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1951—1980年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SLP)、500hPa高度(H_(500))和500hPa槽脊(TR_(500))场的主要时空结构。各场主信号和许多环流参数都在60年代期间出现跃变。H_(500)变化表现出与近表面层温度变化相应的半球范围较一致的降高;SLP和TR_(500)的变化分布呈现与降水变化类似的西南-东北倾斜式带状结构;各种环流形势变化也在宏观上与降水或温度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对应,反映了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系统跃变的整体性。但各要素场变化具体行为间的动力学联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对黄海冷水团环流结构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在所建立的浅海非线性热生环流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动力学-热力学控制方程组,得到一个较完整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风的搅拌作用和潮混合作用是形成冷水团热结构的主要机制。另外,冷水团垂向-径向环流只在温跃层附近很薄的水层(称为“环流壳”)中进行,这是夏季冷水团之所以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对层结大气纬向环流动力影响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旋转层结流体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对西风环流的动力作用。分析了在不同的罗斯贝数R和旋转欧拉数E条件下,高原附近流场的主要特征,并给出了流型的R~E区域图。对于春、秋、冬三季各月的大气平均情况,在主要相似判据R和E相同条件下,对高原东南部的低涡、低槽和切变线系统,高原西北部的斜脊系统、高原上游和下游槽的形态、垂直环流结构和高原北侧与东南侧的急流等流场特征,都得到满意实验结果,这表明青藏高原动力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北黄海冷水团理论模式解揭示:冷水团的形成主要是北黄海洼地之上的过冬水体,由于入春以后海面不断增温,热量自表层向深层不断传递的结果.在冷水团成长期(6—7月),非线性垂直对流和平流效应不断增强,逐渐和由表及底增温的热扩散效应取得平衡,从而导致强温跃层和侧向锋面的形成.与此同时,三维热生密度环流相应而生;在冷水团整个成长期,水平密度环流始终呈气旋型的,而垂直环流则经历了由冷中心为下降流、边缘为上升流过渡到冷中心为上升流、边缘为下降流的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对流加热在梅雨暴雨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中尺度10层湿模式,通过有、无对流加热两种方案对比,模拟了对流加热在梅雨暴雨系统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对流加热加强暴雨系统的机制。主要结果有:1.对流加热对梅雨暴雨的形成至关重要。它大大加强了雨区的上升运动、低层正涡度、低层辐合和水汽辐合,使雨区上空的位势稳定度分布和基本气流的垂直结构发生变化。2.对流加热通过四个方面来加强暴雨系统:a.通过对流加热的水平分布不均直接引起热成风调整过程,从而加强雨区上空的抽气式次级环流;b.通过改变雨区附近风场的垂直结构,使雨区上空有可能多处发生重力内波不稳定,从而加强雨区上空的上升运动;c.通过加强“湿暖盖”使雨区上空位势不稳定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性增加,为激发次天气尺度的非热成风创造条件;d.通过加强低层辐合和水汽辐合使Ekman-CISK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及邻区马兰黄土成因与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及邻区马兰黄土的初步研究表明,以昆仑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南秦岭(摩天岭)为界,马兰黄土大致可分为两大沉积区系,以北为热黄土区,物质主要来源于亚洲内陆干旱地区;以南为冷黄土区,物质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高原隆起和其特殊的地形效应及由以产生的东亚季风、绕流西风和高原季风的相互作用以及源区物质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黄土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臭氧加热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一个全球9层大气环流模式中,加入一个臭氧方程来模拟臭氧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对高层大气的加热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温、压、风场的变化。试验表明平流层臭氧加热率远大于其它要素,如水汽等引起的加热率。在考虑臭氧加热作用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对流层顶以上的温度分布和纬向风强度与不考虑臭氧作用的计算结果有明显差异。臭氧加热作用不仅影响纬向风,同时也影响经向风,因而使Walker环流和Hadley环流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试验还表明,臭氧层的存在对各气象要素场的影响在对流层中部已相当小,然而在近地面却还有明显的反应。特别是对陆地上影响比海洋上要强得多。  相似文献   

8.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1982年8月至1983年7月在青藏高原所取得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计算了拉萨、那曲、改则、甘孜及高原主体冬季地面和大气加热场。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北部和中部冬季11—1月地面为冷源,11月冷源范围最大。12月、1月出现两个冷源中心,分别位于柴达木盆地和高原中部的班戈至索县一带。1月冷源中心强度最强达—55 cal/cm~2·d,高原东部和南部则为热源。10—3月高原主体为大气冷源,高原中部12月冷源最强,中心强度达—255cal/cm~2·d。柴达木盆地最强冷源则在1月出现,强度为—269cal/cm~2·d。10月第2候首先从高原中部和西部开始,由大气热源转为冷源,而3月第4候则首先从高原南部和东部开始由大气冷源转为热源。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对东亚大尺度低空急流的动力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十五层σ坐标初始方程的有限区域模式,对东亚一次大尺度低空急流进行了数值预报和控制试验.48小时的预报无论是大尺度环流、低空急流轴或是中尺度大风中心都与实况十分接近.去掉全部地形(J08)及改变高原的高度和坡度(J09)的试验指出:青藏高原对于东亚环流及大尺度低空急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去掉地形后西风带槽脊强烈发展,副热带高压西北进.季风气流在印度半岛就开始北折,构成宽约30个经距的均匀而弱的偏南风带,原低空急流不复存在。 东亚季风气流是低空急流主要的大尺度背景场及动量源.向南延伸青藏高原地形,以影响季风气流的强度和走向,就大大地改变了原低空急流的方向和强度.由于东亚季风气流在对流层低层最强,因此它比西风带偏南气流及副热带高压更对低空急流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大气物理研究所海洋环流模式和太平洋大尺度环流数值模拟工作,设计了一个考虑实际海陆分布和海底地形、较高分辨率的太平洋环流数值模式(水平经纬圈方向网格距为2°×2.5°,垂直方向为不等距的8层);并且采用垂直扩散参数化方法和稳定有效的时间积分方案.在年平均大气强迫场驱动下成功地模拟出海面起伏中赤道槽、赤道脊、北赤道逆流槽和北赤道脊等分布特征;完整地模拟出与这些槽脊分布相对应的北赤道洋流、南赤道洋流和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北赤道逆流;模拟得到的黑潮和赤道潜流强度也和观测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的影响——Ⅰ.近30年时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青海湖作例,分析了近30年时期青海湖流域的气候振动和水文变化,并利用水量平衡模型描述了气候变化对湖泊水情不可低估的影响,指出冷湿气候和暖干气候分别是湖泊扩张和萎缩的主要推动者,而环流异常分析及其诊断计算则表明,流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异常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北半球大气环流30—60天振荡的一些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系统讨论了大气环流30—60天振荡的一些特征。在热带地区除得到了与其它研究相一致的结果外,还发现赤道东太平洋30—60天大气振荡也极显著,热带30—60天振荡的涡度和散度的纬向尺度都比纬向1波小得多。30—60天振荡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最强,在20°—40°N纬带最弱;中高纬度30—60天振荡有清楚的正压模结构,其纬向尺度比赤道附近为小;30—60天振荡在中纬度基本上向西传播,且冬半年较快;在高纬度冬半年为西传,夏半年为东传;在北半球不同地区,30—60天振荡有其不同的经向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阻塞高压形成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强迫耗散KDV方程实施数值积分。结果表明:从高指数环流转换力阻塞流型约需10天;在阻塞流型形成和维持的过程中,热力强迫与耗散、非线性平流、线性频散三者的作用同样重要,它们是形成阻塞流型的三类本质性因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古青海湖及其环境的演变,描述了青海湖地区自冰后期以来的气候变化;重建的7kaB.P.以来湖区气候变化序列反映了历史气候变化过程中,冷、暖、干、湿相应干不同时间尺度的不同组合;初步推断了东亚地区6ka.B.P.和500a.B.P.时期,分别代表暖湿和冷干气候的盛行环流型;最后,对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湖泊水情的影响进行了情景研究和估计。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可与大气环流模式相耦合的陆地水热交换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发展了一个全球陆地水文模式,它较真实地刻划了复杂的陆地下垫面(包括植被覆盖在内)与大气之间能量、水分及动量之间的交换过程。利用它曾对仅能得到的三个不同的下垫面的局部测量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发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利用GCM(大气环流模式的简称)的天气输出数据作为本模式上边界条件来驱动本模式,得到的结果与GCM中水文模式的结果有相当差别,说明建立一个真实反映地表活动结果来提供地气之间交换的预测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光学遥感大气气溶胶和水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用研制的辐射计(0.5—1.06微米七个波段),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一年的观测,从中分析了大气气溶胶的特性、气溶胶粒子浓度和谱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其和气象条件的关系。根据遥感大气水汽含量,和探空资料进行比较,取得了一致的结果。文中还讨论了气溶胶和水汽对大气光学厚度的影响以及在水汽吸收带中,大气光学厚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南亚夏季风槽脊和热带气旋的活动与移动性CISK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ONEX资料的分析表明,南亚夏季的季风槽脊有30—50天的周期振荡现象和缓慢的向北移动;季风槽中的热带气旋又有向东频散能量的现象。基于引入了基本气流垂直切变的CISK模式,本文得到了一种缓慢移动的CISK波。在南亚夏季风状况下,这种CISK波向北的经向速度约为每天0.6纬度,振荡周期约为34天;考虑到对流层低层平均西风对扰动能量的影响后,CISK波将向西北移动,而能量向东传播。这些理论结果同MONEX资料分析相当一致。因此,垂直切变基本气流通过CISK机制产生的CISK波极可能是南亚夏季风槽脊和热带气旋活动的重要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3):419+550+567
<正>酸碱化重碱结晶过程与操作王全著本书详细讨论了不冷式碳化联合制取重碱结晶技术,并与常规联合制碱技术作了比较和评价。全书按物理化学过程和工程基础,不冷式碳酸化工艺及生产流程,环流式碳化塔,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1888年以来南亚夏季风活动长期变化的主要特点,用Mann-KendallRank Statistic方法检测到本世纪20年代夏季风活动突然增强的季风气候突变现象,并且发现这一突变现象与该时期全球迅速增暖几乎是同时的,对突变时期季风区环流和海陆热状况的诊断表明,北半球增暖期间陆地增暖明显大于、早于海洋,陆地和海洋热力差异迅速加大,促使季风低压发展,季风气流中的扰动加强,是夏季风突然增强的一个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热力强迫下斜压大气的多平衡态与副热带高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Lorenz的湿模式,在低谱简化下得到了描述大气运动的非线性耗散系统,讨论了在热力强迫与大气环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下,湿、斜压大气在参数空间的多平衡态与副热带高压冬、夏流型的转换及其东西振荡,并与相应的干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冬、夏流型的转换是一种不连续跳跃现象,是经过流场上的快速调整重建新的流型的过程。在干模式中反映不出副热带高压中心的东西摆动,而在湿模式中,由于引入了水汽的热力效应,体现了流场与加热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促成了副热带高压中心的东西摆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