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AgBr(PPh3)2(BTZT)]2 (1),[Ag2Cl2(PPh3)2(BTZT)2]CH3OH (2)(PPh3=三苯基膦;BTZT=苯并噻唑-2-硫酮),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氢谱进行表征.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甲醇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AgX(X=Cl,Br)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的.MBT配体由于存在化学活性基团(-N(H)-C(=S)-),所以可以转化为BTZT配体.结构分析显示有2个相同的分子结构存在于配合物1中,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键长和键角.配合物2是一个含有菱形的[Ag2Cl2]单元在中心的反转对称二聚体,2个相邻[AgCl(PPh3)(BTZT)]单元由2个氯原子桥连.  相似文献   

2.
通过AgCl、PPh3和MBT以1:2: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2种不同的配合物[AgCl(PPh3)2(BTZT)]·CH3OH (1)和[AgCl(PPh3)2 (BTZT)]2 (2)(PPh3=三苯基膦;MBT=2-巯基苯并噻唑;BTZT=苯并噻唑-2-硫酮)(其中2已报道)。配合物[AgBr(PPh3)2(BTZT)]·CH3OH (3)和[AgBr(PPh3)2(BTZT)]2 (4)改用AgBr以相似的反应获得(其中2已报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对配合物13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MBT配体可以转化为BTZT配体,原因是其具有化学活性基团。荧光光谱表明13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3.
通过AgCl、PPh3和MBT以1:2:1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得到2种不同的配合物[AgCl(PPh3)2(BTZT)]·CH3OH (1)和[AgCl(PPh3)2 (BTZT)]2 (2)(PPh3=三苯基膦;MBT=2-巯基苯并噻唑;BTZT=苯并噻唑-2-硫酮)(其中2已报道)。配合物[AgBr(PPh3)2(BTZT)]·CH3OH (3)和[AgBr(PPh3)2(BTZT)]2 (4)改用AgBr以相似的反应获得(其中4已报道)。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对配合物13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MBT配体可以转化为BTZT配体,原因是其具有化学活性基团。荧光光谱表明13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AgCl(PPh3)2(BTZT)]2 (1),[Ag(PPh3)2(BTZT)2](NO3)CH3OH (2)(PPh3=三苯基膦; BTZT=苯并噻唑-2-硫酮),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和分析。杂环硫酮存在化学活性基团-N(H)-C(=S)-,在平衡中与其硫醇形式可以相互转化。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甲醇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AgCl或AgNO3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的。配合物1的每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相同的分子结构,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键长和键角。配合物2是一个简单的单核杂配配合物,它的主体结构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游离的CH3OH和NO3-离子。配合物12发射峰的红移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2个含有杂环硫酮的银(Ⅰ)配合物, [AgCl(PPh3)2(BTZT)]2 (1), [Ag(PPh3)2(BTZT)2](NO3)CH3OH (2)(PPh3=三苯基膦; BTZT=苯并噻唑-2-硫酮), 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荧光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分析和表征。杂环硫酮存在化学活性基团-N(H)-C(=S)-在平衡中, 与其硫醇形式可以相互转化。2个配合物是在含有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甲醇与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 AgCl或AgNO3与三苯基膦反应得到的。配合物1的每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2个相同的分子结构, 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键长和键角。配合物2是一个简单的单核杂配配合物, 它的主体结构通过氢键作用连接游离的CH3OH和NO3-离子。配合物12发射峰的红移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2个含有吡啶基苯甲酸盐的银(Ⅰ)配合物,即[Ag2(PPh3)2(4,4-pybz)2(H2O)2]n(1)和[Ag2(PPh3)2(4,3-pybz)2]·2CH3OH(2)(PPh3=三苯基膦,4, 4-pybz=4-吡啶-4-基-苯甲酸根, 4,3-pybz=4-吡啶-3-基-苯甲酸根),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它们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在不同的溶剂下,2个配合物由AgBF4、PPh3和不同的吡啶苯甲酸在氨水作用下,以1:1:1的比例反应而成。在配合物1中,所有的银原子由吡啶基苯甲酸桥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2个银原子通过2个4-吡啶-3-基-苯甲酸根配体形成双核结构。在荧光光谱中,在发射状态下所有的峰均来源于配体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个含有吡啶基苯甲酸盐的银(Ⅰ)配合物,即[Ag2(PPh3)2(4,4-pybz)2(H2O)2]n(1) 和[Ag2(PPh3)2(4,3-pybz)2]·2CH3OH(2)(PPh3=三苯基膦,4, 4-pybz=4-吡啶-4-基-苯甲酸根, 4,3-pybz=4-吡啶-3-基-苯甲酸根),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它们的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在不同的溶剂下,2个配合物由AgBF4、PPh3和不同的吡啶苯甲酸在氨水作用下,以1:1:1的比例反应而成.在配合物1中,所有的银原子由吡啶基苯甲酸桥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2中,2个银原子通过2个4-吡啶-3-基-苯甲酸根配体形成双核结构.在荧光光谱中,在发射状态下所有的峰均来源于配体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个吖啶-咪唑双功能配体L[9-(1-咪唑基)吖啶]的2个镉(Ⅱ)配合物[Cd(L)2(NO3)2] (1)和[Cd(L)2(Ac)(NO3)(H2O)](H2O)3 (2)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并探讨了阴离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阴离子对配合物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系列新配合物:[Cr2(tpc)2(HCOO)2(OH)2] ·4H2O (1)、[Ba(tpc)2(H2O)2]n (2)、[Zn2(tpc)2(NO3)2]n (3)、[Pb(Htpc)(NO3)2]·2H2O (4)和[Rh(Htpc)Cl3]·CH3OH·H2O (5)(Htpc=2,2''∶6,2″-三联吡啶-4-羧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有机配体呈4种不同的配位方式;配合物1~5通过C—H…O/N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新颖的超分子网络。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在365 nm紫外辐射下,晶体2~5分别呈现绿色、蓝色、蓝紫色和金色。  相似文献   

10.
含硫多吡啶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个含硫多吡啶配体5,5′-二(2-吡啶硫)甲基-2,2′-联吡啶(L)及其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AgL](ClO4)} (1),[CuLCl2] (2)和[Mn(L)3](ClO4)2(H2O)0.5 (3)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条件下, 合成了2个基于刚性配体MBimB的钴配合物, 即Co2(MBimB)2Cl4·2H2O·EDA (1)和[Co(MBimB)Cl2]n (2)(MBimb=1, 3-二(2-苯并咪唑基)苯, EDa=乙二胺), 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在配合物1中, 2个MBimB配体采用顺式构象桥接2个钴原子, 形成双核金属杂环结构。在配合物2中, MBimB配体采用反式配位方式, 桥接2个邻近的钴原子,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随温度降低, 配合物12均先表现为铁磁耦合, 继而表现为反铁磁耦合。同配合物2相比, 配合物1中Co…Co原子距离更短, 且存在更强的π共轭效应, 因此, 配合物1中存在更为强烈的铁磁耦合及旋轨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RuX3(EPh3)3] 或 [RuBr3(PPh3)2(MeOH)] (式中X=Cl或Br; E=P或As)与适当的席夫碱以1∶1的物质的量的比反应合成了[RuX2(L′)(EPh3)2]或[RuX(LL′)(PPh3)](式中L′=席夫碱配体1,即[S-benzyl  相似文献   

13.
钌配合物催化氢化CO2生成甲酸反应中的醇促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合钌配合物[TpRu(PPh3)2(H2O)]BF4 [Tp=hydrotris(pyrazolyl) borate]催化氢化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反应中观察到醇对反应的促进作用. 利用原位高压核磁共振跟踪催化反应过程的结果表明, 在甲醇溶液中, [TpRu(PPh3)2(H2O)]BF4在三乙胺和H2作用下转化为TpRu(PPh3)2H. 二氧化碳插入Ru—H生成甲酸根配合物TpRu(PPh3)2(η1-OCHO)•HOCH3, 其中的甲酸根配体与醇分子间形成分子间氢键. 该甲酸根配合物随即转化为另一个甲酸根配合物TpRu(PPh3)(CH3OH)(η1-OCHO)并与之达成平衡, 后者由于存在分子内氢键而稳定. 考虑到这两个甲酸根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稳定性, 它们应该不在主要的催化循环内. 提出了配合物[TpRu(PPh3)2(H2O)]BF4在几种醇溶液中催化氢化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催化循环机理, 催化循环的关键中间体可能是TpRu(PPh3)(ROH)H. 该中间体能同时转移负氢及醇配体中的氢质子到接近的二氧化碳分子上生成甲酸, 并吸收H2生成过渡态TpRu(PPh3)(OR)(H2). 该过渡态经过σ-复分解反应重新生成TpRu(PPh3)(ROH)H完成催化循环.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条件下, 合成了2个基于刚性配体MBimB的钴配合物, 即Co2(MBimB)2Cl4·2H2O·EDA (1)和[Co(MBimB)Cl2]n (2)(MBimB=1, 3-二(2-苯并咪唑基)苯, EDA=乙二胺), 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在配合物1中, 2个MBimB配体采用顺式构象桥接2个钴原子, 形成双核金属杂环结构。在配合物2中, MBimB配体采用反式配位方式, 桥接2个邻近的钴原子,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随温度降低, 配合物12均先表现为铁磁耦合, 继而表现为反铁磁耦合。同配合物2相比, 配合物1中Co…Co原子距离更短, 且存在更强的π共轭效应, 因此, 配合物1中存在更为强烈的铁磁耦合及旋轨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水热条件下,以2-(4-吡啶基)-1H-咪唑-4,5-二羧酸(H3PIDC)和1,10-菲咯啉衍生物为混合配体合成了2个镉(Ⅱ)配合物{[Cd3(HPIDC)3(DPPZ)3]·7H2O}n(1)和[Cd(HPIDC)(Imphen)(H2O)]2(2)(DPPZ=二吡啶并[3,2-a:2',3'-c]吩嗪;Imphen=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2分别为一维链状与零维结构。此外,2个配合物展示了优良的热稳定性及光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一维链状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邻硝基苯磺酰化丙氨酸配体2-NBS-AlaH (1)(2-NBS-AlaH=邻硝基苯磺酰化丙氨酸)及其锰的配合物[Mn(4,4′-bipy)(H2O)4]2[(4,4′-bipy)2(H2O)3(2-NBS-Ala)4] (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配体通过氢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中,4,4′-bipy把锰离子连成了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由于分子间的自旋耦合呈现出弱的铁磁性。  相似文献   

17.
在无水乙醇体系中设计合成了2种配合物:[Cu(L1)Cl2]·0.5C2H5OH(1)和Co(L1)Cl2(2)(L1=1,4-双(吡唑甲基)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其光谱及结构特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金属配位数为5,形成四角锥构型,配合物2的中心金属配位数为4,形成了扭曲四面体构型,配体1,4-双(吡唑甲基)苯采取二齿桥联配位模式。通过仿生催化溴化动力学研究,发现上述配合物均表现出潜在的催化溴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三个不同的多吡啶配体:2,3-二(2-吡啶基)喹喔啉(dpq)、2,3,7,8-四(2-吡啶基) 喹喔啉(tppq)和2,3,6,7,10,11-六(2-吡啶基)喹喔啉(hpdq)分别和银反应得到3个银的配合物:[Ag(dpq)(NO3)2]n(1)、[Ag4(tppq)2(NO3)4](2)和[Ag6(hpdq)2(NO3)6] (3).结果显示,3个配体分别和银形成了四核(1)、四核(2)以及六核(3)的三明治单晶结构,12的四核结构依靠Ag和NO3-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延伸为二维面,而3的六核结构依靠C-H…O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此外,在研究3个配体和金属银在溶液中的光谱学性质时发现,配体hpdq和银反应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都要比其它2个配体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两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2Br2(DPEphos)2(dppe)](1)和[Ag(DPEphos)(dppe)]NO3(2)(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dppe=1,2-双(二苯膦)乙烷),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磷谱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1是由AgBr, DPEphos和dppe以2:2:1的比例混合反应得到的双核化合物,dppe通过2个P原子桥连2个Ag原子,而2是由AgNO3,DPEphos和dppe以1:1:1的比例混合反应得到的简单的单核化合物,Ag原子与DPEphos和dppe配体螯合。在配合物2的膦谱中,存在4个分裂峰(双峰或者三重峰)。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两个新的银(Ⅰ)配合物,[Ag2Br2(DPEphos)2(dppe)](1)和[Ag(DPEphos)(dppe)]NO3(2)(DPEphos=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dppe=1,2-双(二苯膦)乙烷),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磷谱和荧光光谱进行分析和表征。1是由AgBr, DPEphos和dppe以2:2:1的比例混合反应得到的双核化合物,dppe通过2个P原子桥连2个Ag原子,而2是由AgNO3,DPEphos和dppe以1:1:1的比例混合反应得到的简单的单核化合物,Ag原子与DPEphos和dppe配体螯合。在配合物2的膦谱中,存在4个分裂峰(双峰或者三重峰)。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配体中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