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12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采用LiOH·H~2O为锂源,化学纯MnO~2(CMD)为锰源,NaI为添加剂,乙腈为非水介质,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0~.~7~5Na~0~.~2~5MnO~1~.~9~2I~0~.~0~8化合物,并采用XRD,BET,TEM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原料呈非晶态超细粉末,平均粒径在45~60nm之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5~48m^2/g)。经260℃真空干燥后,样品转化为纳米晶态,以该化合物作正极材料与Li作对电极构成的锂电池,在1.5~4.3V之间和0.353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首次充放电比容量超过280(mA·h)/g。充放电效率大于95%。循环20次后,其充放电比容量仍大于260(mA·h)/g,是很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72.
液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Mn_2O_4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柠檬酸络合和溶液浸渍两种方法制备Li1+xMn2 O4正极材料 ,用XRD和BET测试了材料晶体结构和比表面积 ,考察焙烧温度、Li/Mn比、起始原料对产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与Li/Mn比是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 ,确定了制备Li1+xMn2 O4材料最佳条件为 0≤x≤ 0 .0 5 ,焙烧温度 75 0°C ,所得电池材料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 1 2 0mAh/g .循环 5 0次后 ,其充放电容量为 1 1 5mAh/g .  相似文献   
73.
以氢氧化锂、电解超细二氧化锰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用溶胶-泥浆法制备了尖晶石型LiMn2O4,优化了反应条件并以此作正极材料进行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首次充电比容量达125mAh.g^-1~145mAh.gA^-1,放电比容量达115mAh.gA^-1~125Ah.g^-1。可逆充放电效率在90%以上,循环28次后其充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10mAh.g^-1~115mAh.g^-1,放电比容量达1  相似文献   
74.
柠檬酸络合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90年代初,Sony技术能源公司首先使LiCoO2/C锂离子"摇椅"蓄电池[1]商品化.但由于Co价格较贵,生产成本高以及污染环境缺缺点,限制了Co的使用.  相似文献   
75.
方铁锰矿Mn2O3粉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铁锰矿型 Mn2 O3是固相法合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L i Mn2 O4 的最佳原料之一 [1] .以其为锰源 ,可以很容易地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L i Mn2 O4 尖晶石 .采用其它合成方法都难以得到方铁锰矿 Mn2 O3的纯相 ,而是得到含有 α,β和 γ型的混合相 ,这对合成性能优良的正极材料 L i Mn2 O4极为不利[2 ] .采用水热合成法不仅可以人工合成沸石 ,而且已广泛用于合成多种无机功能材料[3~ 5] .无机原位氧化还原沉淀水热合成法 [6 ]可使多步反应的分子在原位水平上进行接触和反应 ,分子的扩散自由程大大缩短 ,因而降低了扩散的时间…  相似文献   
76.
尖晶石LiMn2O4高温电化学容量衰减及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高温下尖晶石LiMn2O4容量衰减的原因、机理研究和改进它的高温性能的方法以及目前的进展,且指出了可能的提高它的高温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以LiOH.H2O,Ni(NO3)2,6H2O,Co(NO3)2.6H2O,NH3.H2O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以类凝胶法制备层状化合物LiNixCo1-xO2,并以此作正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首次充电比容量达192mAh/g,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0mAh/g,循环22次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19mAh/g。  相似文献   
78.
类溶胶-凝胶法制备LiMn_2O_(4-δ)Cl_δ正极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水合氢氧化锂 (LiOH .H2 O)、水合硝酸锰 (Mn(No3) 2 .6H2 O) ,水合氯化锂 (LiCl.H2 O)为原料 ,用类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LiMn2 O4 δClδ,并且以此作正极进行了电化学测试 .结果表明 ,掺氯的尖晶石LiMn2 O4 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且循环稳定后 ,容量几乎没有衰减 .  相似文献   
79.
改性球形天然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平  张伯兰  瞿美臻  岳敏  许晓落  于作龙 《合成化学》2005,13(3):249-253,i002
将天然鳞片石墨制成球形石墨,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纳米非石墨化碳材料制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球形石墨。实验结果表明:此法显著提高了天然石墨的振实密度、可逆容量(达365mAh·g-1 ),首次库仑效率( >93% )和循环稳定性(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80% )。分析并讨论了负极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原位制备了氧化硅/碳纳米管(SiO/CNTs)极材料.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沉积在氧化硅表面,形成笼状结构,将氧化硅粒子紧密包裹.SiO/CNTs负极材料的初始充放电容量分别为1171和789mAh/g,经过8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容量为500mAh/g.在循环过程中,碳纳米管和氧化硅之间的紧密接触使得SiO/CNTs复合材料保持了稳定的导电网络,循环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