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115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DH36钢在温度从293~800 K、应变率为0.001和0.1 s-1的拉伸塑性流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端口形貌图对变形前后的试样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1)在实验温度范围内,0.001和0.1 s-1的应变率下,第三型应变时效现象出现,随应变率的增加,时效发生的温度区域移向更高温度;(2)第三型应变时效的发生与合金原子在晶界和晶粒中大量的第二相析出强化有关联;(3)建立包含第三型应变时效现象的统一本构模型,通过比较该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DH36的塑性拉伸流动应力。  相似文献   
42.
刘丹  孔德新  苗在强  张昕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6):069001-1-069001-8
为了描述纳秒激光对钛合金打孔过程中孔的形貌及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建立激光打孔的物理模型,利用ANSYS中APDL语言进行编程,对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孔形貌的变化过程。从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两方面综合分析比较了激光工艺参数(脉冲能量和脉冲数量)对打孔质量(孔深和孔径)的影响,系统论述了钛合金纳秒激光打孔的一般规律,以达到工艺参数优化,提高打孔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壳聚糖经羧甲基化制备出的O-羧甲基壳聚糖,采用离子交联法与叶酸复合制备出叶酸-O-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探讨了叶酸、O-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对复合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断尾取血法探究复合物的凝血、止血性能。结果显示,叶酸-O-羧甲基壳聚糖凝血、止血效果显著。当叶酸与O-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5时,二者基团的作用力最强,复合物结构最稳定,凝血、止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4.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Zn、Cu共掺杂的TiO_2∶SiO_2凝胶,旋转法于玻璃基底涂膜,制得Zn、Cu共掺杂的TiO_2∶SiO_2薄膜,探讨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掺杂比例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ESEM、FTIR等测试技术对薄膜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XRD测试结果显示:薄膜样品的晶型为锐钛矿型,结晶良好。SEM谱图显示:薄膜微粒粒径小,分布均匀,表面平整、致密且无明显裂痕;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明:Zn、Cu共掺杂的TiO_2∶SiO_2薄膜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的吸光度明显增加,提高了对光的利用率;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与纯相TiO_2对比,Zn、Cu共掺杂的TiO_2∶SiO_2薄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有较大提高,在600℃下焙烧2h的掺杂的量比为n(Ti)∶n(Si)∶n(Zn)∶n(Cu)=3∶2∶1.5∶4的薄膜样品光催化降解率最高。  相似文献   
45.
A kind of hybrid device for acoustic noise reduction and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based on the silicon micro- perforated panel (MPP) resonant structure is investigated in the article. The critical parts of the device include MPP and energy harvesting membranes. They are all fabricated by means of silicon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tech- nology. The silicon MPP has dense and accurate micro-holes. This 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band and higher absorption coefficients. The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part is formed by square piezoelectric membranes arranged in rows. ZnO material is used as it has a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The MPP, piezo- electric membranes, and metal bracket are assembled into a hybrid device with multifunctions. The device exhibits good performances of acoustic noise absorption and acoustic-electric conversion. Its maximum open circuit voltage achieves 69.41 mV.  相似文献   
46.
孔德鹏  王丽莉 《光子学报》2014,38(11):2913-2916
利用高折射率光纤填充微结构预制棒孔洞的方法,制造直径70 mm、长度200 mm的大尺寸传像光纤预制棒,像素数为547.为提高传像元件的像素数,将预制棒先拉伸成直径约为30 mm的二次预制棒,通过切削、并熔后拉伸,得到像素数为3829的传像微结构光纤及其面板和光锥,其理论数值孔径为0.55.经初步测试发现,其传像效果良好.此方法利用微结构光纤技术制造传像光纤、面板和光锥,简单易行,成本低,能有效提高像素数,有望成为规模化制造高分辨率、高质量传像元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7.
王金猛  孔德鹏  王丽莉 《物理学报》2012,61(5):54216-054216
利用堆积-热融合工艺,将商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低损耗光纤以六方堆积的方式排列在自行设计的模具中,制备光学聚合物光纤面板预制棒后,对预制棒进行切割、拼接,研究了一种制备超大尺寸光纤面板的新技术.拼接面板样品的厚度2 mm,像素直径500 μm,总像素数 59052, 对大尺寸人或物的像具有很好的传递能力. 利用该技术制备的大尺寸拼接光纤面板,对于液晶拼接屏中拼接缝的清除以及大屏幕的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孔德鹏  王金猛  王丽莉  贺正权  李育林  窦治中 《物理学报》2012,61(12):124215-124215
制作了单丝直径为250 μm、像素数为4096、长度为15 m的塑料光纤传像束. 研究表明: 原始图像经过该15 m长的光纤传像束后, 仍有25%保留, 完全可以满足图像目视观察或CCD图像采集的需要. 以此光纤传像束为核心部件, 分别设计、制作了目视式生命探测仪样机, 以及与CCD、图像采集卡、笔记本电脑一体化的智能型光学生命探测仪样机. 最后, 演示了该系统对被困人员搜救的有效性. 此系统不但可用于地震、矿难等场合被埋人员的搜索, 也可用于高压强电磁干扰环境、保密部门、易燃易爆等特殊场合的视频监视.  相似文献   
49.
不同催化剂条件下高温煤气中焦油组分的催化裂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温煤气净化技术是正在开发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和煤气化燃料电池(MCFC)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温煤气中焦油蒸汽通过催化裂解方法去除,不但可以排除焦油堵塞管道,腐蚀设备,而且可以提高发电效率。Baker等[1]对模拟煤气中焦油催化裂解研究得出:在450~690℃和1010~1818kPa的条件下,YZ-Y82催化剂最好,焦油转化率达74%,同时催化剂积炭最高达055gg焦油。Aznar等[2]研究了Ni基催化剂对生物质气化气体中焦油的催化裂解得出:在780~830℃的温度下,所有催化剂对焦油的脱除都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反应时间48h内催化…  相似文献   
50.
利用本征值(EVA)方法对一组分子多样性较大的酚类或苯胺类抗氧化剂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未采用任何实验数据的情况下,研究结果接近于文献报道的QSAR模型,表明EVA方法是研究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