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卫晓琴  高转  任帆  崔晓友  周悦  邵东 《无机化学学报》2022,38(11):2283-2290
使用一个三齿配体2,6-二(苯并咪唑-2-基)吡啶(bzimpy)与三价铁离子反应,制备了一例单核的铁配合物[Fe(bzimpy-1H)2] Cl (1)(bzimpy-1H为bzimpy脱去一个质子后的产物),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Fe(Ⅲ)中心处于畸变的N6八面体配位环境,相邻的阳离子配合物基元与抗衡氯离子通过N—H···Cl氢键作用构建了超分子的三维结构。磁性研究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表明,配合物表现出高于室温的磁滞自旋交叉(SCO)行为(T1/2↑=345 K,T1/2↓=330 K)并且观察到低温光诱导激发自旋态捕获(LIESST)效应。磁构关系研究表明,氯氢键对配合物的双稳态SCO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氰基构筑单元Bu4N[Fe(PzTp)(CN)3](PzTp=tetrakis(pyrazolyl)borate)和4,4''-二甲氧基-2,2''-联吡啶(4,4''-dmobpy)配体,合成了2例氰基桥联的Fe2Ni2四核配合物。单晶X射线衍射表明化合物[Fe(PzTp)(CN)3]2[Ni2(4,4''-dmobpy)4][Fe(PzTp)(CN)3]2·2CH3OH(1)和[Fe(PzTp)(CN)3]2[Ni2(4,4''-dmobpy)4](PF622)具有四核四方形分子结构。直流磁化率测试表明配合物12均表现为分子内的铁磁耦合作用。交流磁化率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在零场下具有慢磁弛豫行为,有效能垒分别为12.8和13.0 K。  相似文献   

3.
徐涵  潘兆瑞  江蓉 《无机化学学报》2022,38(6):1133-1145
通过水热法合成并表征了3个基于V型配体构筑的新颖配位聚合物{[Cd(BIDPS)(PA)(H2O)]·CH3OH}n1)、{[Zn(BIDPS)(p-bdc)]·H2O}n2)和[Mn(BIDPT)(NBA)]n3)(BIDPS=4,4''-二(1-咪唑基)苯砜,H2PA=帕莫酸,p-H2bdc=对苯二甲酸,BIDPT=4,4''-二(1-咪唑基)苯硫醚,H2NBA=4,4''-氮杂二基二苯甲酸)。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2具有二维网络结构,化合物1进一步通过倾斜穿插形成三维结构,化合物2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化合物3属于3-连接六边形的蜂窝状结构,通过C—H …π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化合物12在水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荧光性质,可作为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荧光探针检测水溶液中的Fe3+和Cr2O72-,并能抵抗多种竞争离子的干扰。同时研究了其对Fe3和Cr2O72-的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组钌多吡啶化合物[Ru(bpy)2(DMBbimHx)]y+(bpy=2,2''-联吡啶,DMBbimH2=7,7''-二甲基-2,2''-苯并联咪唑,1-Ax=2;y=2;1-Bx=1,y=1;1-Cx=0,y=0)并测试了它们的核磁氢谱、紫外吸收和电化学性质。随着DMBbimHx配体逐个脱去质子,配合物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有趣的是,脱去一个质子的配合物1-B在不同极性的二氯甲烷和乙腈中的电化学性质呈现明显的差异:在二氯甲烷中,单核的1-B却能发生两步氧化,这是因为在弱极性的溶剂中,[Ru(bpy)2(DMBbimH)]+阳离子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二聚体,[Ru(bpy)2(DMBbimH)]+阳离子间存在质子耦合电子传递现象。在1-B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得到了化合物[Ru(bpy)2(DMBbimH)]PF6·2CH2Cl22)的单晶。晶体结构分析表明[Ru(bpy)2(DMBbimH)]+阳离子确实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二聚体,这与电化学测试的结果一致。而在极性较大的乙腈中,氢键二聚体不能稳定存在,在循环伏安曲线上只有一个峰存在。  相似文献   

5.
我们利用具有不同对称性的同分异构体,通过改变分子间氢键网络,操控单链磁体行为,成功合成了2例化合物:[Ni(L1)][Fe(Tp)(CN)3]2·3.5H2O (1)和[Ni(L2)][Fe(Tp)(CN)3]2·3H2O (2),其中Tp=hydrotris (pyrazolyl) borate,L1=3,4-bis (1H-imid-azol-1-yl) thiophen,L2=1,2-bis (1H-imidazol-1-yl) thiophen)。磁性研究表明,12表现为具有不同矫顽场的单链磁体行为。1的矫顽场为8.41 kOe,而2的矫顽场为3.84 kOe。  相似文献   

6.
利用四氰基构筑单元和不同位阻的吡啶类配体,合成了3例氰基桥联的Fe2Ni链状化合物。化合物{[Fe(bpy)(CN)4]2[Ni(bp)2]·2H2O}n1)(bpy=2,2''-联吡啶;bp=4-苯基吡啶),{[Fe(bpy)(CN)4]2[Ni(papy)2]·H2O}n2)(papy=4-(苯基氮烯)吡啶)和{[Fe(bpy)(CN)4]2[Ni(azp)]·4H2O}n3)(azp=1,2-二(吡啶-4-基)二氮烯)均为双之字型的链状结构。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3均表现为链内的铁磁相互作用。化合物1表现出单链磁体行为,有效能垒为10.9 K。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2个化合物[CoCo4(salhn)4(N36(CH3OH)2(H2O)2]·4CH3OH·2H2O (1)和[Cu2(salhn)(N32]n2)(H2salhn=N,N''-bis (salicylidene) hydrazine),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1是一个五核的[CoCo4]钴簇,而化合物2是一个具有结构单元为[Cu2(salhn)(N32]的一维链结构。2个化合物中叠氮均具有end-on (EO,μ-1,1)的配位模式。化合物12的磁学性质测试表明它们都具有反铁磁行为。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2个化合物[CoCo4(salhn)4(N36(CH3OH)2(H2O)2]·4CH3OH·2H2O(1)和[Cu2(salhn)(N32]n2)(H2salhn=N,N''-bis(salicylidene) hydrazine),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结构表征。化合物1是一个五核的[CoCo4]钴簇,而化合物2是一个具有结构单元为[Cu2(salhn)(N32]的一维链结构。2个化合物中叠氮均具有end-on(EO,μ-1,1)的配位模式。化合物12的磁学性质测试表明它们都具有反铁磁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位阻的三氰基构筑单元和双齿配体,合成了2个氰基桥联的Fe(Ⅲ)-Mn(Ⅱ)链状化合物。利用不同的结构扭曲类型调控了它们的磁性相互作用。化合物{[Fe(Ⅲ)(PzTp)(CN)3][Mn(Ⅱ)(5,5''-dmbpy)2]ClO4}n1;PzTp=tetrakis(pyrazolyl)borate;5,5''-dmbpy=5,5''-dimethyl-2,2''-bipyridine)显示为左右手螺旋链的一维2,2-CC链状结构并且表现出亚铁磁行为。化合物{[Fe(Ⅲ)(Tp*)(CN)3]2[Mn(Ⅱ)(dpqc)]·CH3OH·H2O}n2;Tp*=hydridotris(3,5-dimethylpyrazolyl)borate;dpqc=dipyrido[3,2-a:2'',3''-c]-(6,7,8,9-tetrahydro)phenazine)具有一维4,2-带状的双链结构并且表现出典型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2种分立结构的有机杂化硫代碲(Ⅳ)酸盐化合物(H2en)TeS31)和[Ni(en)3]TeS32)(en=乙二胺),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21P21/c。化合物12具有孤立三角锥[TeS3]2-阴离子,化合物1的平衡阳离子为双质子化乙二胺[H2en]2+,阴离子基团[TeS3]2-和阳离子基团[H2en]2+之间通过N-H…S氢键连接。化合物2的阳离子基团为过渡金属Ni与乙二胺的配合物[Ni(en)3]2+。另外,对该2种晶体进行了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试和热重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成功分离得到了一例双核铁氢自由基阳离子盐cis-[Fe2Cp2μ-H)(μ-PPh2)(CO)2]·+[Al(OC(CF334]-cis-1·+[Al(OC(CF334]-)晶体,并使用单晶X射线衍射、电子顺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以及密度泛函理论对它进行了表征和理论计算。电子顺磁共振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表明,自由基的自旋密度主要均等分布于2个铁原子上。  相似文献   

12.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H4ddb配体合成了3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2(ddb)(phen)2(H2O)6]·3H2O(1),[Co(ddb)0.5(bpy)0.5(H2O)3]n2)和{[Ag(dpe)]·0.5(H2ddb)·H2O}n3)(H4ddb=3,3'',4,4''-四羧基偶氮苯,bpy=4,4''-联吡啶,dpe=1,2-二(4-吡啶基乙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基于丰富的氢键作用扩展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结构。配合物2为基于钴离子通过ddb4-配体以μ4η1,η1,η1,η1的配位模式连接而成的二维网结构。配合物3是由Ag(Ⅰ)离子与dpe配体形成的直链结构,客体分子H2ddb2-通过氢键作用将其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3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研究二苯胺基团对一类Pt(Ⅱ)配合物(M1~M3)光学性质的调控。通过与实验合成的分子对比,揭示苯胺基团取代位置和数量对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调控规律。引入苯胺基团可有效地增大金属和配体的π共轭性。逐渐增多苯胺基团导致M3分子可以有效地增大吸收光谱的强度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占比,有利于金属对光的吸收和自旋轨道耦合。M1~M3的发射峰在602~630 nm,发射光谱归属为3MLCT和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3LLCT)。通过对非辐射跃迁过程,即T13MLCT)→ TS →金属中心三重态3MC (d-d)的研究,发现当二苯胺取代基团引入位置可以有效地增大分子内空间位阻时,形成S0和T1的系间交叉MECP能量变得更高,从而抑制了非辐射的概率,有利于发光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六氰根构筑单元[M(Ⅱ)(CN)6]4-与[Mn(Ⅲ)(salen)]+模块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酚氧和氰根混合桥联的M(Ⅱ)-Mn(Ⅲ)配合物{[Mn(Ⅲ)(salen)]4[Mn(Ⅲ)(salen)(H2O)]2[M(Ⅱ)(CN)6]}(ClO42·2H2O(M=Ru (1),Os (2),salen2-=双水杨酰胺乙基负离子)。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它们是结构类似的二维化合物,其中氰根桥联的七核[Mn(Ⅲ)6M(Ⅱ)]2+单元进一步通过双酚氧桥相互连接构成二维层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2个化合物通过酚氧桥均呈现反常的反铁磁耦合,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Ĥ=-2JMnMnŜMn1ŜMn2拟合得到它们的磁耦合常数分别是J=-0.340 cm-11)和-0.561 cm-12)。  相似文献   

15.
使用多齿席夫碱配体(H2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 (3,5-di-tert-butyl-2-hydroxy-benzylidene)-hydrazide)分别与Gd (dbm)3·2H2O (Hdbm=二苯甲酰基甲烷)及Gd (NO)3·6H2O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得到了2个新的Gd2配合物[Gd2(L)2(dbm)2(C2H5OH)2](1)和[Gd2(L)2(HL)2(DMF)]·2CH3CN (2)(DMF=N,N-二甲基甲酰胺),并对其结构与磁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的每个中心Gd(Ⅲ)离子均为8配位,其配位几何构型为略微变形的三角十二面体,相邻的中心Gd(Ⅲ)离子通过2个μ2-O连接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Gd2O2核心;配合物2中的每个中心Gd(Ⅲ)离子均为9配位,其配位几何构型为扭曲的球形单帽四方反棱柱,相邻的中心Gd(Ⅲ)离子通过3个μ2-O连接形成了三角双锥形的Gd2O3核心。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12具有磁制冷性质,其最大磁熵变(-ΔSm)分别为20.16 J·K-1·kg-1T=2.0 K,ΔH=70 kOe)和17.14 J·K-1·kg-1T=2.0 K,ΔH=70 kOe)。  相似文献   

16.
采用[TpFe(CN)3]-作为构筑基块,合成并表征了一个氰基桥联双核配合物[(Tp)Fe(CN)3Cu(bpy)2]ClO4·CH3OH (1)。对化合物1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其晶胞参数为a=0.904 26(5) nm,b=1.352 56(7) nm,c=1.556 02(8) nm,α=106.08(1)°,β=95.79(1)°,γ=91.01(1)°,P1空间群。在这个化合物中,[TpFe(CN)3]通过其中1个氰基与[Cu(bpy)2]2+桥联,而另外2个氰基未参与配位。磁性研究表明,在化合物1中,Cu(Ⅱ)与Fe(Ⅲ)离子之间表现为铁磁相互作用。用哈密顿函数H=-2JSFeSCu对其χMT-T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1的朗德因子g=2.34和交换常数J=5.52 cm-1。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基于轴手性配体2,2''-dinitro-4,4''-biphenyldicarboxylic acid(H2nbpdc)的配位聚合物[La(nbpdc)(phen)(FA)]n1),[Eu(nbpdc)(phen)(FA)]n2)(phen=菲咯啉,FA=甲酸根),并且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荧光、CD谱及介电性质的研究。晶体结构测试表明,2个化合物结晶在正交晶系P212121手性空间群,且具有相同的三维拓扑结构。荧光性质测定表明化合物12分别在606和 615.5 nm处有强的发射光谱。与此同时,固体CD谱测试进一步证实2个化合物具有手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3种新颖的金属有机配合物(MOCs):{[Pb2(HL)(phen)]·2H2O}n1),{[Ni(H3L)(4,4''-bipy)1.5(H2O)4]·6H2O}n2)和{[Ni2(HL)(1,4-bibb)(H2O)]·(CH3CN)·H2O}n3)(H5L=3,5-二(2'',5''-苯二羧酸)苯甲酸,phen=1,10-菲咯啉,4,4''-bipy=4,4''-联吡啶,1,4-bibb=1,4-二(苯并咪唑)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粉末衍射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1是基于[Pb2μ2-COO)2μ1-COO)4]SBUs的一维链状结构;2是二维层状结构,其拓扑符号为{4.62}2{42.62.82};3是一个3D网络结构,其拓扑符号为{62.84}{64.82}2。进一步研究了配合物荧光和磁性能。荧光检测显示,配合物1在水溶液中可以高灵敏识别Fe3+和Cr2O72-离子。同时研究了配合物1对Fe3+和Cr2O72-猝灭机理。磁性分析表明配合物3中的Ni(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弱碱性条件下,双核钌(Ⅲ)配合物Ru2(DMBA)4(NO32(DMBA=tetrakis-N,N''-dimethylbenzamidinate)与不同芳香炔反应(其中芳香基团包括:NAPme,N-甲基-1,8-萘二甲酰亚胺;NAPiso,N-异丙基-1,8-萘二甲酰亚胺;Naphth,萘;Ant,蒽),制备了相应的端基炔取代配合物trans-Ru2(DMBA)4(C2Ar)2(Ar=NAPme,1;NAPiso,2;Naphth,3;Ant,4)。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测定了它们的结构。所有化合物的Ru-Ru 键长处于单键范围(0.245 0~0.249 1 nm),它们均是抗磁性物质。进一步通过1H NMR和UV-Vis-NIR光谱进行了表征。电化学研究表明,所有化合物显示出与芳香基团有关的2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包括一个氧化过程和一个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20.
郑会勤  樊耀亭 《分子催化》2023,37(4):331-341
合成并表征了两个新的具有 “开放型蝶形” 结构的[2Fe2S]化合物AB; 并以AB为催化剂、 藻红B钠盐 (EBS2-) 为光敏剂、 三乙胺 (TEA) 为电子给体和质子源, 构建了一个均相光催化产氢体系. 结果表明: 体系在pH为12, 体积比为1∶1的CH3CN/H2O溶液中,产氢活性最高,经4 h可见光照射,最大产氢量分别为156.1 μmol (37.9 TON vs. A) 和18.4 μmol (TON 4.6 vs. B); 催化剂中含有质子捕获位点, 有利于形成产氢活性中间体H2-Fe2S2(η2-H2-FeIIFeI) 物种, 从而提高催化剂的产氢活性. 在当前的体系中, 还原态的 FeIFe0 物种通过1* EBS2-转移到FeIFeI中心上, 然后再经历一个EECC (化合物A)ECEC (化合物B), 形成产氢活性中间体H2-Fe2S2(η2-H2-FeIIFeI)物种, 最终产生H2分子, 并使FeIFeI 物种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