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343篇
化学   702篇
晶体学   59篇
力学   78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264篇
物理学   6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应用飞秒时间分辨差异吸收光谱技术对PSⅡ的LHCⅡ三聚体中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三组能量传递的时间寿命组分:748 fs、3.28 ps、32.15 ps.其中748 fs的组分为单体内Chl b649分子经Chl b658将能量传递给Chl a665分子的过程;3.28 ps时间常量反映单体内能量从Chl a677向吸收更长波长的Chl a688分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Chl b643、Chl b658和Chl a668~670分子获得能量的过程;而32.15 ps的时间与三聚体内的单体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2.
在83 K低温下,利用稳态荧光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PSⅡ)核心复合物中激发能的传递进行了研究,激励波长分别选择为436 nm,480 nm,495 nm和507 nm,得到4种波长激发下的稳态荧光光谱.经过比较发现其最大峰值所在的位置没有因激发波长的不同而发生改变,都在696 nm处,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经过高斯解析获得不同的谱带.根据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对应性,反映了不同的光谱特性,说明在不同波长光的激发下,核心复合物中能量传递的途径不同.同时,可以分析出在核心复合物中,至少有Chl a670.4670,Chl a684.7,685.1683,Chl a689.0687,Chl a690.9,693.4,695.2,698.06904种Chl a组分参与了能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3.
CdS/TiO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制备及其降解高效氯氰菊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了Cds/TiO2/漂珠复合光催化剂,通过SEM,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高效氯氰菊酯(BEC)杀虫剂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CdS/TiO2/漂珠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及采用太阳光作光源处理BE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dS/TiO2/漂珠投加量为3 000mg·L-1,初始浓度为45 mg·L-1、初始pH为6.5,通气量为200 mL·min-1时间为60 min,BEC降解率分别为92.1%(125W高压汞灯)和79.3%(5 W紫外灯),采用太阳光照射300 min,BEC降解率可达93.4%.BEC的降解反应遵从L-H动力学模型,测得反应速率常数9.80 mg·(L·min)-1,吸附常数4.36×10-3 L·mg-1.  相似文献   
104.
金伟  凌永顺  路远  同武勤  杨丽 《发光学报》2007,28(5):792-797
为了避免早期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一些缺陷,如:"串扰"和"交叉"效应以及电路连接比较复杂,用两种方法实现了基于飞利浦公司生产的LPC2210控制芯片和晶门科技公司的SSD1339驱动芯片的驱动控制电路。首先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以及芯片SSD1339和LPC2210的主要的特点;分析和比较了SSD1339的8080系列并行口和LPC2210外部存储控制单元的读写时序;分别利用LPC2210的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和外部存储控制单元,成功的控制SSD1339驱动128RGB×128点阵有机电致发光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早期驱动控制电路的缺陷,而且可以使有机电致发光屏显示出高质量的图片;用外部存储控制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实现约80 Hz的驱动帧频;而使用通用输入输出单元实现的驱动控制电路,可以单步跟踪数据的传输,因此它具有方便查错的优势。本次实验为在不同的集成环境下无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驱动控制电路的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N掺杂锐钛矿TiO2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平面波赝势方法(PWP)计算了N掺杂锐钛矿型TiO2前后的光学特性,即介电函数虚部ε2(w),光学吸收系数I(w)和反射率R(w).并从能带结构上解释了为什么掺N后锐钛矿型TiO2的光学谱在2.93,3.56和3.97 eV处相对掺杂前会出现3个峰值的原因.从光谱图上分析得出,掺杂后TiO2要发生红移现象,实验现象证实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彭亚晶  刘小嵩  甄珍  姜泽辉 《物理》2011,40(10):672-679
"巴西果"分离(BNS)是振动颗粒物质的一个主要现象.近几年来,寻找影响"巴西果"分离的因素及其形成的物理机制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影响"巴西果"分离的各种因素及相关物理模型,指出了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存在的不足.阐述了目前颗粒物质研究热点及今后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研究了以HEH(EHP)为固定相,磺基水杨酸、葡萄糖酸和抗坏血酸为流动相的萃取柱色谱法从大量共存元素中分离单一轻稀土元素,应用于矿石和球墨铸铁中镧、铈、镨、钕的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用几种曾被用来解释EMC效应的模型讨论了在不同原子核上μ生J/ψ过程截面的比值, 以求考察束缚核子中胶子分布函数的变化. 通过与EMC组的有关实验数据对比, 发现不能用这些模型对x很小时的数据作出满意的解释. 就此作了一些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一种电渗驱动,电泳富集和离子选择电极检测相结合的流动分析方法。电渗泵驱动具有流量稳定,流量调节范围大,流向可逆,流动压强较大和驱动电压安全等优点。电泳的电堆积富集法具有设备简单,富集倍数大和可同时分离异种电荷离子等优点。因而该流动分析系统设备简单,电源通用,操作方便,功能多样且检出限低,可用于超低浓度离子的定量分析。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电泳的电堆积原理,以及各种实验条件对富集的影响,并应用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