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化学   69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计算机图形学界对织物变形形态的研究现状.按建模原理分为几何方法。物理方法及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Rhcovibron DDV-II-EA型动态粘弹谱仪测试了PET平纹布在不同温度热定型后的布样及其经、纬纱的动态力学性质。发现布及其纱的动态力学-温度谱与原纤维的截然不同。在[Ε]-T 曲线上出现[Ε]峰,[Ε]_max值随织物热定型温度的增高呈指数下降,峰位向高温移动。同时在Ε’’-T曲线上出现双损耗模量峰,相应的松弛转变活化能相差半个数量级。初步分析认为,与织布过程及随后的织物热定型有关。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蓄热调温性能及其在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聚乙二醇(PEG)的自身交联及其与纤维素纤雏之间的交联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交联前后PEG热活性的变化,并对PEG在焙烘交联时的受热稳定性以及分子量对热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PEG发生交联反应后,热性能参教产生偏移,热活性降低;热活性与分子量有直接关系;过高的焙烘温度将导致PEG氧化降解,热活性下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纺织品经PEG后整理可获得热活性。  相似文献   
4.
纤维及织物因具有良好的柔性、透气性以及适宜的力学性能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材料。随着柔性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纤维及织物在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开始被人们赋予智能化特征,使得智能纤维和织物逐渐在可穿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天然蚕丝具有产量大、机械性能优异和生物可降解的优势。近年来,面向智能应用的蚕丝基纤维与织物逐渐发展,被用于传感、致动、光学器件、能量收集和储能等领域。本文将首先介绍天然蚕丝的层级结构和性能,并介绍各种形貌结构的再生蚕丝材料;然后根据其在智能纤维及织物中应用领域的不同,详细阐述蚕丝基智能纤维及织物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工作机制;最后讨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会,并对未来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徐天宇  冯奕钰  封伟 《高分子学报》2021,(1):78-83,I0004
针对偶氮基光敏分子存在放热速率慢和温度难以控制的难点,在分子结构设计基础上,采用氧化偶合法制备了具有固-液相变功能的4,4′-对-二正己基偶氮苯(AZO-L6).由于分子间作用力较低,偶氮苯分子呈现低熔、快异构化的特点,在发生反-顺异构化转变时大幅降低分子的熔点.固-液相变过程实现了光热能和相变焓的存储,在结构回复时同时放出储存的能量(231.8 kJ/kg),并将相变偶氮苯应用于可穿戴聚合物复合织物中.结果显示储能后的相变偶氮苯分子在蓝光(440 nm)刺激下在60 s内可将材料温度提升0.8℃,获得了具有自加热功能的可穿戴复合织物,为探索多功能自保温可穿戴装置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油库、机场、军事设施等场所的消防材料中,也是氟塑料、氟橡胶和有机氟织物整理剂等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料[1]。PFOA是具有中等毒性的肝致癌物,可增加人类患癌的风险,由于其化学惰性及其广泛的生产及使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累积及污染[1]。当前,一些食品接触材料中会使用含氟聚合物,较常见的如不粘锅的含氟涂层,具有独特的耐热、耐低温、自润滑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2]。其中  相似文献   
7.
反应性高分子抗菌剂的合成及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元共聚将马来酸酐活性基团引入大分子链中,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反应性高分子抗菌剂poly(DMAEMA-BC/AAm/MAn)和poly(DMAEMA-DB/AAm/MAn),并用FT-IR对合成的反应性高分子抗菌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其酸值,通过平板活菌计数法测定了反应性高分子抗菌剂的抗菌活性,并表征了它们的抗菌活性对抗菌时间与浓度的依赖关系。通过热整理工艺将三元共聚物与棉织物反应,制得抗菌织物。之后,通过改良振荡烧瓶法测定了抗菌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效果,并进一步考察了织物抗菌效果的耐洗性。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的马来酸酐(单体摩尔比5%)有助于提高共聚单体的反应活性,共聚物中含少量马来酸酐时,抗菌活性增强。用马来酸酐单体摩尔比5~35%的poly(DMAEMA-BC/AAm/MAn)或5~25%的poly(DMAEMA-DB/AAm/MAn)整理的抗菌织物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前者经过100次水洗,后者经200次水洗后,仍表现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光学》2013,(3):423-424
可扩展到几米长的硅基光纤太阳能电池首次被开发出来,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通过编织硅纳米线纤维来获得柔性的、可弯曲的或者扭曲的太阳能织物电池。这一发现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化学系教授JohnBadding带领化学、  相似文献   
9.
10.
远红外织物──新一代蓄热保温纺织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