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合成三例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二茂铁基-3-(5-溴噻吩-2-基)-2-丙烯-1-酮(1)、1-二茂铁基-3-(4-溴噻吩-2-基)-2-丙烯-1-酮(2)和1-二茂铁基-3-(5-氯噻吩-2-基)-2-丙烯-1-酮(3);采用1H NMR、13C NMR和HR-MS对化合物1~3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其热学性质;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进行结构优化,并计算得到了它们的分子轨道能量和极化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Z-扫描技术(532nm,180fs)分别测定了三种化合物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1~3的紫外吸收波长发生明显红移,且1的非线性吸收幅度、极化率和分子超极化率最大; 1、2和3均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表现出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2.
合成三例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二茂铁基-3-(5-溴噻吩-2-基)-2-丙烯-1-酮(1)、1-二茂铁基-3-(4-溴噻吩-2-基)-2-丙烯-1-酮(2)和1-二茂铁基-3-(5-氯噻吩-2-基)-2-丙烯-1-酮(3);采用1H NMR、13C NMR和HR-MS对化合物1~3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其热学性质;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进行结构优化,并计算得到了它们的分子轨道能量和极化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Z-扫描技术(532nm,180fs)分别测定了三种化合物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1~3的紫外吸收波长发生明显红移,且1的非线性吸收幅度、极化率和分子超极化率最大; 1、2和3均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表现出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三个新的以2-(4-氨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4-AHBA)为核的聚芳醚树枝状化合物(1a~1c),其结构由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1和4-AHBA在氯仿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1与4-AHBA相比,紫外吸收强度大大提高,且最大吸收波长从349 nm红移...  相似文献   

4.
合成两种新颖的含二茂铁基团的查尔酮衍生物:1-二茂铁基-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酮(a)和1-二茂铁基-3-联苯基丙烯酮(b),经~1H NMR、~(13)C NMR和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分子轨道能量和极化率,给出了轨道电子云图。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Z-扫描技术分别测定了其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与原料乙酰基二茂铁相比,化合物a和b的紫外吸收明显增强,且b的吸收波长更长;化合物a和b均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表现出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5.
合成两种新颖的含二茂铁基团的查尔酮衍生物:1-二茂铁基-3-(4-叔丁基苯基)丙烯酮(a)和1-二茂铁基-3-联苯基丙烯酮(b),经1H NMR、13C NMR、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该两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分子轨道能量和极化率,给出了轨道电子云图;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Z-扫描技术测定了其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化合物a和b的紫外吸收明显增加,且b的吸收波长更长;化合物a和b均存在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表现出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相似文献   

6.
以琥珀酰亚胺为原料,经溴代、吲哚加成、与水合肼反应、酰基化和烷基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6a~6c和7a~7b共5个新型N-苯甲酰胺基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和HRMS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紫外、荧光性能和热性质.研究表明,N-苯甲酰胺基取代的双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在360~400和450~500 nm显示两个主要吸收峰,将N原子甲基化和苄基化后,紫外吸收峰波长发生红移.以化合物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激发波长,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在560~620 nm有最大发射峰,7a有最大的荧光量子产率,7a在不同溶剂中随溶剂极性的增大,量子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化合物的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热学性质研究表明,化合物7a和7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116和80℃,目标化合物的分解温度接近400℃.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二茂铁修饰的卟啉与含有三氟甲基的卟啉.拉电子的三氟甲基使卟啉的紫外吸收发生蓝移,而给电子的二茂铁基则使卟啉的紫外吸收发生红移.在稳态荧光光谱中,二茂铁对卟啉荧光的猝灭程度大于三氟甲基,其中含有双二茂铁基的卟啉发生了66%的荧光猝灭,量子产率Φf仅为0.08,说明在激发态卟啉和二茂铁之间发生了较强的电子和能量的传递,这些结果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中进一步被证实.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三氟甲基的引入使卟啉难失去电子,增加了卟啉的稳定性;二茂铁的给电子作用使卟啉更容易被氧化,是很好的电子给体.这些性质为此类化合物进一步应用于给受体体系的构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缩合反应合成了(E)-2-(2-(1-(4-氯苯基)-3,5-二甲基-吡唑-4-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利用质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及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其结构;并测定了其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所合成的8-羟基喹啉化合物在253.5 nm、303 nm和338.5 nm处出现紫外吸收峰;当激发光波长为225 n...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种由卟啉与二茂铁通过共价键连接的四(对-甲酰基二茂铁-3-乙氧基)苯基卟啉化合物(Fe-PH2),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证实所合成的为目标产物. 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该卟啉体系内部给受体之间在基态下存在弱的相互作用, 而在激发态下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连接4个二茂铁基的Fe-PH2具有更丰富的氧化还原性质.  相似文献   

10.
陈耀全 《化学学报》1993,51(3):308-312
本文合成了一种含二茂铁侧基的DNA荧光探针-2-(N-二茂铁酰氨丙氧基)-6-氯-9-氨基吖啶, 并对该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NMR谱以及它和小牛胸腺DNA的作用与二茂铁侧基的吖啶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