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58篇
化学   512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18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260篇
物理学   5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2.
文章对201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第5题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13.
采用熔融挤出片材—退火—冷拉伸—热拉伸—热定形的方法来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微孔膜,利用FTIR、SEM和DSC等测试方法来研究辊速辊温对HDPE拉伸微孔膜及其片晶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树脂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弛豫时间能够满足现有加工条件,形成片晶取向度较高的预制膜;在相同辊温下,随辊速增加,退火前预...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利用ZrO2-B2O3-C体系中碳热还原的基本原理,分别使用正丙醇锆(Zr(OC3H7)4)、硼酸(H3BO3)和蔗糖(C12H22O11)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ZrB2纳米粉末。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使用化学修饰剂乙酰丙酮(acac)修饰Zr(OC3H7)4,目的是防止Zr(OC3H7)4的快速水解;其次,选用蔗糖作为碳源,是考虑到蔗糖热解时可以完全分解为碳,这样可以准确计算热解过程碳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当起始原料nB/nZr=2.3、热解温度为1550℃时,通过溶胶-凝胶法可以成功合成单相ZrB2纳米粉末。分布均匀的颗粒形貌呈等轴状,平均尺寸约50 nm。  相似文献   
115.
对将双射流引入高压涡轮导向器叶栅进行了二维数值研究。在叶栅出口为高亚声速和超声速条件下,对三种具有不同曲率尾缘的环量控制叶栅,采用在吸力面和压力面各加一股射流的双射流方式对叶栅的气动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叶栅出口气流马赫数为0.6和1.1时,采用双射流方案取得了好于单射流的出口气流角和膨胀比,但由于多加了一股射流,能量损失有所增加;马赫数为0.85时,单射流结构的环量控制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已经比较好,再加入一股射流对叶栅的气动性能没有明显改善;双射流条件下,压力面射流后方存在低压区,使得在叶栅尾缘曲率较大时,吸力面射流也保持了较好的附壁效果。  相似文献   
116.
117.
伞海生  陈冲  何毓阳  王君  冯博学 《物理学报》2005,54(4):1736-1741
在Ar+O22气氛中,采用射频反应溅射Cd-In靶制备CdIn22O44 薄膜.制得的薄膜经x射线衍射(XRD)检测为CdIn22O44和CdO相组成的多晶.从理论上分析了热 处理前后氧空位、掺杂点缺陷和富氧电子陷阱在影响膜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子散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样品 进行Hall效应、Seebeck效应测试并得出不同载流子浓度下的迁移率、有效质量、弛豫时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118.
一类种群动力学模型的概周期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应用Liapunov泛函研究一类种群动力学模型概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推广了已有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19.
Effect of Fe3O4 segregation at grain boundaries on the electrical transport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0.67Ca0.33MnO3 i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3O4 segregation not only shifts the paramagnetic-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La0.6TCa0.33MnO3 to a lower temperature region but also induces a new transition in a lower temperature region. Meanwhile, the transition processes observed in both the resistivity and magnetization curves are obviously widened. Compared to pure La0.67Ca0.33MnO3, we assume that the Fe3O4 segregation level at the grain boundaries can modify the electrical transport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0.67Ca0.33MnO3.  相似文献   
120.
软X射线激光偏折法测量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脉宽约为50ps的类镍银139nm软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探测由脉宽80ps的驱动激光打C8H8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在1ns后的电子密度分布信息,获得了清晰的莫尔条纹图像.对结果的处理,给出了峰值电子密度为11×1021cm-3,并对在靶面附近莫尔条纹的消失现象作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软X射线激光探针 莫尔条纹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