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新型含二茂铁基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通报》2004,67(1):47-49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二茂铁基螺  相似文献   

3.
N—苄基吲哚啉螺苯并吡喃和螺萘并e嗪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
含氧、氮、硫杂螺环结构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荣宝  张大为  梁娅  刘博 《有机化学》2008,28(8):1366-1378
有机螺环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光敏性和抗光疲劳性, 可应用于光过滤器及光学记录存储. 为了获得性能优良的螺环光致变色化合物, 新的设计合成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总结了对含氧、氮、硫杂螺环结构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描述了螺环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部分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展望了螺环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栖息于我国南海的桶形芋螺的毒液中纯化出一个新的芋螺毒素BtⅢB.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质谱分析和Ednan降解测定BtⅢB为15肽,其氨基酸序列为:CCELPCHGCVPCCWP.结构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分子内二硫键.采用部分还原的方法,分步还原毒素中的二硫键,用氰基化试剂衍生生成巯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衍生的产物进行裂解,用MALDI-TOF MS测定裂解后片段的分子量,确定了其二硫键的配对方式为Cys1-Cys13,Cys2-Cys9,Cys6-Cys12的部分交叉式结构,是芋螺毒素中比较特别的配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栖息于我国南海的桶形芋螺的毒液中纯化出一个新的芋螺毒素BtIIIB.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质谱分析和Edman降解测定BtIIIB为15肽,其氨基酸序列为:CCELPCHGCVPCCWP.结构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分子内二硫键.采用部分还原的方法,分步还原毒素中的二硫键,用氰基化试剂衍生生成巯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衍生的产物进行裂解,用MALDI-TOFMS测定裂解后片段的分子量,确定了其二硫键的配对方式为Cys1-Cys13,Cys2-Cys9,Cys6-Cys12的部分交叉式结构,是芋螺毒素中比较特别的配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螺共轭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共轭术语是1967年由Simmons和Fukunaga首次提出的, 由于其特殊的立体电子效应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综述了40年来有关螺共轭的理论发展以及在发光材料、光致变色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螺环染料、有机导体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望了螺共轭效应的应用前景, 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从丙二酸二乙酯、氯乙酸乙酯和氯苄出发,经LiAlH4还原,合成新的二元醇,进而合成新的螺环化合物:3,9-二羟乙基-3′,9′-二苯甲基-1,5,7,11-四氧杂螺〔5,5〕十一烷。该化合物的结构由它的氢和碳-13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明。该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反应。由于环上四个取代基的稳定作用,聚合物的收率比较低。通过对聚合物的结构分析,提出了这一单体的阳离  相似文献   

9.
采用凝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栖息于我国南海的桶形芋螺的毒液中纯化出一个新的芋螺毒素BtIIIB.采用氨基酸组成分析、质谱分析和Edman降解测定BtIIIB为15肽, 其氨基酸序列为: CCELPCHGCVPCCWP.结构中含有6个半胱氨酸, 形成3对分子内二硫键.采用部分还原的方法, 分步还原毒素中的二硫键, 用氰基化试剂衍生生成巯基, 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衍生的产物进行裂解, 用MALDI-TOF MS测定裂解后片段的分子量, 确定了其二硫键的配对方式为Cys1-Cys13, Cys2-Cys9, Cys6-Cys12的部分交叉式结构, 是芋螺毒素中比较特别的配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光致变色螺噁嗪;双光致变色螺噁嗪;螺噁嗪聚合物;合成;微波合成  相似文献   

11.
刘平  明阳福 《应用化学》1999,16(4):14-19
合成了7种9-羟基吲哚啉螺萘并恶嗪衍生物(HSPa-g)和7种9‘-(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吲哚啉螺萘并恶嗪衍生物(ASPa-g),ASPa-g的^1H NMR结果表明,当1位是苄基或乙基时,与氮相连的亚甲基的2个氢的化学位移不等价,属AB自旋系统。  相似文献   

12.
13.
谢建华  周其林 《化学学报》2014,72(7):778-797
过渡金属参与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寻找和发现新颖配体骨架并开展新型高效的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的核心内容. 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螺环骨架手性配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手性配体类别. 手性螺环配体的骨架已由多手性的螺[4.4]壬烷骨架发展到只具有单一手性的螺二氢茚和螺[4.4]壬二烯等螺环骨架类型,形成了包括手性螺环单磷配体、双膦配体、膦氮配体、双氮配体等丰富的手性配体库. 这些手性螺环配体及其催化剂不仅在不对称催化氢化、不对称碳―碳键形成、不对称碳―杂原子键形成等多种类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且使得许多原先难以控制对映选择性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变得可能. 而今,手性螺环结构已成为“优势结构”,相应的手性螺环配体及其催化剂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采用. 手性螺环配体的兴起为手性催化剂研究增加了活力,极大地促进了不对称合成化学的发展. 今后,手性螺环配体的研究除了将向新型、高效、高选择性手性配体及催化剂方向发展外,将其应用于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控制、以及应用于手性天然产物和药物的高效不对称合成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魏荣宝  张富  刘博 《有机化学》2009,29(8):1192-1199
螺共轭术语是1967年由Simmons和Fukunaga首次提出的, 由于其特殊的立体电子效应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综述了近年来具有螺共轭效应的有机导电材料及磁性材料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南海的一种食虫芋螺独特芋螺(Conus caracteristicus)的毒液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芋螺毒素, 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和化学合成. 结果表明, 这是一种新的T-超家族芋螺毒素.  相似文献   

16.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苄氯为起始原料,通过改进拆分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光学纯cis,cis-2,2'-螺二氢茚-1,1'-二醇(e.e.≥99%)和2,2'-螺二氢茚-1,1'-二酮(e.e.≥98%),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苄氯为起始原料,通过改进拆分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光学纯cis,cis-2,2′-螺二氢茚-1,1′-二醇(e.e.≥99%)和2,2′-螺二氢茚-1,1′-二酮(e.e.≥98%),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光致色变的螺吡喃聚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些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在某些波长的光作用下,其颜色发生可逆变化,这就是光致色变现象。它具有下述三个主要特点:1,有色和无色亚稳态间的可控可逆变化;2,分子规模的变化过程;3,亚稳态间的变化程度与作用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它在图象显示、光信息存储元件、可变光密度的滤光元件,摄影模版和光控  相似文献   

19.
以光学纯的S-2,2′-螺二氢茚-1,1′-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螺环氧膦配体(1R,2S,1′S)-1,1′-双(二苯基膦氧)-2,2′-螺二氢茚烷(S-cis,trans-Sp iroB IP),考查了催化剂[Rh(COD)(R-cis,cis-Sp iroB IP)]BF4,[Rh(COD)(S-cis,trans-Sp iroB IP)]BF4和Ir(R-cis,cis-Sp iroB IP)(COD)C l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蒋晓晖 《化学通报》2008,71(3):239-240
对于多螺环化合物特别是第二代稠杂螺环树枝状化合物来说,按照IUPAC有关系统命名原则,从螺结构的角度来命名由于太复杂而几乎不可能.本文通过亚基取代途径对第一代螺环结构的简化,方便地系统命名了一种第二代稠杂螺环树枝状化合物.这些六螺化合物可以系统地命名为:1,2,3,4,5,6,7,8,9,10,11,12-十二氢化-2,2:6,6:10,10-三[3,3-二(烷氧羰基)亚环丁-1,1-二甲氧基]苯并[l]菲.通过这一途径,更高代螺环树枝状化合物及其它类型多螺化合物有望可以简单地系统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