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黄学梅  刘建伟 《化学教育》2015,36(17):55-59
随着教师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发展他们的TPACK,化学教师的TPACK主要包括:扎实科学的化学学科知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关于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化学教师TPACK建构的基本策略有:形成TPACK的教学意识、观摩培训、亲自参与教学、提升整合转化能力、多渠道多种方式丰富TPACK资源。  相似文献   
12.
国内重离子加速器(HIAF)磁体服役在高速脉冲电流下,要求超导磁体用超导线具有较低的损耗,并具有高的临界电流,针对磁体的设计要求,本文研制了两种新型结构的NbTi/Cu0.5Mn超导线,通过两次组装、冷拉拔获得了线径Φ0.8mm、12960芯和10800芯、铜比2.0、芯丝小于5μm的高临界电流、低损耗超导线,系统研究了两种新型结构超导线的截面形貌、芯丝形貌、磁滞损耗及不同时效热处理次数超导线的临界电流密度(Jc)和n值,最后获得了线材芯丝直径和磁滞损耗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线材经过二次组装、挤压和冷拉拔后,单个亚组元成型良好,芯丝变形粗细均匀,尺寸大约4μm.随着时效热处理次数由3次增加到5次,线材芯丝表面有颗粒状的CuTi化合物生成,且5T、4.2K下临界电流密度由2295A/mm2增加到2958A/mm2,不同时效热处理次数的线材n值大小介于30~60之间,表明芯丝整体变形均匀.线径Φ0.8 mm、12960芯和10800芯线材在4.2K、±3T下的磁滞损耗分别为35.5mJ/cm3、42.8mJ/cm3,随着线材芯丝直径由4.6μm减小至2.8μm,磁滞损耗由42.8mJ/cm3降低至17.3 mJ/cm3.最后,通过优化工艺后获得了Jc(5T、4.2K)为2958 A/mm2,Qh(4.2K,±3T)为37.5mJ/cm3的千米级NbTi/Cu0.5Mn超导长线,并可实现批量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We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arbitrated quantum signature schemes as well as their cryptanalysis, including intercept- resend attack and denial-of-service attack. By exploring the loopholes of these schemes, a malicious signatory may success- fully disavow signed messages, or the receiver may actively negate the signature from the signatory without being detected. By modifying the existing schemes, we develop counter-measures to these attacks using Bell states. The newly proposed scheme puts forward the security of arbitrated quantum signature. Furthermore, several valuable topics are also presented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quantum signature scheme.  相似文献   
14.
无氧铜是超导线材的重要原料及组成部分,超导组元组装前对无氧铜表面质量的要求很高,表面状态要呈现无氧铜粉红色的本色,光亮、均一,无肉眼可见的油、酸痕、水痕等存在,又要严控杂质含量,除去吸附水等,因此研究无氧铜表面洁净化清洗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工艺研究要立足于既能符合表面质量要求,又适应工业规模生产,同时工艺过程稳定.清洗工艺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化学去油、酸洗、水洗、烘干等主要环节.本文就硝酸配合表面活性剂及缓蚀剂、双氧水配合硝酸酸洗工艺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并就清洗工艺中的化学去油、酸洗、水洗、烘干各环节工艺过程控制及整体控制要求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化学去油的彻底、洁净,是保证酸洗质量、效率及最终表面质量的必要条件;⑵通过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分析不同酸洗方案后的表面状态,表面状态和元素含量及分布具有同一性;⑶最终表面质量不仅由化学去油及酸洗环节决定,酸洗环节后的水洗及烘干环节也是保证最终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⑷酸洗环节转入水洗环节、水洗环节转入烘干环节的环境控制和时间间隔控制也是保证最终表面质量的重要方面;⑸工艺过程控制中无氧铜表面工况条件及工况条件变化的均一性,有利于最终良好表面质量的形...  相似文献   
15.
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环境获得的基层品质.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物理教学使无知转化为有知,未知转化为已知,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煤焦油化学链热解的工况参数,采用Fe/Al复合载氧体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了煤焦油化学链热解实验,考察了燃料反应器温度、载氧体/煤焦油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热解结果的影响,对炭黑收率、气相产物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并计算了实验系统的碳平衡及能量转化率。结果表明,炭黑收率随温度和载氧体/煤焦油摩尔比升高先增后减,在温度950℃和摩尔比3时达到最大,气相产物中CO和H2体积份额为70%左右,继续升高炉温和摩尔比会降低CO份额。系统碳平衡为95.5%以上,误差较小,则系统能量转化率最高可达到87%.通过表观气速变化改变反应时间从2.1s增大到3.5s时,炭黑收率及能量转化率无明显变化,由此确定了化学链热解煤焦油的优化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法合成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Pr_(1-x)SrCo_(0.5)Ni_(0.5)O_(4+δ)(P_(1-x)SCN,x=0.00,0.05,0.10,0.15,0.20),并对材料的物相、热膨胀系数(TEC)、电导率、电极的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该材料形成单一的K_2NiF_4结构,空间群为I4/mmm,并与电解质材料Ce_(0.9)Gd_(0.1)O_(1.95)(CGO)具有良好的高温化学相容性。碘量法分析表明随着Pr离子缺位浓度增加,P_(1-x)SCN中Co/Ni离子平均化合价随着x的增加而升高,至x=0.10后逐渐降低,而氧空位含量逐渐升高。引入Pr离子缺位使材料的电导率明显提高,其中P_(0.90)SCN在700℃空气中电导率值为309 S·cm~(-1)。TEC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r缺位的增加,热膨胀系数逐渐增大,最大值为1.51×10~(-5)K~(-1)。交流阻抗谱(EIS)测试结果表明,Pr缺位明显降低了电极的极化阻抗值,P_(0.90)SCN阴极在700℃空气中的极化阻抗值为0.21Ω·cm~2。电解质支撑NiO-CGO/CGO/P_(0.90)SCN单电池在700℃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97.8 mW·c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SiO2含量为0.05%(w,质量分数)的Ce0.8Nd0.2O1.9(NDC)粉体(NDCSi).分别将0-2.0%(x,摩尔分数)的MgO或FeO1.5添加到NDCSi粉体中,经10MPa压片后于1300°C烧结6h.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采用交流(AC)阻抗谱测试样品导电性能.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呈现单一立方萤石结构.MgO或Fe2O3掺杂于NDCSi体系,均可提高材料的致密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的晶界电导率和总电导率.掺杂MgO或Fe2O3样品的相对密度(>93%)高于NDC或NDCSi(约86%),有效促进了样品致密化.掺杂Fe2O3或MgO的样品(NDCSi+0N.D5FCeSOi样1.5或品总ND电C导Si率+2(.10.M1×g1O0)-具3S有·c最m高-1)电的导5.7率和,525.60倍°C.M时g总O电或导Fe率2O分3掺别杂是于6.N3D×C10S-i3样或品2.对9×晶10界-3电S·导c率m-的1,是影响比晶粒电导率更明显.MgO或Fe2O3掺杂于NDCSi均具有烧结助剂和晶界清除剂的双重作用,但清除杂质SiO2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电源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理》是物理教材的重点,同时又是我校“粮仓电器设备”、“粮仓应用电工学”两门专业课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讲精、讲深、讲透,务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