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8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谱仪(EDS)联用技术、定量核磁共振氢谱(Quantitative1H NMR)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扩散序谱(DOSY)技术,对橡胶制品表面的喷霜成分进行了分析。EDS测试结果表明,喷霜所含元素为C、O、S和Zn,质量比约为6∶1∶1∶1。1H NMR结合DOSY证实喷霜析出物为硬脂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ZDMC)、2-巯基苯并噻唑(MBT)以及橡胶防护蜡,相应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含量比值为38.9∶31.5∶14.4∶15.2。按照各物质中C、O、S和Zn各元素的含量,得到其比值为5.70∶0.44∶1.28∶1。通过计算得到的各组分含量,可推测出其相应的形成机理。Zn O和硬脂酸生成硬脂酸锌,TMTD和Zn O在硫化阶段生成ZDMC。本研究首次将DOSY与1H NMR结合用于橡胶制品表面喷霜混合物的成分分析,为混合物组成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2.
根据半导体光放大器(SOA)载流子速率方程和光波在SOA内的传输方程,采用分段的方法计算出光波功率和相位与载流子浓度的关系公式。在泵浦光输入功率分别为5mW和15mW情况下通过仿真得到泵浦光输出波形和归一化转换光波形,其中归一化转换光的波形变化可间接体现不同泵浦光输入功率对SOA内载流子浓度的影响。分析了泵浦光波长和SOA注入电流对探测光的归一化输出、相位和频率啁啾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光波长的增加,探测光的三种光波特性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注入电流将会直接影响到SOA的载流子浓度,以此对探测光的输出产生影响,注入电流越大,探测光的频率漂移越远。  相似文献   
243.
模拟酸雨对冶炼厂土壤中Cd释放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株洲地区降水酸度及离子组成,用pH3.5、pH4.5、pH5.6的模拟酸雨对株洲冶炼厂土壤样品(S1)进行了Cd动态淋溶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中Cd的释放,表现为模拟酸雨pH值越低Cd释放量越大;且在pH3.5、pH4.5的平均释放水平是对照组(pH5.6)的3.97和2.94倍;其释放量与土壤中Cd的原始含量、赋存形态关系密切;淋出液中Cd与Z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4;与Pb呈负相关关系,冶炼厂Cd的来源应与工厂Zn的生产关系密切,在pH3.5、pH4.5的模拟酸雨作用下分别是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值的1037倍、768倍。随着淋溶的进行,酸雨可加速工厂土壤中Cd的释放,对人类存在着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44.
水中脉冲放电的压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同时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压力传感器研究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的压力特性。实验发现 ,当电容器的电容为 4 .1F ,充电电压为 10kV ,电极间隙为 7mm时 ,水中冲击波的波速为 1 5km s。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放电所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首次回胀时产生的冲击波在离通道 0 3m处的峰值压力分别为 1 5 5MPa和 0 5 5MPa ,模拟计算所得的峰值压力分别为 1 0MPa和 0 3 8MPa ,两者基本相符。另外 ,还根据高速摄影仪所拍摄到的等离子体通道直径的扫描照片 ,计算了在放电 3 0 s后通道内的压力为约 4 9MPa ,通道半径和壁速分别为 4mm和180m s。  相似文献   
245.
天麻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野生天麻、家种天麻及天麻伪品进行了快速无损鉴别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天麻、家种天麻及天麻伪品均有自己的特征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谱峰形状和位置可以容易地鉴别天麻及天麻伪品;根据谱峰位置和吸光度比可以区分野生冬天麻和野生春麻、野生天麻和家种天麻;根据谱峰吸光度比有可能区分天麻的不同级别。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不需对样品分离提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46.
阐述了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重构理论及被广泛采用的剥层算法,指出了剥层算法在重构强反射光栅时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剥层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来重构强反射光栅。此方法先由剥层算法得到光栅耦合系数的初始值,再依据重新采样后的初始值创建初始种群,通过遗传算法实现对剥层算法所得结果的后半部分进行优化。数值模拟表明此方法有效地改善了剥层算法的结果,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很好的精度,能适用于大多数强反射光栅的重构。  相似文献   
247.
氮化碳材料固有的导电性差、电子迁移率低等问题导致高光生电荷复合率,阻碍了其光生电荷存储性能的提高.为此,构建了TiO2富碳氮化碳共轭聚合物(CPCN)界面异质结,以提高光生电荷分离率.采用具有高比表面积(220.03 m2/g)的TiO2纳米晶介孔薄膜作为电子传输物质,通过增大TiO2与CPCN之间的界面面积提高了电极反应活性,促进了光生空穴的高效抽取,获得了197 C/g的光生电荷存储容量.  相似文献   
248.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不同助剂的Cu-M/ZnO (Cu:ZnO 物质的量比=5∶4,M=Zr4+、Al3+、Mg2+,助剂含量为4.0%)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imethyl oxalate, DMO)选择加氢反应催化剂。结果表明,微量掺杂Al3+、Mg2+助剂嵌入于ZnO 晶相,Zr4+助剂嵌入Cu晶相均能显著促进Cu/ZnO 催化剂中铜分散;其中,Mg2+助剂能够有效增强Cu、ZnO 物相间相互作用,Zr4+助剂能够有效增强Cu、ZrO2物相间相互作用。催化DMO加氢选择加氢反应,Cu/ZnO 催化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收率仅为75.0%,Cu-Al/ZnO 、Cu-Zr/ZnO 和Cu-Mg/ZnO 催化剂的EG收率分别为90.0%、85.0%、95.0%。相比Cu/ZnO 和Cu-Al/ZnO 催化剂催化DMO选择加氢反应易于失活,Cu-Zr/ZnO 和C...  相似文献   
249.
苯乙烯(ST)-间戊二烯(PD)通过阴离子聚合可以合成交替序列共聚物SP,基于此序列的嵌段共聚物在抗冲击高透明树脂、增韧树脂等领域有极大应用价值,同时极性化改性聚烯烃材料对提升产品相容性、耐氧化、耐热性及透明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为环氧化试剂对SP进行环氧化改性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SP分子量及环氧化剂类型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核磁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环氧化SP产物(eSP)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建立了不同环氧度eSP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本实验所采用实验条件的最优反应条件:四氢呋喃(THF)/环己烷(CH)混合溶剂、温度343 K、C—C/m-CPBA摩尔比为1∶1.25、反应时间60 min,可以实现SP的完全环氧化。最后利用示差扫描热量仪(DSC)分析了不同环氧度eS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证明环氧化改性改善产品极性的同时也能显著提升聚烯烃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250.
聚共轭二烯烃微观结构直接影响产品弹性、结晶性、耐热性、加氢、阻尼等性能。为系统探索四氢呋喃基胺-醚类调节剂(PA)对共轭二烯烃阴离子聚合微观结构的影响,本文选取N,N-二甲基四氢糠胺(DMTHFA)、N-四氢糠基吗啉(THFM)、N-四氢糠基哌啶(THFHP)和N-四氢糠基吡咯(THFP)四种高效调节剂对正丁基锂(n-BuLi)引发丁二烯(BD)、异戊二烯(IP)和间戊二烯(PD)阴离子聚合的影响,同时与工业常用的四氢呋喃(THF)进行对比。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数据分析表明:(1)四氢呋喃基胺-醚类调节剂都具有微量高效调节作用,可用于生产中高支化度聚丁二烯橡胶(10%~88%)及聚异戊二烯橡胶(10%~89%),但聚间戊二烯1,2-结构含量仅能在20%~38%范围内调控摩尔比(PA/Li≤4.0);(2)在DMTHFA和THFM调节剂作用下,聚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支化结构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聚间戊二烯支化结构却略有增加,且DMTHFA调节剂对温度不敏感;(3)反应釜放大SEBS实验表明该类型调节剂能显著提升聚合速率,调节能力及加氢性能均优于现有工业装置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