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化学   98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77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249篇
物理学   2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钯系双金属催化剂的及其表面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2.
CO在Pd-Pt/Al2O3及其单金属催化剂上的吸附型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3.
采用共沉淀法并通过改变焙烧温度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相结构的La2Zr2O7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其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并利用XRD、Raman、CO2-TPD、XPS等表征手段,探究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碱性以及表面氧物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从700℃逐渐升高到1200℃,La2Zr2O7催化剂结晶度不断提高,晶相发生明显变化,从无定形结构逐渐向缺陷萤石结构过渡,最终转变成烧绿石结构。焙烧温度提高促使La2Zr2O7晶相转变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碱性强度减弱,中等碱性位数量以及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氧物种O22-和O2-的相对含量不断减少,致使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不断降低。其中,无定形LZO-CP-700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24.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25.
制备了一系列硼掺杂的还原氧化态石墨烯催化剂并应用于蒽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中有序碳结构会发生变化,硼会取代材料骨架中的碳,进而影响蒽和氢气的吸附活化。经硼改性后,催化剂对蒽加氢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加氢活性,蒽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7%,深度加氢产物八氢蒽的最高选择性可达19%。  相似文献   
26.
NH_2基态和激发态的SAC-CI和量子拓扑方法研究郑世钧,蔡新华,宋天乐,孟令鹏,中迁博,波田雅彦(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京都大学工程学院京都,日本)关键词SAC-CI方法,激发态,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用量子拓扑学方法研究激发态...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CO在Pd/Al_2O_3催化剂上的化学吸附、红外光谱和加氢表面反应。催化剂中Pd含量和分散度对CO化学吸附中心数目和吸附型式的影响比较显著。随Pd含量或分散度的降低,CO红外振动频率带强度逐渐减小,甚至消失。CO在0.5—6.0%Pd催化剂上有两种相当于桥式和线式的吸附态,在程序升温过程中,CO在Pd上的桥式吸附态比线式吸附态稳定。根据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实验结果,阐述了CO吸附态和表面反应之间的关系。此外,还从金属与担体相互作用的观点讨论了CO线式振动频带向高波数发生位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张武寿  张中良 《合成化学》2007,15(B11):113-114
由于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它的热性质一直受到很大重视。对电池的热性质表征,传统方法主要包括单组分的热重(TG)、示差扫描(DSC)、加速量热法(ARC)等测量。由于体积较大,对于整池的热物性研究主要依赖于加速量热仪或充电/放电过程的温度检测。整池充放电过程的热耗散/吸收过程只能利用热导式量热计进行,如我们曾利用Calvet量热计对AA型Ni-MH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热耗散进行过研究。  相似文献   
29.
β—苯胺基苯丙酮在铁电极上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的华  卜宪章 《电化学》1998,4(1):37-41
用计时电流法研究了0.5mol/L H2SO4溶液中β-苯胺基苯丙酮,卤素离子在铁电极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以及Cl^-对PAP吸,脱附速度的影响,求得了吸,脱附速度常数ka,kd和吸附自由能参数f值。结果表明,当PAP发生化学吸附时,ka比kd约大2个数量级,吸附粒子间存在吸引力。  相似文献   
30.
[(η^5—C5H4Si2Me5)(CO)(PPh3)2MoBr]络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羰基环戊二烯基卤钼络合物与三苯基膦或三乙基膦的反应有过研究,但都是单pph3配合,双pph3配合的溴钼络合物至今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三羰基(五甲基乙硅基)环戊二烯基溴钼络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制取双pph3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