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设计并组建了一种阵列式光幕靶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测试战斗部正常破片的速度以及破片群分布,尤其是小破片群速度及破片群分布。介绍了激光光幕靶的测试原理,利用该光幕靶进行了室外爆炸动态实验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光幕靶能够精确测量尺寸为5mm的破片速度及破片群分布。  相似文献   
112.
太赫兹生物医学是目前光谱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有效避免水分的干扰,进行液相环境下样本的灵敏分析与检测。超材料太赫兹传感器由于具有高灵敏、快速检测、痕量分析等优势,而成为太赫兹生物医学传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设计加工了一种基于单开口谐振环超材料的太赫兹液相传感芯片,为了有效克服水对太赫兹波的强烈吸收,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刻蚀深度为50 μm的流体通道。传感芯片整合了超材料基底与PDMS流道,在THz频段有两个位于0.771和2.129 THz的谐振峰。以水、无水乙醇作为常见化学溶剂进行传感实验,相对于空白传感器本身的THz时域谱而言,液体的加入导致时域峰的相位延迟和幅度减小。同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乙醇,THz透射频谱结果显示为水的频移改变量大于乙醇,且峰2大于等于峰1。上述结果表明,构建的超材料液相传感芯片是一个灵敏的折射率传感器,也证明了该传感器在测量液态样品方面的可行性。此外,利用该芯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BS溶液,发现水溶液中加入离子会导致谐振频率红移(以水为参考),随着离子浓度增加,谐振频率改变量依次增加,10X PBS红移量最大,峰1为22.9 GHz,峰2为30.5 GHz。比较两个谐振峰的传感性能,峰2的传感能力更好,但是峰1对低浓度的离子溶液更加敏感。因此,构建的微流体传感器及检测体系作为一个灵敏的折射率传感器,可开发一个灵敏的无标记THz传感平台,为太赫兹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3.
工程上经常利用过盈配合的方法来传递力或力矩。对于过盈配合段较长的轴,其距两端面较远的中间部分的应力计算问题,可用组合的厚壁筒理论来解决。但在套筒的两个端面附近的应力分析,以及套筒或轴是变截面(包括连续变化和局部突变等情况)的或过盈配合段较短等等比较复杂的情况的应力分析,看来要借助于实验方法来解决。光弹性冻  相似文献   
114.
均二苯乙烯类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均二苯乙烯为荧光母体, 一端以N,N-二甲基, 一端以7-苯基-1-氧杂-4,10-二硫杂-7-氮杂环十二烷(NS2O)为受体的荧光探针(DMNS2O), 并用1H NM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均二苯乙烯的3个苯环非共平面, 二面角分别为24.6°和37.5°; 在加入金属离子Ag+和Zn2+之后, 探针在600 nm处的荧光峰消失, 420 nm处产生新的荧光峰, 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较小.双光子荧光激发研究结果表明, 当激发波长为750 nm时, 双光子荧光发射最强.  相似文献   
11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对三种柳树正常叶和病叶,同一枝条的幼叶、成叶、黄叶、病叶进行光谱测试,旨在分析柳树病叶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并探讨柳树病变对系统聚类的影响。谱图显示不同阶段的叶片光谱变化主要在1800~800cm-1。对此波段进行二阶导数处理,清晰可看到蛋白质和木质素的叠加区域1700~1500cm-1,草酸钙特征峰1621、1318cm-1,糖类特征峰1075cm-1附近峰强有明显变化,用吸光度比A1621/A3390、A1318/A3390、A1075/A3390来比较草酸钙和糖类相对含量变化,用1700~1500cm-1波段的拟合峰面积比S酰胺I/S木质素、S酰胺Ⅱ/S木质素和S酰胺Ⅱ/S酰胺I来比较蛋白质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病叶的草酸钙相对含量增加、多糖和蛋白质相对含量在减少。将叶片1800~800cm-1范围的二阶导数进行系统聚类,发现病叶化学成分的改变没有影响聚类效果,聚类正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17种姜科植物的的光谱特征,并通过系统聚类和相关性系数法来探讨各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聚类分析树系图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吻合,当花叶山姜和黑果山姜的距离系数为1(最小),相关系数为0.991(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该研究得出同亚属植物间、野草果与山姜属植物属近缘种,支持了顶花莪术、温郁金在分类系统中的独立性,建议划分为独立种。聚类分析中姜科植物种间的聚合较好,物种鉴定正确率达到100%。因此,FTIR结合聚类分析法在姜科植物物种分类及鉴别中是一种可行性手段。  相似文献   
117.
熊洋  张德清  高飞  司民真 《发光学报》2016,37(10):1275-1280
采用近红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NIR-SERS)光谱技术,基于高效、稳定、低廉的纳米银膜基底检测了25例肝癌患者、25例肝癌术后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氧合血红蛋白(Oxy Hb)。对比发现,健康人、肝癌术后患者和肝癌患者的Oxy Hb的NIR-SERS光谱谱峰强度呈现依次下降的趋势,表明从谱峰强度可以初步判断肝癌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DA)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5个肝癌术后患者中8人判别为健康人,其余17人判别为肝癌患者。判别分组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PCA-LDA统计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肝癌术后患者恢复状况。因此,NIR-SERS技术结合PCA-LDA统计方法有望为肝癌术后患者恢复状况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8.
以稀土金属三氟甲磺酸盐作为新型的共价有机框架(COF)合成催化剂,成功制备了 4种不同结构的COF(COF-42、TPBDMTP、RT-COF-1、COF-LZU1)的单分散纳米级颗粒,并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系统性调控,实现200~900 nm范围内精确控制COF的粒径。X射线衍射表征证明了产物良好的结晶性。此外,相较于传统的水热合成,该方法可在室温常压条件下操作,并且在0.5 h内快速得到产物。  相似文献   
119.
王建军  钱永  龚菁  张蓉  徐燕梅 《合成化学》2015,23(2):127-129
以邻苯二胺、丙二酸和果糖为主要原料,经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芳稠杂环化合物——1,1-二(苯并咪唑-2-基)-2-(喹喔啉-2-基)乙烯(4),收率78.61%,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利用UVVis和FL研究了4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4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59 nm和383 nm;在320 nm激发波长激发下,4的λem位于495 nm,具有显著的日光紫外线吸收性能;TG/DTA分析表明:4的熔点为320℃,初始分解温度为40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0.
本文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大红袍和红花的吸收峰的峰强、峰形、峰位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大红袍和红花的红外光谱图极相似,在3427、2929、2029、1635、1083、642、529cm-1附近均有吸收峰出现且大红袍的强度强于红花,说明二者含有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成分。根据光谱图看出,两种药物具有其各自的特征峰,这与二者的某些特有功效是相对应的。此外,大红袍为地方性药物,红花为中草药常见药物,此分析为药物大红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