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13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9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以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并且使该系统实现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夏克-哈特曼探测器和基于硅基板上的液晶器件分别作为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校正器.系统采用双对准光源以主观方式来使人眼对准,近红外光探测成像以减小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对有限距离对焦,以减小离焦对成像的影响,使该系统既可用于正常眼,又可用于近视眼.用ZEMAX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该系统可获得高于3 μm的视网膜分辨率,该系统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设计一套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以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并且使该系统实现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夏克-哈特曼探测器和基于硅基板上的液晶器件分别作为波前探测器和波前校正器.系统采用双对准光源以主观方式来使人眼对准,近红外光探测成像以减小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对有限距离对焦,以减小离焦对成像的影响,使该系统既可用于正常眼,又可用于近视眼.用ZEMAX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认为该系统可获得高于3 μm的视网膜分辨率,该系统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一次曝光法制备二维电调谐聚合物液晶光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光束一次曝光法制备了二维电调谐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实验表明该方法制备的二维光栅具有非常好的电光特性,其衍射图样为空间点阵且衍射效率可以通过电场进行调节;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明光栅中的液晶和聚合物在二维空间上呈周期性分布.同时利用二维衍射模型对二维光栅的电光特性进行了理论模拟,得到理论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4.
针对已有的人眼视网膜成像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不足,提出了新的优化设计方案.新设计的系统能对不同视度下的人眼进行高分辨率成像.新系统还采用了瞳孔监控装置和成像区域快速精确定位装置,并且采用了改进的消杂散光方法,能够使探测准确度和定位准确度得到保证.研究证明,该系统新的设计方案操作方便、灵活,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张然  何军  彭增辉  宣丽 《物理学报》2009,58(8):5560-5566
在全原子力场模型的基础上,对向列液晶nCB(4-n-alkyl-4′-cyanobiphenyls, n=5—8)进行了等压等温NPT系综下的分子动力学(MD)模拟.对MD的轨迹分析得到了二阶和四阶序参数以及描述液晶分子翻转运动的取向时间相关函数(TCF),并通过一个近似的单指函数对TCF拟合得到了相关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了nCB(n=5—8)的旋转扩散系数(Rotation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RDC).利用基于统计力学模型的Nemtsov-Zakharov方法和Fialkowski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旋转黏度系数(rotational viscosity coefficient, RVC),进而分别讨论了RVC,RDC和相关时间的奇偶效应.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得到了合理的计算结果和一致的奇偶效应. 关键词: 旋转黏度 奇偶效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向列相液晶  相似文献   
86.
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膜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发现在液晶中添加少量的预聚物单体,利用光聚合诱导相分离的方法可以形成反型显示模式的聚合物网络稳定液晶膜。该膜在平时呈现透明态,在电场的调节下呈散射态。本文观察了在不同光照时间、不同光强下制得样品的聚合物网络织构,分析了在聚合过程中形成网络的形状、大小与致密程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87.
In order to obtain a clear image of the retina of model eye, an adaptive optics system used to correct the wave-front error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that we use here is a liquid crystal on a silicon device instead of a conversional deformable mirror. A paper with carbon granul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retina of human eye. The pupil size of the model eye is adjustable (3--7mm). A Shack-Hartman wave-front sensor is used to detect the wave-front aberration. With this construction, a value of peak-to-valley is achieved to be 0.086Λ, where Λ is wavelength. Th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corrections are compared. And the resolution of this system after correction (69lp/m) is very close to the diffraction limit resolution. The carbon granule on the white paper which has a size of 4.7μm is seen clearly. The size of the retina cell is between 4 and 10μm. So this system has an ability to image the human eye's retina.  相似文献   
8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onomer kinetics of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DLC) grating.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are used in the studies of photoreaction kinetic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relative stable stage arises after a very short initial stage. Based on FTIR studies, the monomer diffusion equation is deduced and necessar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analyse the monomer convers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point to improve phase separation structure of PDLC grating. Some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a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induced by monomer diffusion constant $D$ and diffusion--polymerization-ratio rate $R$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monomer conversion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value of $D$. Besides, a good equilibrium state ($R=1$) is more beneficial to the diffusion of monomer which is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phase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89.
制备了系列含氟光敏单体材料, 六氟双酚A双肉桂酸酯(6F-BADE)与含二氟亚甲基结构的肉桂酸酯(FDE-n, n=2, 3, 4). 材料在线性偏振紫外光辐照下均可发生定向光交联反应, 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跟踪检测, 表明光交联类型为[2+2]环加成. 单体光聚后形成的取向膜对液晶分子排列效果不同, 6F-BADE取向膜诱导液晶分子垂直排列, FDE-n取向膜诱导液晶分子平行排列.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取向膜表面进行表征, 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各向异性分布现象. 应用量子力学半经验方法AM1分析发现单体分子极性有较大差异, 认为分子极性的差异是诱导液晶取向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原子力显微镜对液晶显示器件基板表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