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61篇
化学   488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115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135篇
物理学   3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Tantalum nitride (TAN) thin films are achieved on Si(111) and SS317L substrates by cathodic vacuum arc technique, which is rare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crystal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film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substrate negative bias on crystal structure, composition,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TaN films i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At the substrate bias of 0 V and -50 V, the amorphous TaN film is obtained. As the bias increases to -100 V, cubic TaN phase can be found. Stoichiometric TaN with hexagonal lattice preferred (300) orientation is prepared at a bias of -200 V. Combine the XRD and XPS results, the binding energy value of 23.6eV of Ta 4f(7/2) is contributed to hexagonal TaN. Compared to other techniques, TaN thin films fabricated by cathodic vacuum arc at various substrate biases show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s.  相似文献   
992.
关于Hilbert积分不等式新的改进和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中学  谢鸿政 《数学进展》2003,32(4):419-424
本文通过引入一些常数,运用一些分析技巧和Young不等式,给出了Hilbert积分不等式的一些新的改进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3.
以辛基酚(4-OP)为模板分子,多巴胺为功能单体,采用电聚合技术在磁性石墨烯修饰碳电极表面制备对辛基酚具有高选择性与灵敏性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此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详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修饰电极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此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对辛基酚具有良好的特异识别性能。采用 DPV 法考察了孵化时间和洗脱溶剂对印迹传感器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孵化时间为14 min。此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响应电流(△IR )与辛基酚在5.0×10-6~5.0×10-9 mol/ L 范围内浓度的负对数(-lg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R ( mA)=-0.25lgC(mol/ L)+2.35,检出限为3.64×10-10 mol/ L (S/ N=3)。此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对辛基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辛基酚的检测,回收率为96.0%~104.0%。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中和中频励套感应力高温快速热压法制备了SiC-Ni-Co-Mo-PbO系高温自润滑金属基陶瓷材料,并且对这种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就其高温自润滑机理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吴凤林  G. Tsang 《力学学报》1990,22(6):641-651
本文用已有的一些典型实验数据对三维气泡羽流的Kobus理论进行了全面检验。导出了计算Kobus理论中所包含的全部经验常数的公式,使得Kobus理论的实际应用更加方便。并对Kobus理论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996.
速率方位惯性平台/GPS/计程仪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科学发展和高精度导航的要求,提出了一个由GPS接收机、速率方位惯性平台和重力敏感器构成的精确重力测量组合导航系统,给出了该组合系统在速率方位地平坐标系下的误差方程和Kalman滤波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结果。数字仿真表明:由中等精度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以及GPS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平台水平误差角小,定位精度高,能够满足重力测量和导航要求。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材料钼酸镝[Dy_2(MoO_4)_3],并制备了Dy_2(MoO_4)_3-AuNPs复合材料,利用该复合材料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CV)曲线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Dy_2(MoO_4)_3-AuNPs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增强固定化的GOD的生物活性,并促进GOD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速率;该传感器在葡萄糖浓度为0.01~1.0 mmol/L范围内葡萄糖浓度与响应电流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3.33μmol/L(S/N=3),该生物传感器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998.
以Ho2O3为反应物,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磷酸钬(n-HoPO4),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和元素组成分析.将n-HoPO4和血红蛋白(Hb)复合材料修饰于裸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对H2O2的电化学检测.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技术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b/n-HoPO4/GCE对H2O2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效果;n-HoPO4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促进了Hb与工作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转移.研究了不同pH值和电化学扫速对修饰电极响应电流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此生物传感器对H2O2在50 ~ 1000 μmol/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线性系数R=0.999,检出限为17 μmol/L(S/N=3).此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范围宽、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9.
潘晨清  周东方  刘起坤  张毅  吕大龙  张德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0):103001-1-103001-7
提出了一种利用极化转换超表面(PCM)来缩减雷达散射截面(RCS)并保持缝隙天线阵列辐射特性的新型天线,在不影响天线性能的情况下实现了天线的宽带RCS缩减。该PCM由45°倾斜的开槽矩形贴片周期排布构成,它被放置在缝隙阵列天线的上表面,起到RCS缩减的功能。分析了RCS缩减的特点和原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带有PCM的缝隙天线阵在x极化和y极化波冲击下,单站RCS缩减带宽为8.0~21.8 GHz。同时天线的辐射特性在阻抗带宽、增益和辐射模式等方面都能保持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Gr?bner基算法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机器人学、信息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周梦和Winkler(2008)给出的差分-微分模上Gr?bner基算法和差分-微分维数多项式算法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分别差分部分和微分部分的双变元维数多项式算法.在循环差分-微分模情形,构造和证明了利用差分-微分模上Gr?bner基计算双变元维数多项式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