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化学》2007,35(3):422-422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分析化学》2007,35(2):239-239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2006,34(9):1243-1243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2006,34(6):753-753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分析化学》2006,34(7):950-950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嗡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分析化学》2007,35(4):570-570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该书可作为从事色谱及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和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06,34(8):1128-1128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  相似文献   

8.
《分析化学》2007,35(1):142-142
毛细管电色谱作为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其分离过程具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特征。对于毛细管电色谱的理论研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电属性,还要兼顾溶质的两相分配特征。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分离过程中影响峰展宽的因素及其规律。基于作者发展的弛豫理论和唯象的输运过程处理方法,阐述了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分别就不同的分离模式的选择性规律和柱内富集理论与技术、梯度洗脱的溶质输运特征加以说明。该书可作为从事色谱及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色谱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和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9.
离子对电色谱法分离机理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对电色谱是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泳模式的复合体,兼具两种方法的特点;作者基于计量模型的基本假设,并考虑溶质在电色谱过程中的输运机制,通过对溶质在柱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平衡过程进行考察,得到了可以说明溶质迁移速率随离子对试剂浓度和各种相互作用之间关系的理论表达式;以中性溶质和简单带电溶质为例,对理论迁移方程进行简化,结果表明带电溶质在离子对电色谱中的迁移过程中同时受色谱机理、离子对作用和电泳分离机理的影响,因此离子对电色谱对样品溶质应有更好的选择性,且适宜于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0.
尤慧艳  张维冰  张玉奎 《色谱》2003,21(2):102-105
根据溶质在色谱柱中迁移的基本特征及柱分离过程弛豫理论的一般输运方程,在平衡色谱和不单独考虑逆向流的简化情况下,得到了能够说明多种因素对半峰宽影响的流出曲线的二阶中心矩表达式。通过反相毛细管电色谱实验,讨论了电压、柱长及保留因子等因素与峰展宽之间的关系,也探讨了溶质在色谱柱内峰展宽的规律。结果表明:半峰宽随柱长的增加和保留因子的增大而线性增加,随电压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小。  相似文献   

11.
色谱柱分离过程的驰豫理论基本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样品分子在色谱柱分离过程中的输运特征,认为样品在系统中以跃迁的方式完成迁移,建立了色谱柱分离过程驰豫理论的基本模型。假设溶质在两相间平衡,用母函数方法研究非连续递推形式的驰豫理论输运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得到了描述组分在柱后浓度分布规律的基本流出曲线方程,并通过数值解方法模拟谱图对各输运参量与流出曲线特征的关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张维冰  郑政峰  张玉奎 《色谱》2005,23(5):437-440
 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由于溶质在输运过程中所具有的电性质,常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如离子交换毛细管电色谱中产生超高柱效峰的现象,已经不能用一般的色谱理论加以解释。基于弛豫理论所建立的基本模型,在考虑溶质在两相中皆有可能发生正、反向迁移的情况下,得到了流出曲线一阶原点矩和二阶中心矩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对溶质在两相中电扩散速率与电泳速率、电渗流速率关系的分析结果证实:溶质在固定相表面的电扩散行为可以使其保留变弱,出峰加快;而这种电扩散导致的超常柱效峰的出现具有不稳定性,只有在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匹配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MEKC)中通过“扫”的技术可以使样品组分在线富集。本研究基于柱分离过程弛豫理论的基本方法,对溶质在MEKC中柱内输运过程加以研究,得到了描述进样长度及样品区带和运行区带性质差别对富集效果影响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对进样长度及溶质在两区带中的容量因子与富集效果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证实溶质在胶束中的溶解度是影响富集的最重要因素;在基本不影响分离效果的情况下,适当加大进样长度一般对富集有利。  相似文献   

14.
张丽华 《分析化学》1998,26(6):724-728
根据毛细管电色谱中溶质保留值与有机改性剂种类和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首次实现了毛细管电色谱有机流动相双二元双台阶分离。利用此方法分离含12种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样品,各组分在六次连续进样中保留时间的RSD(%)值均在1.65%以内,并将样品的分离时间缩短到等度洗脱方式下的三分之一。这说明该方法分离复杂样品快速、可靠。此外还推导了双二元双台阶分离方式下溶质保留值的预测公式,并对该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在5.73%以内。  相似文献   

15.
多肽的反相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18为固定相,采用电压和压力联合驱动流动相,研究反相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多肽;考察了加压电色谱中,电压对带电和中性物质迁移的影响,实现了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6种多肽;结果表明,加压电色谱可以很好地抑制气泡形成,实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梯度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在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假设溶质在两相间非平衡线性分配,根据色谱柱分离过程驰豫理论的基本模型,得到了反映各输运参量与流出曲线间关系的卷积形式表达式。采用统计矩的方法加以研制,说明了在柱效较低、流动相线速较快时可能出现的峰分裂现象。研究结果也表明,在线性色谱的情况下,两相间非平衡传质是影响峰形对称性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电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毛细管电色谱高分离性能和质谱强定性能力的特点,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本文系统综述了CEC/MS接口技术及在复杂样品分离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引用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电色谱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分离技术。较炙系统地综述了毛细管电色谱的进展以及其分离效能的因素,柱子类型和制柱相关技术、概括了它的适应范围,并且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引用文献68篇。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色谱(CEC)因兼具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高选择性和毛细管电泳(CE)的高分离效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毛细管电色谱中,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材料对获得优异的分离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种新型材料如氧化石墨烯、蛋白质、金属有机框架(MOFs)及共价有机框架(COFs)等被作为固定相应用于毛细管电色谱领域以期获得更好的分离性能,同时拓展毛细管电色谱的应用范围。其中,COFs因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高稳定性、孔径可调和可设计性强等独特性质,在毛细管电色谱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鉴于此,本文对2016-2023年间COFs在毛细管电色谱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COFs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分类和制备方法,以及基于COFs固定相的毛细管电色谱技术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农药、芳香族化合物、氨基酸及药物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及分离机理等内容。最后对发展基于COFs固定相的毛细管电色谱应努力解决的问题和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梁恒  董艳花 《化学学报》2002,60(6):1088-1094
依据非平衡热力学分离理论中的局域平衡假设和流体力学的Lagrangian描述方 法,首次提出了线性柱色谱分离过程中溶质带迁移和扩散的状态递推方程,克服了 以经典动力学为基础的塔板理论不能准确预测时变控制条件下溶质扩散的局限性。 反相色谱梯度洗脱的实验数据支持递推方程的理论预测,与基于塔板理论的预测方 法比较,状态递推方程法更具优越性。状态递推方程还为采用动态优化控制柱分离 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