNC的性能.在负载量高达60 wt%时, Pt/hNCNC中的 Pt颗粒仍无明显聚集,其甲醇氧化电流增加了30%,可以有效提高 DMFC的输出电流密度.
  综上可见, hNCNC可以有效分散并稳定 Pt颗粒,从而提高电化学活性面积和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优于未掺杂的碳纳米笼和传统碳材料,展示了 hNCNC高分散 Pt颗粒用作 DMFC的高效阳极催化剂的重要前景,也表明 hNCNC有望成为应用广泛的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40.
根据国际感光科学委员会(ICSP)决议,1990年国际感光科学大会将于1990年10月15日—19日在北京召开。此届大会将由中国感光研究会联合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 大会的主题为“成像科学与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