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0篇
化学   9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轻质高强,性能优异,但其耐高温性能差.对桥梁CFRP缆索外包30 mm厚陶瓷纤维(CF)防火层的防火性能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对热释放率分别为100和300 MW两种桥面火灾作用下外包不同CF厚度的CFRP缆索内部的升温过程进行计算,获得了各工况对应的缆索临界安全耐火时长,并建立了CFRP缆索CF防火层厚度—临界安全耐火时长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桥面火灾作用下,对CFRP缆索外包CF防火层可大幅提高缆索的临界安全耐火时长. CF厚度与缆索临界安全耐火时长基本上呈线性关系.在热释放率为100和300 MW的车辆火灾持续作用下,当CF防火层为70 mm时,防火层-CFRP缆索界面温度达到250℃所需的临界安全耐火时长分别为49和43 min.  相似文献   
62.
基于直流—射频电极结构对离子的径向和轴向聚焦理论,以离子检测仪器中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检测技术为例,对该新型电极结构展开理论和实验研究,相比于静电场电极结构,直流—射频聚焦电场电极结构的性能更好,丙酮产物离子强度提高了近10倍,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对于提高离子相对透过率具有较大潜力,同时,该新型直流—射频聚焦电场电极结构对于提高其他类型的离子检测仪器性能将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3.
结合Simon 7.0程序编程,将最新而又最经典的离子与分子碰撞模型即Monte Carlo算法应用于离子运动轨迹模拟.本文以离子检测分析技术中的代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检测技术为例,结合PTR-MS实验条件,实现了在1.0 Torr和298.15 K条件下对处于均匀电场漂移管中反应离子H3O+的运动轨迹模拟.根据离子运动轨迹模拟和统计分析,为离子检测分析技术性能优化进而提高离子的透过率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该理论模拟方法在提高离子检测分析技术及其同类检测仪器灵敏度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64.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EDXRF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锌矿区及附近土壤由于受铅锌矿开采和选冶影响,受到普遍污染,Pb和Zn含量高,浓度范围宽。由于谱线重叠,高含量Pb严重干扰As的测定。同时高含量Pb和Zn的土壤标样缺乏。针对以上3个问题,该工作研究探讨了有效解决途径,建立了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Pb,As,Cd,Cu和Zn等的EDXRF分析方法。所建方法的可测量浓度,Pb为4.4~23 600 μg·g-1,Zn为7.0~39 400 μg·g-1,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1和0.9 μg·g-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6%和6.2%。  相似文献   
65.
利用纳秒级激光光解动态吸收光谱装置,研究1,2-和1,4-萘醌中性水溶液的瞻态吸收光谱,发现1,2-萘醌及,1,4-萘醌被光电离合形成的阳离子自由基在380nm均有最大吸收,但1,4-萘阳离子自由基在衰变过程中又形成了两种新的活性粒子,它们的最大吸收分别位于410和580nm,分析表明:410nm属于1,4-蔡醌脱氢自由基的吸收,而580nm很可能归属由于于410和580nm,分析表明:410nm  相似文献   
66.
利用流动余辉装置,首次报道了金属镍表面催化基态氧原子O(3P)复合从而获得大气氧谱带O2 (b1Σg+→X3Σg-)的(0,0)电子跃迁光谱。并且对反应管壁去激活O2 (b1Σg+)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间接证实了O2 (b1Σg+)的浓度在反应管中是非稳态的变化过程。最后对O2 (b1Σg+)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67.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对氟原子与羟亚甲基CH_2OH在势能面上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G2(MP2,SVP)理论计算出了势能面上各驻点物种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结果表明:F与CH_2OH反应首先通过H转移形成甲基,然后甲基旋转,再通过甲基中一个H与F结合,最后产生HF和CH_2O.计算出反应热为455.9kJ·mol~(-1),与实验值439kJ·mol~(-1)符合较好.另外对前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中没有观测到CHOH提出了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68.
非等间隔PCBs保留指数体系在光解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秀生  储少岗  徐晓白 《色谱》1997,15(6):465-469
利用Chu等已建立的多氯联苯(PCBs)非等间隔保留指数体系,由文献中的相对保留时间计算出全部209种PCBs同类物(Congener)的保留指数(IPCB)。利用IPCB结合GC-MS对PCB87、PCB138和PCB169三种同类物的光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发现其光解产物主要为低氯代联苯。实验结果证明,非等间隔保留指数体系IPCB在PCBs同类物的定性分析中具有准确、实用、快捷、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9.
本文利用流动余辉技术研究了亚稳态He(2^3S)与SOCl2的碰撞传能反应,测定了反应产物碎片SO(A)的形成速率。通过加SF6检验,表明SO(A)的形成主要为直接解离激发过程,由外推法估算了SO(A)的初生态布居,通过观察光谱强度随压力的变化,研究了激发碎片的碰撞弛豫过程。  相似文献   
70.
褐煤蜡主要是由蜡质、树脂和地沥青三种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树脂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常需预先加以除去。作者利用树脂在较低温度下能溶于多种溶剂的特性,用冷却结晶法对粗褐煤蜡脱树脂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粗褐煤蜡脱树脂的主要影响因素——含蜡苯溶液的浓度、冷却速率和最终冷却结晶温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脱树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