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14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1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系统论述涉及强流加速器等强流离子束装置中产生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强流离子束在核材料生产与增殖、洁净核能、放射性废物嬗变、放射性药物生产、重离子聚变、高能物理、核科学与工程、国防与民用工业和医疗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潜力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近年来强流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洁净核能系统是国内外关注的热门课题,因为它比常规核电更安全、更干净、更便宜。但是,强流离子束形成的束晕-混沌的复杂性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需要加以抑制、控制和消除这类现象,解决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强流离子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这类束晕-混沌的复杂特性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而且需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并寻求和发展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这就向强流离子束物理和非线性-复杂性科学及其技术提出了一系列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概况,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们首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方法,它们包括:非线性反馈控制法,小波反馈控制法,变结构控制法,延迟反馈控制法,参数自适应控制法等,进行重点的介绍。对上述课题当前的主要进展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比较全面综述的评论。最后,指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推动这个崭新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类9n2次组合混合水平正交表的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正交表和投影矩阵的正交分解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类9n2次组合混合水平正交表的构造方法,作为这种方法的应用,我们构造了一些新的具有较大非素数幂水平的144次混合水平正交表,并且这些正交表具有较高的饱和率.  相似文献   
3.
Proteins containing dinuclear Cu (II), Zn (II) centers play paramount roles in biology1. As mimetic of metal-dependent esterase, dinuclear Cu (II) and Zn (II) complexes have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s2~6. They are of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biomimetic chemistry to provide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biological sites and as potential catalysts for substrate oxidations. Schiff base type polydentate ligands which contain centeral hydroxyl group have been wid…  相似文献   
4.
由于Cl^-过量引起混凝土钢筋锈蚀而过早的破坏,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混凝土外加剂中微量Cl^-是一个重要指标,准确测定氯离子的含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配比的确定及浇灌后的质量。部颁及行业标准中是采用电化学滴定法和蒸馏法来测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微量Cl^-[1,2],电化学滴定法对测定干扰大。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间接测定与微量Cl^-定量反应后剩余的Ag^ 含量,从而换算出Cl^-的含量,经回收验证及比较,证明本法简便、灵敏、快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氢键缔合体的分子力场和振动光谱的研究孙泽民,王丰,唐作华,鄢国森(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氢键,力常数,振动频率氢键缔合体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单体间氢键作用的影响,而振动光谱对分子结构及其坏境的变化极为敏感,故其在探讨分子间氢键方面...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量的枝状聚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硅氢加成反应机理设计了“顺点滴式”工艺 ,高效、低耗地合成了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和甲基正己基二氯硅烷 .根据Wurtz还原偶联反应原理 ,采用“预聚”和“混聚”两种工艺分别合成枝状共聚硅烷 ,发现运用“预聚”工艺可以合成分子量很高的枝状聚硅烷 .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乳液法研制配糖蛋白B的肠溶微胶囊,考察了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在摸拟肠液的缓冲液中进行溶解释放试验。配制了两种口服微胶囊混悬制剂,并考察了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神经网络法用于多元混酸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层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处理酸碱电位滴定数据,求得出多元混合酸各组分的浓度,优化了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测定了三组分有机酸混合样品,结果良好,平均相对偏差RSD≤4%。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设计合成了6种新型氨·环己胺·羧酸根合铂(Ⅱ)类配合物[Pt(NH3)((?)-NH2)X2](a~f){其中,X=CH3COO-(乙酸根),CH2ClCOO-(氯乙酸根),C6H5-COO-(苯甲酸根),p-CH3O-C6  相似文献   
10.
TiO2-Al2O3复合载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用混胶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制备的TiO2-Al2O3复合载体(TiO2含量为0.08g/gγ-Al2O3)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的表征方法有XRD,XRS,LRS等,得出的结论如下:两种载体均保持了γ-Al2O3的骨架结构,但TiO2的分散状态不尽相同,混胶样品中TiO2主要以表面富集的形式分散在γ-Al2O3表面,这有利于集二者的优点于一体,共沉淀样品中TiO2趋于整个体相均匀分散,这有利于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