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拟实施肺部CT扫描的2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螺距和辐射剂量,将患者分为大螺距低剂量组、小螺距低剂量组和大螺距常规剂量组,探讨大螺距低剂量肺部CT技术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大螺距低剂量组肺实质CT均值标准差和伪影发生率比小螺距低剂量组明显降低,而SNR、CNR和图像质量评分较之明显增高(P<0.05)。大螺距低剂量组扫描时间明显短于另两组(P<0.05),CTDIvol、DLP和ED明显低于大螺距常规剂量组(P<0.05)。大螺距低剂量肺部CT技术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满意,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和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IDose 4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肾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5例拟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组,A组(51例)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00 mA,碘海醇370 mg I/mL及IDose 4迭代重建技术,B组(51例)采用管电压100 kV、管电流150 mA,碘海醇270 mg I/mL及IDose 4迭代重建技术,C组(51例)采用管电压80 kV、管电流180 mA,碘海醇270 mg I/mL及IDose 4迭代重建技术,D组(52例)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20 mA,碘海醇370 mg I/mL及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技术。分析各组图像肾主动脉干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和噪声比(CNR),受检者接受CT有效剂量(ED)、容积CT剂量指数(CTDI 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碘摄入量以及重建图像评分差异和诊断效能。结果显示,A、B、C组重建图像评分优于D组,肾动脉主干CT值、SD、SNR、CNR均高于D组,B、C组肾动脉主干CT值、SD略低于A组。A、B、C组CTDI vol、DLP、ED均低于D组,B组CTDI vol、DLP、ED高于A组。A、B、C、D组诊断肾主动脉狭窄准确率分别为92.68%、86.49%、84.62%、82.86%。证实IDose 4迭代重建技术能降低受试者受辐射和造影剂剂量,提高成像质量,在低剂量CT肾动脉血管造影中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取了86例因颈动脉病变引起脑供血不足的患者,均行颈动脉CTA检查,其中43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扫描模式,另选43例作为研究组,配合能谱CT双低减影法行大螺距扫描,以探讨大螺距扫描配合能谱CT双低减影法在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辐射剂量、对比剂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颈动脉各段血管腔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平均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鞍上骨皮质差值低于对照组,去骨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有效剂量(ED)、碘摄入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大螺距扫描配合能谱CT双低减影法行颈动脉CTA,能显著改善检查效果,提高图像质量,且能减少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甲状腺癌中的辐射和对比剂剂量选择进行了分析。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行MSCT检查的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各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50例,A组参数为对比剂1.2 mL/kg、120 kV、180 mA,B组为对比剂1.0 mL/kg、120 kV、180 mA,C组为对比剂1.2 mL/kg、100 kV、100 mA,D组为对比剂1.0 mL/kg、100 kV、100 mA。结果显示,A组和B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明显低于C组和D组,A组和B组甲状腺CT值、背景信号、背景噪声明显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D组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证实,对于MSCT诊断甲状腺癌中的辐射和对比剂剂量,选择1.0 mL/kg、100 kV、100 mA可在不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及检查结果下有效减少患者的CT辐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非对比剂非触发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REACT)用于肝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前瞻性研究2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行上腹部平衡式梯度回波序列(BTFE)和REACT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序列图像整体显示质量评分,以及肝门静脉主干、左支、右支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比值(RSI)、信噪比(SNR)以及对比信噪比(CNR),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分析RSI、SNR及CNR在两组间差异,采用Kappa检验评估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结果显示REACT组肝门静脉整体图像质量平均评分(3.86)略高于BTFE组(3.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P<0.05);BTFE组肝门静脉的RSI数值(0.81)略高于REACT组(0.76),REACT组肝门静脉主干、左右支的SNR、CNR显著高于BTFE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4.57~-3.82,P值均<0.05)。因此,REACT序列的图像质量要优于BTFE序列,同时运用水脂分离技术(Dixon)抑脂的REACT序列得到的背景信号更加干净,门静脉血管成像显示也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6.
选取在我院行头颈心血管CT成像(CTA)一站扫描的患者708例,探讨心率波动与CTA一站扫描患者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关联性及最佳心率范围。结果发现,心率与主观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A组至B组的心率范围内,ED、CTDI vol呈增加趋势,B组~F组呈降低趋势,自B组心率范围起,心率与ED呈负相关(P<0.05);根据D组心率范围绘制预测头颈心血管CTA一站扫描图像质量优的ROC曲线,得到AUC值为0.746。头颈心血管CTA一站扫描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在心率86~95次/min范围时可获得最佳结合点。临床可通过早期检测心率预测图像质量,同时,可针对性完善干预策略以确保获得最优图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检测结果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本次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非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比两组及观察组内不同组织类型、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重建参数(图像客观噪声、信噪比)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对CT重建参数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病理学检查证实,50例胃肠道淋巴瘤患者中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5例、黏膜相关淋巴瘤19例、小B细胞淋巴瘤4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与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客观噪声低于对照组,信噪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不同组织类型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CT重建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参数中图像客观噪声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呈负向相关性(r=-0.74,P<0.05),信噪比与胃肠道淋巴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r=0.71,P<0.05)。据此可得,在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取得的效果更佳且CT重建参数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对于辨别组织类型和判断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照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分析X线平片和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的检出情况、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显示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CT扫描检查,以手术结果为参考,观察X线平片和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前柱、中柱、后柱)的检出情况、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体移位、椎管狭窄)的显示情况,以及对术后椎弓根未完全到达椎体的检出情况。结果显示,CT扫描对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对前柱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与X线平片比较无差异(P>0.05)。CT扫描对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体移位、椎管狭窄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对术后椎弓根未完全到达椎体检出率为88.89%,高于X线平片的77.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对外伤性脊椎骨折部位检出率及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的显示均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作为外伤性脊椎骨折的首选诊疗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三维CT血管造影(CTA)原始图像构建腹盆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并评估这两种方法在胎盘植入诊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经临床综合诊断为胎盘植入的产妇4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CTA、观察组行MRA指导临床介入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腹盆腔血管三维模型血管清晰显示率及患者进行胎盘植入介入手术的X线辐射剂量、造影剂使用剂量等指标,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种成像方法均可较为清晰地显示一至三级动静脉血管,并可基本完整地重建显示其形态及走行。对骶前静脉的显示情况,CE-MRA成像方式明显优于CTA成像方式(P<0.01)。观察组术中介入时间、曝光时间、X线辐射量、造影剂剂量、造影剂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结果说明基于MRA的腹盆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可清晰显示一至四级动静脉血管,更适用于胎盘植入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3D LAVA-FLEX序列在喉癌和下咽癌MR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对40例临床确诊的喉癌和下咽癌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分别采用2D IDEAL T1WI序列和3D LAVA-FLEX序列,对两种方法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完成IDEAL T1WI和3D LAVA-FLEX序列增强检查。在运动伪影和流动伪影控制方面,3D LAVA-FLEX比IDEAL T1WI序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显示效果方面,3D LAVA-FLEX与IDEAL T1WI序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结果表明3D LAVA-FLEX序列可以为头颈部肿瘤增强扫描提供满意的图像质量,且扫描时间更断。  相似文献   

11.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经临床确认的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流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工作站自带的脑灌注软件处理后产生灌注参数伪彩图像,测量病变侧及对侧大脑半球多个解剖部位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计算病变侧/对侧的对比值(rCBF、rCBV、rMTT、rTTP)。并使用免疫组学方法检测不同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血脑屏障通透性与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ZO-1、JAM-1、NOS和NSE的表达水平变化,并比较灌注参数与血脑屏障标志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rCBF显著下降,rTTP降低,rPS升高(P<0.05),但两组rMTT、r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claudin-5、occludin、ZO-1、NOS显著下降,JAM-1、NSE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claudin-5、occludin、ZO-1和NOS与rCBF、rTTP呈正相关,与rPS呈负相关;JAM-1和NSE与rCBF、rTTP呈负相关,与rPS呈正相关。rCBF、rTTP、JAM-1、NSE与神经元损伤程度呈正相关,claudin-5、occludin、ZO-1和NOS与神经元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上述结果表明CT血流灌注参数结合血脑屏障标志蛋白可有效评估中毒性休克患者神经元损伤程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PDCA管理对乳腺对比增强能谱X线(CESM)图像质量的影响。本院放射科质量控制小组通过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CESM检查的现况及影响CESM图像质量的因素,根据造成图像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制定解决方法并实施检查,对比PDCA管理前后图像优质情况,找出差片原因,提高操作技师的技术水平,提高图像优质率。PDCA管理前后CESM图像质量优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PDCA管理明显提高了CESM图像质量优质率,可为临床提供更精准、更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及预测脑卒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检查,分析两组黑血技术参数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参数预测脑卒中的价值。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2处;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95.12%;观察组颈动脉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及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缺血侧TVA明显高于非缺血侧(P<0.05);TVA、WA及NWI预测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25和0.842(P<0.05)。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有较好的价值,颈动脉定量指标在脑卒中预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对周围型非小细胞癌(NSCLC)的诊断意义及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作用。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100例,放疗处方剂量46~66 Gy,单次剂量2.0~2.2 Gy,每日放疗1次,每周5次,并配合化疗治疗。放化疗前后应用CT与DWMRI观察放化疗前后近期疗效、DWMRI高信号表达、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CT与MRI图像评价放疗前后100例NSCLC患者中,CR组28例,PR组53例,NR组19例(PD 2例,SD 17例),治疗有效率为81.00%,CR组和PR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29%、46.42%、39.28%和56.60%、37.74%、33.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00,P=0.000)。放疗后肺癌原发灶DWMRI高信号消失35例,未消失65例;淋巴结高信号完全消失者40例,未完全消失者35例;肺癌原发灶、淋巴结完全消失者18例,未完全消失者29例。两组NSCLC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25%、34.52%、25.00%与35.64%、4.50%、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0,P=0.000)。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放疗前CR、PR、NR组ADC值逐渐升高,而ΔADC值逐渐降低,放疗后治疗效果CR组最优,PR组优于NR组(P<0.05);高信号完全消失组,原发灶放疗前后ADC值均低于高信号部分消失组,而ΔADC值较高;转移淋巴结高信号完全消失组放疗前后ADC值、ΔADC均高于高信号部分消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还进行了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发现TNM分期及DWMRI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证实DWMRI对肿瘤治疗的微环境变化较为敏感,ADC值的变化可以在早期监视肿瘤诊断效果,为临床NSCLC治疗与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环磷酰胺(CP)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按体质量计)CP(0、30、60、90 mg/kg)后,于不同时间(给药后12、24、36、486、0 h)、不同部位(胸骨与股骨)取材来观察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与0 mg/kg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4个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不同取样时间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6~48 h这个时间段能够观察到更高的微核率,通过线性回归的曲线拟合分析,以41 h取材最佳;胸骨取材与股骨取材之间的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可作为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阳性对照,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给小鼠一次腹腔注射量(按体质量计)60~90 mg/kg后36~48 h胸骨取材可取得较高微核率,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在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的价值。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分析预后良好和不良患者ASPECTS、CTP参数差异。预后不良患者CTA图像ASPECTS评分<3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病灶处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ASPECTS评分联合CBV、CBF及MTT预测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84.10%。CTA联合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95例不明原因腹腔积液女性患者的18 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肿瘤标志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恶性腹腔积液74例,良性腹腔积液21例。PET/CT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65%,特异度为19.05%,准确度为81.05%。恶性腹腔积液的SUV max与良性腹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病因进一步细分后发现,卵巢癌组的SUV max明显高于其他良性原因组(P<0.05),但与结核组和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中以CA125检测效率最高,其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4%。PET/CT和CA125联合诊断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单一PET/CT或CA125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表明18 F-FDG PET/CT诊断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特异性较差,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能提高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阳极氧化AZ91D镁合金在氯化钠稀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君  张昭  张鉴清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0):1831-1838
利用盐雾实验、极化曲线扫描、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化学噪声技术等电化学研究方法结合扫描电镜表面观测技术对AZ91D镁合金氧化膜在1%(w)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氧化前后的镁合金腐蚀行为发生明显改变, 如未封孔的阳极氧化膜耐中性5%氯化钠盐雾试验时间超过200 h; 氧化后的镁合金自腐蚀电位明显正移, 点蚀诱导期延长; 阳极氧化膜的高频阻抗约为裸露镁合金的数千倍, 这些变化证明阳极氧化处理使镁合金获取了十分优异的耐蚀性能. 首次利用分形维数Df的变化规律初步描述氧化后AZ91D镁合金的腐蚀过程. 可以发现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 Df呈现出初期快速增长, 随后出现波动, 最后稍有降低的变化过程. 这种现象对应于氧化后AZ91D 镁合金在1%氯化钠溶液中腐蚀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及增强CT在结直肠癌中的联合诊断效果。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EA、CA19-9、IGFBP-3,同时给予增强CT检查。观察组血清CEA和CA19-9高于对照组(P<0.05),而IGFBP-3低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Ⅲ~Ⅳ和Ⅰ~Ⅱ患者血清CEA、CA19-9和IGFBP-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联合血清指标联合诊断灵敏性为89.00%、特异性为90.00%;增强CT诊断结直肠癌T分期、N分期与病理结果Kappa值分别为0.696和0.790(P<0.05)。CEA、CA19-9、IGFBP-3联合增强CT是一种具有较高效能的结直肠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伴牙周炎患者种植牙同期行引导性骨再生(GBR)技术治疗对牙槽骨吸收的影响。选取接受牙种植同期行GBR技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牙周炎的患者有42例(牙周炎组)、不伴有牙周炎的患者有48例(对照组),采用CBCT观察两组的牙槽骨参数并进行比较。负载2年后(T2),牙周炎组患者的牙槽骨近中点、远中点、舌侧的牙槽骨高度测定值[(2.64±0.09)mm、(2.66±0.13)mm、(3.91±0.16)mm]均低于对照组的[(2.76±0.13)mm、(2.72±0.11)mm、(3.99±0.18)m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患者的牙槽嵴顶区舌侧、牙槽嵴顶区唇侧、根尖区舌侧的牙槽骨密度值[(1054.1±97.6)Hu、(1058.3±113.0)Hu、(989.1±98.0)Hu]均低于对照组的[(1147.3±133.0)Hu、(1103.0±86.3)Hu、(1067.6±103.8)Hu],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牙周炎病史的患者相比,具有牙周炎病史的牙缺损患者接受牙种植同期行GBR技术治疗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更加的明显,CBCT技术能较好地观察到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