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49篇
物理学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水性聚氨酯乳化过程中相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合成了单官能团小分子物质封端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预聚物 ,通过考察预聚物加水乳化过程中粘度及电导率的变化 ,研究了其相转变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软段分子量升高 ,体系的相转变点后延 ;聚酯体系的相转变比聚醚体系的相转变发生得早 ;[NCO]/ [OH]值越接近 1,体系的粘度就越高 ,相转变发生所需的水含量也越高 ;羧基含量及中和度也会对分散体系的相转变产生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条件 ,可以实现对乳化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流变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polyurethane emulsion was prepared by introducing carboxylic groups into urethane chains, and its rheology was investigated with rotation viscosimeter. The results of rheology showed that the polyether-urethanc emulsion exhibited the character of Newtonian liquid. The viscos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olyurethane emulsion depended on the temperature and carboxylic group content.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通过分段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结构的三元共聚物—P(B—M—G)弹性体,并对此弹性体改性的PVC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组成结构的变化对改性体系的冲击性能有较大影响,改性PVC的冲击性能最高可达79kJ/m2.动态力学及SEM实验表明,PVC与改性体系系部分相容的共混体系,其断裂行为是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本文还对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即使硅酸盐纳米填料的含量很低,一般在5%(wt)以下,就使该类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杨氏模量,储能模量,热稳定性,气体阻隔性及阻燃性等均有较大的提高。本文综述了该类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与氯化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的链结构性能及其对聚氯乙烯(PVC)改性的影响·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PVC/CPE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行为,表明CPE,PVC为部分相容两相体系。同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CPE在PVC/CPE共混物中的分布形态。当CPE在PVC/CPE共混物中形成比较完善的网络结构时,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可乳化共聚单体AGES用于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合成了一种新型可共聚单体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AGES),不仅含有具有反应活性的烯键,而且带有起乳化作用的磺酸离子基团及羟基,可用于MMA/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及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GES的引入,可获得直径为0.5μm左右的分布均匀的乳胶粒,乳液含固量高(60%),粘度低,是稳定的塑性非牛顿流体乳液,共聚物为典型的无规共聚。  相似文献   
17.
PVC/PE交联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VC/PE共混体系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能产生PVC-CO-PE共聚物,这种共聚物在共混物中可起到增容剂的作用。通过动态力学分析和扫描电镜研究了PVC/PE交联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发现引发剂、交联剂、稳定剂和增塑剂等对共混物中的交联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碳—碳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脂肪族水性聚氨酯的动态力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水性聚氨酯 .考察了软段的组成、软段分子量及DMPA用量对产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软段的化学结构对水性聚氨酯的相态结构影响很大 .聚醚型水性聚氨酯具有较低的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 (Tgs) .聚醚型产物的微相分离程度高于聚酯型产物 .当采用聚酯和聚醚二元醇为混合软段时 ,Tgs随软段中聚醚含量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提高DMPA用量 ,软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s移向低温区 ,硬段玻璃化转变温度Tgh移向高温区 ,说明体系的微相分离程度加大 .当软段分子量较低时 ,产物为半相容结构 ,只有一个主转变峰 ,软段的玻璃化转变以肩峰的形式出现 ;当软段分子量较高时 ,产物的微相分离程度较高 ,可以分别观察到软段及硬段的玻璃化转变 .总之 ,通过改变软段的种类、组成和分子量以及DMPA用量 ,可以大幅度地改变水性聚氨酯的形态结构 .  相似文献   
20.
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弹性体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制备的聚乳酸(聚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进行了动态力学、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弹性体的强度和弹性都较好,它们受交联度、PEG含量和PEG分子量的影响.该弹性体的降解速度较快.降解过程中存在自催化效应,而且是从表面开始由表及里逐渐降解的.但材料降解过程中也会出现内部降解较快的现象.动物实验表明,该弹性体是一种能满足尿道支撑管要求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