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化学   82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大孔交联聚(对乙烯基苄基苯基醚)树脂对苯酚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涵  徐满才  黄可龙  刘素琴  罗琼 《化学学报》2007,65(17):1907-1910
由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合成了大孔交联聚(对乙烯基苄基苯基醚)树脂(简称为苯基醚树脂), 测定了其对正己烷和水中苯酚的吸附等温线, 计算了吸附焓. 同时, 比较了聚(对乙烯基苄甲醚)、苯基醚树脂、聚(对乙烯基苄基对硝基苯基醚)和聚(对乙烯基苄基对甲基苯基醚)对正己烷中苯酚的吸附性能以及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和苯基醚树脂对水中苯酚、2,3,5-三甲基苯酚和对硝基甲苯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苯基醚树脂是通过氢键吸附正己烷溶液中苯酚的, 而其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是基于氢键和疏水作用的协同.  相似文献   
62.
球形纳米Fe3O4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氧水氧化水热法制备Fe3O4,通过IR、XRD和SEM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形貌规整的球形,平均粒径为25 nm。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Fe3O4电极的电容性能。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 mol·L-1 Na2SO3溶液中,-1.2~0.2 V(vs SCE)电位范围内,Fe3O相似文献   
63.
为了制备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物,采用聚碳酸酯修饰了多壁碳纳米管。选择聚碳酸环氧丙烷己内酯,聚碳酸亚丁酯己内酯和聚碳酸亚丙酯马来酸酐酯三种聚碳酸酯修饰多壁碳纳米管,仅仅碳酸环氧丙烷己内酯修饰的碳纳米管复合物可分离得到可溶解性产物。分别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基团及形貌。热重分析表明,可溶解聚碳酸环氧丙烷己内酯修饰多壁碳纳米管相对接枝了较多的聚合物,因此促进了碳纳米管的溶解性,可能是因为聚碳酸环氧丙烷己内酯具有较多的端羟基提高了修饰接枝效果。可溶解聚碳酸环氧丙烷己内酯修饰多壁碳纳米管接枝了生物活性的部分,并具有一定溶解性,在药物载体领域将具有潜在用途。  相似文献   
64.
脂质体电动色谱 (Liposome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LEKC)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评价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方法。本文建立了脂质体电动色谱作为高通量筛选皮肤渗透性的体外分析方法。将脂质体电动色谱中保留因子的对数值(log k)作为自变量建立了定量保留活性关系式。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于16种结构不同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og k与皮肤渗透性常数线性相关性良好( R2=0.886)。采用交互验证评价了该模型的预测能力。在定量保留活性关系中的一个变量和传统定量构效关系中的三个变量可解释的能力( R2 =0.704)相似。文中建立的定量保留活性关系模型对于新化合物早期的筛选可提供一种有效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采用选择性溶解法和计算法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四氧化三锰中Mn^2+、Mn^3+、Mn^4+的含量,求出了四氧化三锰中的锰氧摩尔比和三种不同价态的锰离子在尖晶石中的离子分布式,进而确定其结构。分析结果与XRD谱图吻合。  相似文献   
66.
用水热法合成了高白度的高岭石,讨论了原料中Si/Al摩尔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合成高岭石产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以硫酸铝和硅酸钠为原料合成高岭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硅和铝以等摩尔比混合,在175℃左右反应144h。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以及透射电镜分析证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片状高岭石。  相似文献   
67.
以掺杂合成高岭石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铁含量与合成高岭石白度之间的关系,并对目标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等表征,探讨了铁在合成高岭石中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68.
黑紫橐吾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黑紫橐吾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 并且根据一维和二维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 共分离得到4个呋喃雅槛蓝型倍半萜: 1α-氯-6β-异丁酰基-9-酮-10β-羟基-呋喃雅槛蓝烷(1), 1α-羟基-6β-异丁酰基-9-酮-10β-氢-呋喃雅槛蓝烷(2), 1α-羟基-6β-异丁酰基-9-酮-10α-氢-呋喃雅槛蓝烷(3)和1α,10β-二羟基-6β-当归酰基-9-酮-呋喃雅槛蓝烷(4). 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并且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绝对构型; 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9.
以对甲苯磺酸为掺杂剂, 三氯化铁为氧化剂, 化学氧化吡咯制备了对甲苯磺酸掺杂聚吡咯. 考察了掺杂剂与氧化剂的用量对掺杂聚吡咯电导率的影响, 得到了高电导率聚吡咯的优化条件, 用UV, IR和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n(对甲苯磺酸)∶n(吡咯)∶n(三氯化铁)=0.75∶1∶0.5时, 合成的聚吡咯的形貌规则, 电导率达42.7 S•cm-1. 以聚吡咯为功能成分, 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 得到一种功能膜, 旋涂于金属镁表面, 采用极化曲线和开路电位考察了含有聚吡咯的膜层对金属镁的防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含有聚吡咯的膜层对金属镁有很好的防腐蚀性能, 腐蚀电流为0.0981 A, 腐蚀电位为-0.88 V, 在膜层与金属镁之间形成了一层钝化膜.  相似文献   
70.
Octadecanol modified multip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octadecanol covalently bound to the nanotube surface,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bromination of the carbon nanotubes followed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using octadecanol and sodium hydrid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show that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nanotubes are largely intact after functionalization. The brominated carbon nanotubes and octadecanol 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mechanism of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was discussed,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action occurs with an SN1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