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4篇
晶体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圆饼状LiFePO_4,然后以葡萄糖为碳源与合成的LiFePO_4前躯体高温烧结得到碳包覆的LiFePO_4/C复合材料,其振实密度高达1.3 g·cm~(-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LiFe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LiFePO_4呈圆饼状,且生成的圆饼是由单晶LiFePO_4纳米片堆积而成。此外,LiFePO_4颗粒表面碳层包覆均匀。将制备的LiFePO_4/C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其具有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在0.1C时放电,其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57.7 mAh·g~(-1))与良好的循环性能(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2.4%)。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葡萄酒中三甲基锡、二甲基锡和一甲基锡同时检测的四乙基硼化钠衍生/顶空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对顶空条件(温度、时间、振荡方式)、衍生化条件(试剂用量、p H值、盐度)以及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葡萄酒中3种甲基锡化合物的检出限(LOD)分别为1.2,1.0,1.2μg/kg;干白、干红和桃红3种代表性葡萄酒样品在5.0,10.0,100.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0.5%~101.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2%~8.5%。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操作简单、快速,单个样品的平均分析时间不超过25 min,适用于葡萄酒中甲基锡化合物的快速筛查检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两步加料法合成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热老化和热重数据可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NaOH、Ca(OH)2、Ba(OH)2的加入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PVB树脂热稳定性,比较发现,Ba(OH)2的热稳定效率最高.此外,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碱的热稳定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碱之所以能够延缓PVB高温下的热降解,是因为碱可以阻碍PVB受热后缩醛开环和共轭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李迪  孙建强  许丙嵩  陈浩  周乐  胡磊  王慧 《应用化学》2020,37(11):1268-1275
N-丁基-吲哚-3-甲醛和2-乙酰吡啶作为原料,通过羟醛缩合反应设计合成一种查尔酮衍生物(E)-3-(1-丁基-1氢-吲哚基)-1-(2-吡啶基)丙烯基酮(L)。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质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手段表征了目标分子的结构。 结果表明,探针L对Cu2+表现出专一的选择性和高的灵敏度,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红色,能够直接通过肉眼识别,检测限低至27.8 nmol/L,探针L与Cu2+的配位比为1∶1,结合核磁滴定和理论计算研究了探针L对Cu2+的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纳米NiO/沙柳活性炭复合材料(NiO/SAC),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仪器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NiO/SAC对废水中苯酚的去除能力,考察催化剂用量、苯酚溶液初始浓度、pH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状的氧化镍均匀地分散于活性炭的表面,质量分数约为2;,在NiO/SAC复合材料吸附与催化降解双重作用下,在催化剂投加量为5 g/L、苯酚溶液pH为6时,苯酚去除率可达95;以上;NiO/SAC在pH 3~11宽范围内,对苯酚的去除率均在80;以上,是理想的工业苯酚废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6.
6-氯-9-β-D-呋喃核糖嘌呤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氯-9-β-D-呋喃核糖嘌呤的合成周乐,史远刚,王建辰(西北农业大学农业部家畜生殖内分泌与胚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陕西杨陵7l2100)6─氯─9─β─D─呋喃核糖嘌呤是合成许多嘌呤类核苷酸的重要中间体,如N6─(6─氨基己基)AMP和N6─(6...  相似文献   
17.
通过核磁共振对一个首次从菊科单种属植物-栌菊木中分离得到的乌药烷型倍半萜内酯-8β, 9-dihydro-onoseriolide进行了结构解析,通过2D NMR (HSQC,HMBC,NOESY )首次对该化合物的碳和氢质子信号进行全归属;并证实其结构中的 H-1,H-2 互为颠倒,纠正了文献报道中的错误,该研究对乌药烷骨架倍半萜内酯的结构鉴定提供了光谱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