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高聚物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穿网络高聚物(IPN)是两种或多种交联聚合物的共混体。由于两种聚合物网络相互贯穿和缠结,链节间的永久锁结产生强迫互容,使不同聚合物达到最紧密混合,最大限度地控制多相体系的相分离,IPN材料显示不寻常的耐热,耐溶剂和高强度等特点,远远超过其聚合物本身的性能。在IPN中,两网络相互贯穿程度越高,相分离越低,这主要取决于构成聚合物本身的相容性和最终网络结合方式。本文通过改变组  相似文献   
302.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的残留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GC/NCIMS)测定蜂蜜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方法。蜂蜜中残留的氯霉素经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和硅烷化衍生后,进样分析。负化学源质谱采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特征离子为m/z=466,468,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样品中氯霉素浓度为1.0-20μg·kg-1时,工作曲线的线性良好(r=0.9989),回收率为71%-93%,检出限为0.5μg·kg-1。  相似文献   
303.
前列泰片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了以 4 %前列泰片悬浮液灌饲 (31mL/kg)家兔后 ,兔血浆中水苏碱 (Stachy drine)浓度 .结果表明水苏碱在家兔血中的经时变化符合二室模型 :峰浓度 (Cmax) 6 .2 9± 0 .84 μg/mL ;达峰时间(Tmax) 3.36± 0 .6 4h ;分布相半衰期 (T1/ 2α) 5 .35± 3.79h ;消除相半衰期 (T1/ 2 β) 32 .38± 2 4 .33h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2 0 8.15± 118.4 μg/ (mL·h)  相似文献   
304.
99mTcN核标记的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配体交换反应制备了[99mTcN(PNP5)(DEDC)]+和[99mTcN(PNP5)(DPODC)]+两种新配合物, 其放化纯度均大于90%. 生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配合物在小鼠心肌中的初始摄取高, 肝、肺等非靶组织清除快, 靶/非靶比高, 有利于早期心肌显像. 其中, [99mTcN(PNP5)(DEDC)]+在小鼠中的性质较优, 且其在狗体内的性质接近99mTc-tetrofosmin,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  相似文献   
305.
以丙烯酰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基磺酸钠(NaAMC14S)为共单体,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均相共聚合,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临界胶束浓度上下,分别制备了具有无规结构与微嵌段结构的两类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法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乌氏粘度法测定了特性粘数,相对表示出了共聚物的分子量;采用荧光探针法与表观粘度法重点研究了两类共聚物的疏水缔合性与水溶液的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微嵌段结构的共聚物具有很强的疏水缔合性,当其水溶液的浓度达0.2wt%后,表观粘度迅速提高;其水溶液的切力变稀行为具有明显的可逆性,表现出强的抗剪切性能.本研究中特别发现,具有微嵌段结构的共聚物其盐水溶液的表观粘度远高于纯水溶液的表观粘度,当共聚物浓度为0.3wt%、CaCl2浓度为2wt%时,溶液的表观粘度竟然提高了3个数量级,表现出独特的正性盐敏性(即遇盐变稠).  相似文献   
306.
使用联吡啶钌(Ru(bpy)32+)/β-环糊精-金纳米粒子(β-CD-AuNPs)/全氟磺酸(Nafion)复合物和二茂铁标记(Fc)的DNA探针(Fc-DNA)构建了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生物传感器,将其用于检测中药材丹参中的汞离子。 该传感器包含ECL发光基底和ECL强度开关两部分,将Ru(bpy)32+/β-CD-AuNPs/Nafion组装到玻碳电极(GCE)上构成发光基底,产生稳定的ECL信号;Fc-DNA探针作为ECL信号开关,通过分子识别策略设计,利用β-CD与Fc的主客体相互作用与β-CD-AuNPs相连。 该检测方法和以往的汞离子检测方法相比,具有背景信号低、选择性高、仪器简单、操作快速等特点。 该 “Off-On” 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在0.04~800 ng/mL范围内对Hg2+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0.02 ng/mL(S/N=3)。  相似文献   
307.
孙鑫  李铁城  吴家玮 《物理学报》1982,31(11):1466-1473
本文给出具有长程库伦作用的非均匀体系(金属表面)的相关波函数的理论框架。表面的波函数是两部份的乘积,一部份是在满足系统空间对称性的变分势下的单电子波函数组成的行列式;另一部份是Feenberg-Jastrow关联因子。本文给出在“jellium”模型下的金属表面能量公式以及在不考虑Feenberg-Jastrow关联因子下(“无相互作用”情形)的电子密度分布公式。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0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桂醛、苯甲醛和苯甲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肉桂醛、苯甲醛和苯甲酸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及肉桂醛和苯甲醛在228 nm和256 nm波长处有两个等吸收点,提出了测定三组分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选择228 nm,256 nm及311 nm 3个波长作为测定波长,建立了联立方程组,求得了组分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C内桂醛=(A311 nm-0.008 4)/0.042 4;C笨甲醛=(A256 nm-0.000 5)/0.062 2-C内桂醛;C苯甲酸=(A228 nm+0.005 7)/0.061 1-C内桂醛-C苯甲醛.相应的线性范围依次在18.03,13.08,9.233 mg·L-1以内.对方法的重现性作了试验,上述3种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其平均回收率在99.1%~100.5%之间.  相似文献   
309.
基于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研究了体系的概念、内涵及典型实例。根据体系对抗及体系对抗试验作为复杂系统的表现和特点,从非线性、涌现性这两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体系对抗试验的复杂性。剖析了传统性能试验方法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总结得出性能试验方法不能适应体系对抗条件的试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性能试验方法所遵循的还原论思想不适用于体系对抗试验的复杂性;接着,着重从方法论方面分析了性能试验方法在体系对抗条件下的不足之处,进而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得到了应该从复杂系统角度研究适用于体系对抗试验的方法论等结论。  相似文献   
310.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续热处理制备了尖晶石型Li0.35Zn0.3Fe2.35O4微纳米纤维.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研究了煅烧温度(700, 800, 900, 1000 ℃)对产物物相和形貌的影响; 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了纤维状产物的吸波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Li0.35Zn0.3Fe2.35O4在700 ℃及以上温度煅烧后可生成单一尖晶石结构. 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 产物依次呈现出微纳米纤维状、 三维网络状、 竹节状和颗粒状的微观形貌. 随着匹配厚度增加, 微纳米纤维状Li0.35Zn0.3Fe2.35O4的最低反射率向低频移动, 在8 GHz以下的最佳匹配厚度为6 mm, 在此厚度下吸波性能优良, 最低反射率为-26 dB, 对应的吸收频率为5.0 GHz, 低于-10 dB的吸收频带为4.0~8.0 GHz, 带宽为4 G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