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65篇
物理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低相变温度卟啉液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巍  师同顺 《化学学报》2001,59(4):466-471
合成了4个系列的8种对脂肪酰氧基苯基卟啉化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声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并用DSC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它们的液晶行为。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meso—N(4-(N-咔唑)丁烷氧苯基)卟啉(1)及其稀土金属配合物(Ln=Sm(2),Eu(3),Tb(4),Dy(5)).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稀土金属卟啉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卟啉样品的荧光性质和表面光电压性质.结果表明,受无辐射跃迁等因素的影响,卟啉1~5的荧光强度和荧光量子效率依次减小.在无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稀土金属配合物2~5的表面光电压强度变化与荧光强度变化呈现相反的规律,充分表明荧光发射与表面光电压的相互竞争过程.不同性质的电场对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电荷分离影响显著,在正电场和无外加电场情况下,配合物2~5的表面光电压信号强度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23.
在DMF及DMSO中用循环伏安法、现场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及现场FT-IR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含多个氧化还原中心的卟啉化合物[四(对-硝基苯基)卟啉合钴(Ⅱ)]的氧化还原性质。指出该化合物的第一步氧化或第一步还原为中心金属钴失去或得到1个电子;第二步还原为卟啉环meso位的4个对硝基苯基上的硝基在同一电位下各得1个电子,形成相应的阴离子自由基;第三步还原为卟啉环得到1个电子,但该步反应不可逆。同时发现硝基与卟啉环及中心金属钴之间存在分子内电子相互作用,而4个硝基取代基之间未发现分子内电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4.
烟酸-卟啉二元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烟酸-卟啉二元化合物, 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认, 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5.
研究乙酰丙酮-meso-四-(对-氯代)苯基卟啉及其Nd,Sm,Eu,Gd,Tb,Dy,Ho,Er,Lu配合物在3600-220cm^-^1范围内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声光谱,对其主要谱带进行经验归属,实验结果表明,四-(对-氯代)苯基卟啉与稀土乙酰丙酮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配位,削弱乙酰丙酮环上的M-O键伸缩振动,使该谱带向低波数方向移动,金属敏感带出现在-1558,-1474,-1427,-1219,  相似文献   
26.
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与苯甲醛直接反应得到一种不对称希夫碱卟啉化合物,并合成了它的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稀土乙酰丙酮卟啉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与乙酰丙酮的两个O原子和卟啉的4个吡咯N原子配位,配位数为6,稀土离子位于卟啉平面的上方.  相似文献   
27.
系列羟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及其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按等物质的量比混合两种醛, 采用一步法设计并合成出系列中位取代的对-羟基苯基卟啉, 产物经薄层层析分析表明: 包括六种卟啉配体混合物, 以中性氧化铝为固定相, 采用不同体积比的氯仿和乙醇为淋洗剂, 对六种卟啉配体混合物进行分离, 用波谱方法对六种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认. 研究了六种卟啉配体的荧光光谱, 结果显示在440 nm的荧光强度很弱, 随着卟啉周边羟基的增加而增加; 在650 nm的荧光强度很强, 随着卟啉周边羟基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28.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丙酯和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新型的不对称卟啉配体——5-[4-(3,5-二-十六烷氧基苯甲酰亚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及其锌配合物(2),其结构经UV-Vis,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荧光激发光谱研究了1和2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为420 nm时,1和2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650 nm,709 nm和600 nm,644 nm。  相似文献   
29.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尾式氨基酸卟啉5-(Trt-组氨酸酰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Trt-His-NH2-TPP,1)及其金属卟啉配合物(Zn,Co,Fe,Mn,分别标记为2~5).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氨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并通过理论模拟研究了其最...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现场FT-IR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介稳态锰卟啉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TPPMn(Ⅲ)Cl的1490cm^-^1, 1344cm^-^1, 1204cm^-^1,1010cm^-^1, 806cm^-^1处吸收峰对中心金属氧化态敏感, 随中心金属氧化态降低上述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而当TPPMn(Ⅲ)Cl失去一个电子形成一价阳离子自由基时, 光谱呈现较特殊的变化, 在1287cm^-^1处呈现[TPPMn(Ⅲ)Cl]^+阳离子自由基的特征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