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61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10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苏育志  张建华 《化学教育》2003,24(6):11-12,15
本文分析了化学教育专业开设计算机辅修课程的意义,在具体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设计原则、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计划等初步方案,以提高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服务于本专业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42.
43.
CeF3闪烁探测器对DD中子的相对灵敏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国内近年新研制的CeF3闪烁体和常用闪烁体ST401分别配特性相同的光电倍增管,构成两种闪烁体探测器,在强度不随时间变化的DD中子源场中测量了这两种闪烁探测器的相对灵敏度,测量结果表明:CeF3闪烁探测器对DD中子的灵敏度比同尺寸ST401的灵敏度低一个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44.
由Dirac方程研究带电蒸发黑洞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从Dirac方程本身直接导出带电蒸发黑洞的视界位置和Hawking温度,提出了由Dirac方程研究带电蒸发黑洞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5.
刘家瑞  张建华  李毅 《物理学报》1989,38(9):1400-1405
本文用经典力学中推广的朗之万方程研究了离子注入中入射离子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在计入晶格原子间的非简谐力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得到了入射离子与靶原子之间的能量交换,靶原子对入射离子的核阻止本领和入射离子在靶中的投影射程分布,同时还讨论了入射离子激发的固体声子谱对核阻止的影响。将以上所得结果在低能范围与TRIM88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较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6.
一种对中子相对不灵敏的大动态脉冲γ辐射探测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CeF3闪烁体配以CHT3,CHT5型大线性电流光电倍增管,组合成光电探测器.实验测量表明:CeF3光电探测器对60Coγ灵敏度约为常规塑料闪烁体ST401探测器的0.5—0.6倍,而对于脉冲DT中子,CeF3探测器灵敏度相对于同尺寸闪烁体ST401探测器的灵敏度低约1个量级,探测器线性电流大于1.5A,暗流小于10nA,是一种对中子相对不灵敏的大动态脉冲γ辐射探测器.  相似文献   
47.
二宽度CSL代数的直和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可分Hilbert空间上的二宽度CSL代数分解成其对角与它的一个范数闭理想(即满足Ringrose条件的算子集)直和的充要条件是:此二宽度CSL是由一个有限CSL与一个有补CSL生成的.  相似文献   
48.
在200K以下己烯(C6H12)可以在Ru(101珔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己烯分子在垂直于衬底表面并沿衬底表面<12珔10>晶向的平面内,己烯分子的轴向沿<12珔10>晶向倾斜.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到200K以上,己烯分解生成新的碳氢化合物.己烯分解后,π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2eV,同时己烯中C的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3eV.  相似文献   
49.
本文报道了Ln(DBM)_3·H_2O的简正坐标分析结果, 计算中采用了单螯合坏近似模型, 计算结果和红外、拉曼光谱观测频率符合较好, 所得到的一组力常数, 具有较好的转移性质. 讨论了一些重要谱带的性质。  相似文献   
50.
六角形氧化锌超晶格粒子的控制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蒸发微乳液体系中的溶剂得到了六角形的氧化锌亚微米粒子,其具有超晶格结构。所得产物用红外(FT-IR)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热重分析(TGA)。通过监测反应过程,研究了该粒子的形成机制。实验观察到约7nm的纳米氧化锌粒子聚集成亚微米的球形超晶格粒子,该球形粒子随溶剂蒸发进行了自组装,并由于界面相互作用转换成六角形的超晶格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