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pH=7.2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 以中性红(NR)作为光谱探针, 采用UV光谱、FS光谱、粘度等方法研究了甲基百里酚蓝(MTB)与稀土金属离子钐[Sm(III)]形成的配合物Sm(III)(MTB)2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确定了Sm(III)(MTB)2与鲱鱼精DNA之间有嵌插作用方式存在, 说明Sm(III)(MTB)2金属配合物能使鲱鱼精DNA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甲基百里酚蓝-钐(III)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7.2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 以中性红(NR)作为光谱探针, 采用UV光谱、FS光谱、粘度等方法研究了甲基百里酚蓝(MTB)与稀土金属离子钐[Sm(III)]形成的配合物Sm(III)(MTB)2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确定了Sm(III)(MTB)2与鲱鱼精DNA之间有嵌插作用方式存在, 说明Sm(III)(MTB)2金属配合物能使鲱鱼精DNA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配合物La(C4H6O2)2(hq)(C4H6O2=甲基丙烯酸,hq=8-羟基喹啉),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此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的结合常数K=7.59×103L·mol-1,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摩尔比为1∶1,作用模式为嵌插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酪氨酸(Tyr)与铒(Er,Ⅲ)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r(Ⅲ)与Tyr可形成1∶3的配合物,该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ε=6.19×104L.(mol.cm)-1;且研究了Er(Ⅲ)(Tyr)3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二者的作用摩尔比为2∶1,荧光探针法、黏度法和熔点法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嵌插结合,Scatchard法表明二者之间既存在嵌插结合,又有一定的沟渠作用,圆二色法结果显示Er(Ⅲ)(Tyr)3可使DNA构像转变。  相似文献   

5.
Sm(Ⅲ)(MTB)2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has been studied by UV-Vis spectral, Fluorescence spectral in buffer solution of Tris-HCl (pH=7.25) using Neutral Red (NR) as a probe. The intercalation and electrostatic manner are confirmed to be the two major mode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The balance constant of Sm(Ⅲ)(MTB)2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is K=4.10 × 104 L·mol-1.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Herring Sperm DNA are changed to a certain extend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m(Ⅲ)(MTB)2 rare earth metal complex and Herring Sperm DNA.  相似文献   

6.
肉桂酸-邻菲罗啉-稀土三元配合物对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肉桂酸是植物内源信号分子水杨酸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 本文研究了肉桂酸(Hcin)、邻菲罗啉 (phen) 及稀土离子三元配合物[RE(phen)(cin)3(H2O)] (RE=Nd(Ⅲ), Ce(Ⅲ), Eu(Ⅲ))与EB-DNA体系的荧光淬灭光谱,共振荧光光谱, 电子光谱以及 DNA对EB光谱的影响等性质, 探讨了它们与DNA的作用方式. 结果表明, 稀土配合物与DNA存在静电与插入两种作用模式, 推测这些配合物可能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或其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光谱法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Ag(CMC-Ag)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结果发现,CMC-Ag配合物的存在导致Fe(CN)3-/4-6探针分子峰电流下降、式量电位正移,显示CMC-Ag和探针分子Fe(CN)3-/4-6与DNA之间存在竞争性作用,说明CMC-Ag通过插入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一定的扫描速率范围内,在CMC-Ag配合物参与的条件下,Fe(CN)3-/4-6在Au/DNA电极上的反应受吸附控制。CMC-Ag配合物使得鲱鱼精DNA的特征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最大吸收峰峰位红移,进一步表明CMC-Ag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鲱鱼精DNA发生了相互作用,导致DNA分子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pH=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表明8-羟基喹啉(HQ)能与稀土金属Sm(III)形成比例为3∶1的配合物。综合运用荧光光谱法、热力学方法、粘度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钐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与作用部位,通过EB探针、粘度、磷酸盐、寡聚核苷酸以及Scatchard分析得出了Sm(III)(HQ)3与DNA之间是以部分嵌插以及沟渠作用发生相互作用,且以部分嵌插作用为主。热力学实验表明,Sm(III)(HQ)3能够自发地与DNA发生相互作用,而且这自发过程是焓为主要驱动力,各热力学函数值为ΔrHmΘ=-3.19×105J·mol-1,ΔrGmΘ300.15 K=-9.075×103J·mol-1,ΔrSmΘ=-1.033×103J·mol-1·K-1。Sm(III)(HQ)3能够与DNA以5∶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在300.15和310.15 K形成复合物的结合常数为KΘ300.15 K=1.52×104L·mol-1,KΘ310.15 K=2.48×102L·mol-1。  相似文献   

9.
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与二丁基氧化锡反应, 合成了二丁基锡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配合物, 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手段表征分子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 该配合物晶体属四方晶系, 锡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五角双锥构型的双核有机锡配合物, 分子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对称。 热分析结果表明, 在空气氛下, 配合物在103 ℃以下可稳定存在; 研究了配合物在近生理条件下与DNA的相互作用, 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法及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方式为插入结合。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Ⅲ) [Co(PhTPY)(H2Bzimpy)]3+(A)和钌(Ⅱ) [Ru(PhTPY)(Bzimpy)](B)混配配合物, 用元素分析和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 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 两种配合物均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结合的. 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A经波长310 nm光辐射15 min, 配合物B经450 nm光辐射4 min, 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11.
在含水甲苯中,2,4-二氯苄与锡粉反应合成了二(2,4-二氯苄基)二氯化锡,将其分别与2-羰基丙酸(苯甲酰基)腙及2-羰基丙酸(水杨酰基)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苄基锡配合物(C2、C3),配合物C2和C3通过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UV-Vis等表征,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2个有机锡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锡与配位原子形成变形五角双锥构型的双核有机锡配合物,分子以Sn2O2四元环为中心对称。热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氛下,配合物C2在121℃、C3在128℃以下可稳定存在;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做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鲱鱼精DNA作用是插入结合与静电结合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冠醚3,3′-二甲基二苯并-18-冠-6(MDB18-C-6),并以该化合物为配体分别与镍(Ⅱ)、钯(Ⅱ)和K2(i-mnt)作用,进一步合成了配合物[K(MDB18-C-6)(CH3COCH3)]2[Ni(i-mnt)2](1)及配合物[K(MDB18-C-6)(CH3SOCH3)]2[Pd(i-mnt)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与DNA都具有相互作用,配合物主要是通过影响DNA的螺旋结构,从而引起DNA的构象变化,并且配合物2的作用性能大于配合物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和光谱法,研究了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糠醛缩对氨基苯磺酸席夫碱Cu(Ⅱ)中加入DNA后,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式量电位正移;席夫碱Cu(Ⅱ)配合物使DNA的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强,DNA使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强。表明席夫碱Cu(Ⅱ)配合物以嵌插模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铜与烟酸和8-羟基喹啉配合物(Cu(Hq)(NA)0.5(Hq=8-羟基喹啉,NA=烟酸))的电化学行为。此外,以鲱鱼精DNA为靶点,采用紫外吸收光谱、DNA粘度滴定和差分脉冲伏安法,从分子水平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方式。结果发现:配合物的中心Cu~(2+)在循环伏安图上呈现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随扫描速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并且与扫描速度成正比。配合物的吸收峰强度随着DNA的加入减色显著,氧化还原峰电流也随之减小,式量电位发生正移;粘度实验结果发现DNA的相对比粘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而增大。这些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通过嵌插方式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谱法、循环伏安法和热变性方法,研究了烟酸(NA)和1,10-邻菲啰啉(Phen)构建的三元Cu(Ⅱ)配合物([Cu(Phen)(NA)]·H2O)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NA中羧酸根离子与Phen中两个氮原子均与Cu(Ⅱ)双齿配位,形成的配合物在0.141~0.205V出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并且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红移和减色,且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降低,式量电位发生正移;配合物能猝灭中性红(NR)-DNA体系的荧光,同时配合物的加入使DNA熔点升高,表明配合物与DNA存在嵌入结合。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低聚壳聚糖与稀土离子Sm(Ⅲ)的配合物(CS-Sm),采用体外抑菌法研究了壳聚糖、CS-Sm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ureus)和黑曲霉(A.niger)的抑制活性.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CS-Sm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壳聚糖钐配合物对E.coli、St....  相似文献   

17.
在无水乙醇中, 合成了组成为RE(C5H8NS2)3(C12H8N2) (RE=La, Pr, Nd, Sm~Lu) 的固态配合物. IR光谱表明配合物中稀土离子(RE3 )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APDC)中的硫原子和1, 10-邻菲咯琳(o-phen) 中的氮原子均双齿配位; UV光谱显示配合物中o-phen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与o-phen相比有微小的红移; FS光谱表明配合物Sm(C5H8NS2)3(C12H8N2)和Eu(C5H8NS2)3(C12H8N2)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两种新型三齿多吡啶钴(Ⅱ)和钌(Ⅱ)的混配配合物[Co(TolylTPy)(H2Bzimpy)]Cl2[TolylTPy=4'-对甲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H2Bzimpy=2,6-二(苯并咪唑-2)吡啶](A)和Ru(TolylTPy)(Bzimpy)(B).用元素分析,IR,1HNMR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B的晶体结构,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BR322DNA的断裂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A和B与CTDNA的作用属静电结合,凝胶电泳实验说明配合物A在310nm光辐射15min,可使超螺旋pBR322DNA断裂为开环缺口型和线型DNA.  相似文献   

19.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描、吸收光谱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ADM-Fe(Ⅲ)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ADM-Fe(Ⅲ)配合物仍保留了ADM插入结合的特征,并形成一种稳定的DNA-Fe(Ⅲ)-ADM的三元结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具有新生物活性的非铂系前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新的均三唑席夫碱(Ⅳ)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1 H NMR、13 C NMR和MS等进行结构表征.在模拟生理条件(pH=7.40)下,以吖啶橙(AO)作为光谱探针,采用紫外(UV)及荧光光谱方法研究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新的均三唑席夫碱钛(Ⅳ)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嵌插作用和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