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种稀土配位聚合物[Tb(tbc3)(H2O)3]n1)和{[Nd(tbc3)(H2O)3]·H2O}n2)(Htbc=4-(1H-1,2,4-三氮唑)苯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聚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位聚合物12均为一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构造。  相似文献   

2.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M3型硅酸三钙(C3S)固溶体进行了研究。基于伪六方亚晶胞(空间群R3m,a=0.705 9 nm,b=0.705 5 nm,c=2.492 4 nm,α=89.79°,β=90.04°,γ=120.14°)对选区电子衍射花样(SAE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M3型硅酸三钙固溶体中,由超结构产生的衍射斑点沿着[117]H*调制波矢量方向,具有一维调制结构特征,并且可以表示为ha*+kb*+lc*+m/[6(-a*+b*+7c*)],其中m=±1、±2和±3。基于M3超晶胞(空间群Cm,a=3.310 8 nm,b=0.703 6 nm,c=1.852 1 nm,β=94.137°)对SAED花样和HRTEM像进行了模拟,最终确立了M3超晶胞和伪六方亚晶胞之间的取向关系,即:(600)M3、(020)M3和(006)M3分别相当于(111)H、(110)H和(117)H,[100]M3//[772]H、[010]M3//[110]H以及[001]M3//[111]H。此外,还确定了M3超晶胞和伪六方亚晶胞之间的转换矩阵。  相似文献   

3.
以3-氨基-1,4,5,6-四氢吡咯[3,4-c]吡唑(Athpp)为配体合成了2个金属配合物即CoCl4(Athpp)2·2H2O(1)和CuCl4(Athpp)22)。用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晶体结构。配合物1结晶在P1空间群而配合物2结晶在P21/n空间群。金属中心均采取扭曲八面体构型。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3-(2-吡啶基)-4-(4-甲基苯基)-5-(2-喹啉基)-1,2,4-三氮唑(L1)和3-(2-吡啶基)-4-(4-氟苯基)-5-(2-喹啉基)-1,2,4-三氮唑(L2)作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单核铜配合物:trans-[Cu(L12(NO3)(H2O)]NO3·H2O(1)和trans-[Cu(L22(NO3)(H2O)]NO3·H2O(2),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表征。2个配合物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2中的铜离子均处于一个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CuN4O2],轴向上各有一个水分子和一个硝酸根配位。配体的吡啶氮原子和三氮唑的一个氮原子参与配位,而喹啉的氮原子不配位。配合物晶体中存在O-H…O、C-H…O、C-H…N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从而连接单核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络。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热法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Zn(timb)(BTEC)0.5]·H2O}n(1)和{[Cd(timb)(DPA)]·H2O}n(2)(timb=1,3,5-三咪唑基苯,H4BTEC=均苯四甲酸,H2DPA=2,2-联苯二甲酸),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并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 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拥有一个不寻常的三维框架结构,其拓扑为(4.63·86)2(42·84)(63)2;而配合物2具有一维单层纳米管结构。结果说明了金属离子和有机羧酸配体在配合物组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室温下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2-甲基-4-噻唑甲酸(HMTZA,C5H5NO2S)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Co(MTZA)2(H2O)2]·3H2O(1),[Cu(MTZA)2(H2O)]·2H2O(2)和[Zn(MTZA)2(H2O)2]·3H2O(3)。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中心金属Co(Ⅱ)离子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略为变形的八面体;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一个畸变的四方锥;配合物3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中心金属Zn(Ⅱ)离子的配位构型为畸变的八面体。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无论配体还是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且配合物的作用强度远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7.
由水热法合成了钕化合物[Nd(HINAIP)(INAIP)(H2O)2]n·nH2O (1),(H2INAIP=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 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桥联配体5-异烟酰胺基异酞酸的羧基氧连接成二维层,此二维结构被氢键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典型稀土钕的近红外荧光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1,3-二(4'-羧基苯氧基)苯甲酸(H3L)为配体与金属盐反应,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骨架(MOFs),分别为[Cd2(CH3COO)(L)(H2O)2]n (1)和[Na(H2L)]n (2).由于H3L配体配位模式的不同,配合物表现出不同的网络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 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中Cd2+离子的次级构筑单元经由L3-连接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2是一个5-连接的拓扑网络结构,其拓扑符号为(46·64).此外,还对配合物1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3,5-二(4-吡啶)1,2,4-三唑(Hbpt)为配体与钴盐反应,在水热法条件下成功合成了3个配合物,分别是:[Co(Hbpt)2(HCOO)2(H2O)2]n·4nH2O(1),[Co(Hbpt)2(HCOO)2(H2O)2]n2)和[Co(bpt)2(H2O)4]n·2nH2O(3),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对它们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2均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3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心金属Co(Ⅱ)都是六配位,每个Co(Ⅱ)分别与2个Hbpt配体桥联而形成零维的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弱作用进一步连接而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此外,还对配合物13的热稳定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两种V型的配体4,4’-二吡啶基苯(1,3-dpb)和4,4’-二羧基二苯砜(H2sdb),和钴(Ⅱ)通过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个配位聚合物{[Co(dpb)(sdb)(H2O)2]·2H2O·DMF}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晶衍射、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其中Co(Ⅱ)的2个顶点被水分子占据,相邻的钴(Ⅱ)离子连接着1,3-二吡啶基苯和4,4’-二羧基二苯砜形成一维的双绳链,相邻的链之间通过羧基-配位水和配位水-配位水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层状结构之间通过砜基-配位水间的氢键又相互连接形成三维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紫外-可见光谱。  相似文献   

11.
以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C_4H_4N_2O_2S,HL)分别与硫酸钴(CoSO_4·7H_2O)、氯化铜(CuCl_2·2H_2O)、硝酸银(AgNO_3)反应合成了3个配合物[Co(L)_2(H_2O)_4]·2H_2O(1)、[CuNa(L)_3]_n(2)和[AgL]_n(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产物的结构。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Co~(2+)的配位数为6,形成一个略为拉长的CoN_2O_4八面体,与理想的正八面体非常接近。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Cu~(2+)离子的配位数为4,构成变形的平面四边形结构,Na~+离子的配位数为6,构成一个略微变形的八面体结构,最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银离子为三配位,构成变形的平面三角形构型,具有二维网状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2.
以间苯咪唑(1,3-bib)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Co( Ⅱ)的2个配位聚合物{[Co(1,3-bib)(MPA)(H2O)2]·H2O}n(1)和{[Co2(1,3-bib)2(MPA)2]·5H2O}n(2),分别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IR和热重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1D层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为双核2D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室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以柔性配体5-(吡啶-2-甲氧基)-间苯二甲酸为主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例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Cu(L)·H2O]n (1), {[Co(L)·H2O]2·5H2O}n (2)(H2L=5-(吡啶-2-甲氧基)-间苯二甲酸),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的二维平面结构,并呈现2-节点(3,4)-连接的拓扑网络。2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的一维链状结构,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构筑出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同时对配合物12进行了发光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1-咪唑基)苯硫醚(BIDPT),4,4'-联苯醚二甲酸(H2oba),对苯二甲酸(p-H2bdc)和Co(NO3)2·6H2O为原料,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Co(BIDPT)(oba)(H2O)2]}n (1)和{[Co(BIDPT)( p-bdc)]·H2O}n (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单斜晶系,P2/c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为三斜晶系,P1 空间群。配位聚合物12为二维层状结构,二维结构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研究了室温下它们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5.
用常规溶液法由氯化锰(MnCl2·4H2O)和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HL)反应制备了配位聚合物[Mn3(L)6(H2O)4]n(1),加入配体菲咯啉(phen)后合成了配合物[Mn2(phen)4(H2O)2Cl2](L)2·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及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配合物的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个锰离子通过6个L-中的氧原子双齿桥联,形成了线型三核簇合物单元,簇合物单元间又通过其中一个噻二唑环上的氮原子与另一个簇合物单元的锰原子配位,形成层状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锰离子分别与1个氯离子、1个水分子和2个phen分子中的4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阳离子,与之电荷平衡的是L-。用溴化乙锭荧光光谱法研究了HL和配合物与DNA作用情况,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强于HL,有平面型配体的配合物2的作用又强于配合物1。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具有{NO4}给电子组成的多齿水杨醛希夫碱配体,3,5-二-叔丁基水杨醛-三(羟甲基)氨基甲烷(H4L),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Mn(ClO4)2或MnCl2·4H2O分别与该配体在溶液中反应生成了一个四核锰簇合物[MnIII4(HL)2(H2L)2(MeCN)4](ClO4)2·2MeCN(1)和一个十核锰簇合物[MnIII6MnII4(bz)10(L)4(H2O)2]·10MeCN(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三斜P1,而化合物2为正交Aba2。2~300 K温度区间的磁性测量数据表明化合物2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 H4L, 然后将配体H4L分别与Ni(ClO4)2·6H2O、Cu(ClO4)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 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2(L)]·DMF (1)和[Cu4(L)2(DMSO)3]·2DMSO (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2都属于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配合物12都为双核配合物。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 配体及其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间苯咪唑(1,3-bib)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在温和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Co(Ⅱ)的2个配位聚合物{[Co(H2O)2(1,3-bib)(MPA)]·H2O}n (1)和{[Co2(1,3-bib)2(MPA)2]·5H2O}n (2),分别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IR和热重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1D层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配位聚合物2为双核2D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室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然挥发法,合成了2个配合物[Cu(DMPM)2(Bz)][Cu(DMPM)(Bz)3]·2H2O(1)和[Cu(PMA)Cl2](2)(DMPM=4,5二甲基2(2吡啶基)咪唑,PMA=[2(2吡啶基)咪唑1基]乙酸乙酯,Bz=苯甲酸根),并对其荧光、热稳定性及电子自旋共振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化合物1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化合物2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