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钯(Ⅱ)离子与人血丙种球蛋白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希俊  黄艳  王邃 《分析化学》2005,33(1):60-62
在 0. 1mol/L醋酸 醋酸钠缓冲体系(pH=5. 0)中,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Pd(Ⅱ)与人血丙种球蛋白(GammaSeroglobulinumHumanum,简称GSH)的相互作用,讨论了实验条件对GSH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发现Pd(Ⅱ)对GSH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 并结合吸收光谱探讨了Pd(Ⅱ)对GSH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得出了其结合常数(K=1. 37×105L/mol)和结合位点数(n=1. 01),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Pd(Ⅱ)对GSH的构象的影响,与吸收光谱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计不同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探究了G碱基对核酸-铜/银纳米簇(DNA-Cu/AgNCs)的荧光增强效应,并建立了铜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结果发现,在富含C碱基序列模板的5'端增加G5序列后,制备得到的铜/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该DNA-Cu/AgNCs的荧光可被Cu~(2+)和Hg~(2+)猝灭。通过NaBH_4掩蔽Hg~(2+)实现了对Cu~(2+)的特异性检测。该方法检测Cu~(2+)的线性范围为0.01~5.0μmol/L,检出限为5.0 nmol/L。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选择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制备了对Cu(Ⅱ)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的Cd Te/Cd S@Si O_2@BPEI-CQDs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基于Cu(Ⅱ)能使探针表面的BPEI-CQDs荧光猝灭的现象,建立了测定Cu(Ⅱ)的比率荧光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测定Cu(Ⅱ)的线性范围为0.40~70μmol/L,检测限为0.27μmol/L。建立的方法已被成功用于人体尿液及血浆中Cu(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CdSe/Zn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多巴胺对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多巴胺的荧光检测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H7.4,反应时间20min),多巴胺浓度在0.01~0.7μmol/L范围内与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方法检出限为1.6×10-4μ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2%。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检出限更低,更为灵敏,可用于多巴胺注射液及人体尿样中多巴胺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在水溶液中以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了具有较好荧光性能的金纳米团簇(GSH-AuNCs),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基于Cu2+对该GSH-AuNCs的荧光具有选择性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且简便的检测痕量Cu2+的方法。考察了检测体系中GSH-AuNCs的浓度、反应时间、pH值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实验条件下,GSH-AuNCs的荧光强度与Cu2+的浓度分别在5.0×10-9~4.0×10-6 mol/L(R=0.9940),4.0×10-6~2.0×10-5 mol/L(R=0.9950)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0×10-9 mol/L。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u2+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碳点(CDots)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Cu2+可以有效猝灭其荧光;而当有生物巯基化合物存在时,碳点-Cu2+体系的荧光可以恢复.基于此原理,我们成功地构建了检测生物体内总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常见氨基酸和金属离子对谷胱甘肽(GSH)、半胱氨酸(Cys)和高半胱氨酸(Hcy)的检测无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下,谷胱甘肽、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的浓度在6.0×10-6mol/L~1.0×10-4mol/L与相对荧光强度呈线性,R>0.996,检出限为2.0×10-6mol/L.该体系成功用于血清样品中总巯基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阿替洛尔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紫外、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阿替洛尔(AT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pH 10.0的Na2CO3-NaHCO3缓冲溶液中,ATN在0.78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Ip与ATN的浓度在4.8~3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6,n=11),方法检出限为3μmol/L。当BSA加入ATN溶液后,ATN氧化峰电流降低,氧化峰电流的降低值ΔIp与BSA的浓度在2.6~31.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紫外光谱表明ATN的加入使BSA的吸收峰发生蓝移。荧光光谱表明,ATN对B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  相似文献   

8.
以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为荧光探针,考察了不同条件下槲皮素对CdTe量子点的猝灭作用。发现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猝灭作用最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荧光猝灭法检测槲皮素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3.5×10-5 mol/L,线性方程为△F=42.86+36.98 c(×10-6mol/L),相关系数r为0.9985,检测限(3SD/斜率)为1.7×10-7mol/L。方法应用于降脂宁颗粒和洋葱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和2.3%,回收率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CdSe/Zn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乙酰甲胺磷对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乙酰甲胺磷的荧光检测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CdSe/ZnS量子点进行表征。在反应时间为5 min条件下,乙酰甲胺磷的浓度在0.487×10~(-6)~7.225×10~(-6) mol/L范围内与CdSe/Zn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7),方法检出限为2.55×10~(-7) mol/L。在2.0、5.0μmol/L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4.5%~102.8%,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4%。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果和蔬菜中农药乙酰甲胺磷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以L-瓜氨酸和尿素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经济、低毒且具有强荧光性能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子能谱(XPS)等表征了N-CQDs的性能。结果表明,该N-CQDs的平均粒径为2.8 nm,量子产率为39.2%,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HepG2细胞成像。此外,基于邻硝基苯酚(o-NP)对N-CQDs的荧光猝灭现象,构建了一种用于测定o-NP的高选择性、高灵敏的荧光探针。在o-NP浓度0.083 3~12.0μmol/L范围内,N-CQDs荧光猝灭程度与o-NP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检出限(S/N=3)为25.2 nmol/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贵州省万峰湖和顶效河水样中o-NP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以柠檬酸三钠、11-氨基十一烷、聚乙二醇400为碳源,利用微波法制备了碳量子点,将其与壳聚糖反应,制备出碳量子点/壳聚糖复合物。采用荧光、紫外、红外光谱等对碳量子点和碳量子点/壳聚糖复合物进行表征,探究了温度、时间、缓冲溶液及pH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在pH 7.6的硼酸—硼砂缓冲介质中,槲皮素可使碳量子点/壳聚糖复合物发生荧光猝灭,其猝灭程度与槲皮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碳量子点/壳聚糖荧光猝灭法测定槲皮素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4~40μmol/L,相关系数为0.9940,检出限为0.5μmol/L。方法已应用于测定本地甜瓜中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水溶性发光金量子点灵敏检测L-半胱氨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玉芹  陈金龙 《应用化学》2013,30(2):225-231
室温下一步合成了一种蓝色发光金量子点。 该金量子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金量子点平均粒径为3.0 nm,在波长305 nm光激发下,发射430 nm蓝色荧光。 实验发现,一定量L-半胱氨酸对金量子点430 nm处荧光发射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由此可建立一种简单、迅速、灵敏检测L-半胱氨酸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金量子点荧光强度与L-半胱氨酸在0~4.0 μ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76,对2.0 μmol/L L-半胱氨酸的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以3倍标准偏差计算本法对L-半胱氨酸测定的检出限为5 nmol/L。  相似文献   

13.
以蔗糖和尿素为前驱体,在油酸介质中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碳纳米粒子,量子产率为15.1%.基于次氯酸对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快速、高选择性猝灭,建立了定量测定水中游离氯含量的新方法.次氯酸浓度在0.05~25.00 μmol/L范围内与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荧光猝灭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3 nmol/L.本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水样中游离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以谷胱甘肽稳定的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猝灭法对过氧化氢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的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15min,过氧化氢浓度为1.0×10-6~3.0×10-5 mol/L范围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9.78+7.56c(10-6 mol/L),线性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92和1.27×10-8 mol/L。谷胱甘肽稳定的CdTe量子点荧光猝灭法已用于水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6%~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3.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花旗松素(taxifolin)的相互作用。 用荧光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花旗松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3×106和1.6×106 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3。花旗松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BSA荧光强度的降低与花旗松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6.00×10-7~2.00×10-5 mol/L,检出限为2.00×10-7 mol/L。花旗松素氧化峰电流的下降与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7.00×10-7~1.00×10-4 mol/L,检出限为3.00×10-7 mol/L。用于合成样品中花旗松素和BS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对胞苷保护的荧光铜纳米簇(Cu NCs)的猝灭作用,构建了一种可用于检测Cr_2O_7~(2-)的荧光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体系检测Cr_2O_7~(2-)的线性范围为0.05~7.0μmol/L,检出限为24 nmol/L(S/N=3).该传感器对Cr_2O_7~(2-)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湖水样中Cr_2O_7~(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CdSe quantum dots as luminescent probes for spironolactone determin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ang J  Huang S  Zeng D  He Z  Ji X  Ai X  Yang H 《Talanta》2006,69(1):126-130
Based on the quenching of the fluorescence of CdSe quantum dots (QDs) by spironolactone, a simple, rapid and specific method for spironolactone determination was proposed. I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spironolactone concentration versus quantum dot fluorescence gave a linear response with an excellent 0.997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2.5 and 700 mg/mL (6.0-1680 μmol/L)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S/N = 3) was 0.2 μg/mL (0.48 μmol/L). The contents of spironolactone in pharmaceutical tablet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results agreed with the claimed valu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e reaction wa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以脯氨酸(Pro)为保护剂,盐酸羟胺为还原剂,通过一步化学还原法制备脯氨酸稳定的铜纳米团簇(Cu NCs)。采用分子荧光仪和紫外可见吸收仪对Cu NCs的光学性质进行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波谱仪(FTIR)对Cu NCs的结构进行表征。TEM图像显示Cu NCs的形貌为球状,平均直径为1.89 nm。Cu NCs溶液在紫外光下呈蓝色,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97和458 nm。Cu NCs的荧光可以选择性地被三硝基苯酚(PA)猝灭。该探针对P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5~15μmol/L和20~70μmol/L,检测限为0.092μmol/L(S/N=3)。可能的检测机理是静态猝灭和内滤效应。此外,该荧光探针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品中P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金离子[Au(Ⅲ)] 对氮化碳纳米粒子的荧光具有很强的猝灭作用, 构建了一种检测Au(Ⅲ)的荧光传感器. 实验结果表明, 该传感体系检测Au(Ⅲ)的线性范围为0.050~11.0 μmol/L, 检出限(S/N=3) 为22.6 nmol/L. 此外, 该传感器对Au(Ⅲ)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 可用于湖水中Au(Ⅲ)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根据Stem - Volmer方程和罗丹明6G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芦丁对其荧光猝灭的类型及机理,结果表明,芦丁与罗丹明6G作用,形成一种稳定的复合物,而发生荧光静态猝灭,求得复合物的结合常数K=5.55×105L/mol,结合点数n=1.26.芦丁含量在0.92~137.8μg/mL范围内与F0/F成正比,检出限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