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铁氰化钐沉积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铁氰化钐修饰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鸟嘌呤和腺嘌呤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相比裸玻碳电极,鸟嘌呤和腺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增大,氧化峰电位降低,说明该修饰电极对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能力。在优化条件下,两者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70μmol·L-1范围内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1.0μmol·L-1。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粘合剂制备了碳糊电极,然后将氧化石墨烯滴涂到碳糊电极表面制成了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修饰碳离子液体电极。研究了鸟嘌呤和腺嘌呤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醋酸盐缓冲溶液中(pH4.5),鸟嘌呤和腺嘌呤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在2.0×10-7~1.5×10-5mol/L浓度范围内鸟嘌呤和腺嘌呤的浓度在该电极上与电化学响应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992和0.996。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1.0×10-8mol/L。  相似文献   

3.
7-甲基鸟苷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修饰核苷7-甲基鸟苷(7-Methylguanosine)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方法.在pH 1.98的B-R缓冲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现代电化学技术研究7-甲基鸟苷在玻碳电极(GCE)上的伏安行为.实验表明,7-甲基鸟苷在 1.036 V(vs.SCE)电位处产生一个阳极氧化峰,峰电流与7-甲基鸟苷的浓度在5.0×10-5-2.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D=2σ/K)为4.1×10-7mol/L.并用恒电位库仑电解法等方法对其氧化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得到了可能的电极反应机理:7-甲基鸟苷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是属于失1质子和2电子的不可逆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将镍纳米粒子与石蜡、石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镍纳米粒子修饰碳糊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修饰碳糊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在0.1 mol/L B-R缓冲溶液(pH4.5)中研究了鸟嘌呤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与裸碳糊电极相比,以掺杂法制备的镍纳米粒子修饰电极能够明显降低鸟嘌呤的过电位,增大其氧化电流,很好地催化氧化鸟嘌呤。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鸟嘌呤在该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5~5.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7.5×10-6mol/L。  相似文献   

5.
铁氰化钆修饰电极对鸟嘌呤的电催化氧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稀土铁氰化钆修饰玻碳电极(GdHCF/GC/CME),考察了该电极对鸟嘌呤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同时根据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对鸟嘌呤的氧化作用和修饰电极氧化作用之间的竞争机理,对抗坏血酸清除羟基自由基进行了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鸟嘌呤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在HAc-NaAc缓冲液(pH=5.1)中,鸟嘌呤在1.0×10-6~4.6×10-5 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p(μA)=0.1112C 2.8715,r=0.9889;检出限为3.3×10-7 mol/L.以此电极评价抗坏血酸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羟基自由基清除剂的筛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夏雅淋  邓春艳  向娟 《电化学》2012,18(4):365-370
利用掺硼碳纳米管(BCNTs)/GC电极研究了鸟嘌呤(G)和腺嘌呤(A)的电化学氧化行为. 与GC和CNTs/GC电极相比,BCNTs/GC电极具有更强的电催化活性,且响应电流明显增加. 两混合样品在BCNTs/GC电极上的氧化峰间隔较大,可实现对A和G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7.
将硫堇电聚合在光透电极的表面,再利用壳聚糖将黄嘌呤氧化酶固定在具有光电活性的聚硫堇光透电极的表面上制备了光致电化学鸟嘌呤传感器.基于同时具有光敏和电子受体功能的聚硫堇光电界面,该传感器能与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鸟嘌呤氧化而产生的电子供体(过氧化氢)产生光致电化学响应,通过测量光致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电流实现了对鸟嘌呤的检测.文中探讨了传感器的光致电化学响应机理,讨论了偏压、酶量、电解质溶液pH对传感器测定鸟嘌呤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对鸟嘌呤的测定范围为1.00~200μmol/L,检出限为0.55μmol/L,9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2%.应用该传感器对酸解DNA脱出的鸟嘌呤基和药品阿昔洛韦进行的检测实验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7%,加标回收率为96.8%~106%.该传感器的制备和对鸟嘌呤的检测不需要过氧化物酶,不需要除氧,有经济、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进行了表征,以此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鸟嘌呤的电分析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0)中,研究了鸟嘌呤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金修饰电极可以增强鸟嘌呤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并加快鸟嘌呤在电极表面的电子传输,使其电化学信号明显增大,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该修饰电极对鸟嘌呤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鸟嘌呤进行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7~6.0×10-5mol/L,检出限为1.0×10-8mol/L,在鸟嘌呤浓度为1.0×10-5mol/L时测得RSD(n=10)为2.5%。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灵敏的测定修饰核苷1 甲基鸟苷(1 MG)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为2.00的BR缓冲液中,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方波伏安法(SW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现代电化学技术研究了肿瘤标记物1 甲基鸟苷在玻碳电极(GCE)上的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H为2.00的BR缓冲液中,1 甲基鸟苷在+1.16V(vs.甘汞)电位处产生一个灵敏的微分脉冲阳极氧化峰,该氧化峰的峰电流值与1 甲基鸟苷的浓度在4.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达(定义为D=2σ/K)6.6×10-8mol/L.将该法应用于兔血清及尿样中1 甲基鸟苷的测定,回收率在96.0%~102.0%之间,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 5%.并初步研究了1 甲基鸟苷的电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热退火方法制备了氮掺杂的石墨烯,并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NG/GCE),研究其对鸟嘌呤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实验考察了溶液pH值、扫速、鸟嘌呤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鸟嘌呤在NG/GCE上的氧化是不可逆过程,修饰电极可以增强鸟嘌呤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对鸟嘌呤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降低了鸟嘌呤氧化电位.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检测鸟嘌呤,其氧化峰电流在5.0×10-6~1.0×10-4 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1.0×10-6 mol/L.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聚番红花红-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并用扫描电镜及交流阻抗进行了表征。利用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鸟嘌呤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番红花红-纳米金复合膜对于鸟嘌呤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条件下,鸟嘌呤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7~7.0×10-5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10-8mol·L-1。该方法快速,准确,将聚番红花红-纳米金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聚L-甲硫氨酸/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该电极在0.1 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 H 7.0)中对鸟嘌呤的氧化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采用循环伏安法(CV)考察了p H值、扫描速率对鸟嘌呤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对鸟嘌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3.6×10-7~4.0×10-5mol/L浓度范围内鸟嘌呤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0 4,检出限(S/N=3)为5.0×10-8mol/L。该修饰电极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13.
单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胶修饰电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志  焦奎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8):1439-1444
短单壁碳纳米管(S-SWNTs)与疏水性室温离子液体(RTIL)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以质量比1:1研成胶, 修饰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备S-SWNT&;RTIL/GCE. 以铁氰化钾、抗坏血酸(AA)和亚甲基蓝(MB)为电化学探针, 用伏安法表征. 结果表明, 该修饰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和富集效应. 以B-R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液, 单链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ssDNA)在S-SWNT&;RTIL/GCE上具有灵敏的伏安响应, 于0.532和0.808 V处分别出现鸟嘌呤碱基和腺嘌呤碱基的氧化峰. 鸟嘌呤碱基和腺嘌呤碱基在S-SWNT&;RTIL/GCE上的电极反应标准速率常数k’s分别为1.84×10-2和3.69×10-2 s-1. 在最佳条件下, 应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 鸟嘌呤碱基的氧化峰电流与ssDNA 的浓度在40 μg·L-1-5.0 mg·L-1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5 μg·L-1 (S/N=3, 信噪比).  相似文献   

14.
在中性磷酸盐缓溶冲液中,用电化学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u(bpy)2+2与鸟嘌呤和鸟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鸟嘌呤和鸟苷与Cu(bpy)2+2的配位比均为1∶1,配位常数分别为4.62×104 L/mol和1.96×104 L/mol。紫外光谱电化学实验进一步表明,鸟嘌呤或鸟苷与Cu(bpy)2+2发生了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应用研究和背景扣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非理想可逆体系时,电极本身的氧化峰电量与还原峰电量存在一比值。据此建立了一种用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应用研究的背景扣除新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了腺嘌呤、腺苷、腺苷一磷酸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3种活性分子均能在1.2V左右氧化,对应的氧化电流大小顺序为:腺嘌呤>腺苷>腺苷一磷酸,氧化过程的电子转移数为6。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碳量子点(CQDs)/金纳米颗粒(AuNPs)@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OHs)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鸟嘌呤(GA)和腺嘌呤(AE)的同时检测.与裸电极和其它修饰电极相比,复合膜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GA和AE的氧化峰电流及峰电位差,能够对GA和AE同时高灵敏检测.研究了GA和AE在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2 mol/L PBS(pH 7.0)中,GA和AE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200 μmol/L和2~8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9和1.8 μmol/L.将该修饰电极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GA和AE的同时电化学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0.4%~107.4%之间,证明了该修饰电极在生物样品分析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自加速的圆二色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现场长光程薄层圆二色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反应过程,通过双对数法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处理了薄层圆二色光谱电化学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在PH7.0的缓冲溶液中玻碳电极上为2个电子转移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氧化产物在电极上发生了强吸附,吸附层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有自加速作用,并获得了抗坏血酸在裸电极和在吸附电极上的式电位分别为E=0.09V,En=0.26V;电子转移数  相似文献   

18.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Sb在Au电极上不可逆吸附的电化学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在-0.25 V到0.18 V(vs SCE)范围内, Sb可在Au电极上稳定吸附, 并且在0.15 V附近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 根据EQCM实验数据, 在电位0.18 V时, Sb在Au电极上的氧化产物是Sb2O3; 同时Sb的吸附阻止了电解液中阴离子和水在Au电极上的吸附. 当电极电位超过0.20 V时, Sb2O3会被进一步氧化成Sb5+化合物, 同时逐渐从Au电极表面脱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滴涂法和循环伏安法制备石墨烯-聚唑类化合物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分别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黄嘌呤和鸟嘌呤混合物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 H 5.5)中,黄嘌呤和鸟嘌呤混合物在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具有较好的电化学行为。鸟嘌呤和黄嘌呤分别在4.0×10~(-4)~4.0×10~(-6)mol/L和4.0×10~(-5)~4.0×10~(-8)mol/L范围内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鸟嘌呤和黄嘌呤检出限分别为4.0×10~(-7)mol/L和4.0×10~(-9)mol/L。方法用于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鸟嘌呤和黄嘌呤,回收率分别为102.1%~105.9%和96.9%~106.5%。  相似文献   

20.
利用铁氰化钴/树状高分子(CoHCF/PAMAM)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 制备了免标记检测基因突变的新型DNA电化学传感器. 传感器中树状高分子层明显增加了单链DNA探针的固定量, 铁氰化钴层增大了鸟嘌呤的氧化信号, 该传感器可以灵敏识别单碱基错配的基因序列, 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在7.6×10-11~3.05×10-8 mol/L浓度范围内, 鸟嘌呤(G)的氧化峰电流差值与突变基因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1.0×10-11 mol/L(S/N=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