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的聚酰胺作为稳定剂,以纯水作为溶剂,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可调光热响应行为、智能响应释药行为的有机无机杂化金纳米粒,并以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对金核的粒径和表面等离子吸收峰的影响,采用1H-NMR,IR对上述聚合物做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不同组样品的低临界溶胀/溶解温度(LCST)值,发现不同组样品LCST有一定差别,通过激光照射测定了样品的体外光热响应性能.选用难溶性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考察了各组样品的载药释药行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的聚酰胺修饰的金纳米粒较单独的聚合物N-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更适宜作为多功能药物载体:具有更接近人体生理温度的LCST值,并且具有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光热响应性质及温度响应的药物释放行为.因此它在难溶性药物的控制释药、光热肿瘤消融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成功将含糖聚合物PGAMA14-PCL32-SH接枝到纳米金棒的表面(Gly@AuNRs).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动态光散射(DLS)、热重分析(TGA)等对Gly@AuNRs进行了表征.为了得到药物控释所需要的合适的实验条件,研究了近红外光照射下Gly@AuNRs在水溶液中的光热转换行为.用Gly@AuNRs包裹药物姜黄素(CUR),研究了药物的体外释放,发现近红外光能有效控制药物的体外释放.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含糖聚合物的接枝大大提高了纳米金棒的生物相容性.因此,Gly@AuNRs复合材料能够作为生物相容性载体材料,并实现近红外光触发的药物的可控释放.  相似文献   

3.
以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制备壳聚糖颗粒(CS);以N,N1-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由N-异丙基丙烯酰胺与CS接枝共聚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g-壳聚糖)微粒[P(NIPAM-g-CS)],其结构经IR和SEM表征.DSC测试结果显示,P(NIPAM-g-CS)具有温敏性,体积相转变温度33.51℃.P(NIPAM-g-CS)在中性条件下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湿化学法合成了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硫化铜(Cu S)颗粒,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锂藻土(laponite)作为交联剂,吸附纳米硫化铜,制备出兼具光热效应和温敏响应性的复合微凝胶[P(NIPAAm-co-NVP)/Cu S](NNC/Cu S),并测试其载药和药物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Cu S和NNC/Cu S复合微凝胶均在近红外区有很宽的光谱吸收带,在980 nm(0.51 W/cm2)激光的辐照条件下,NNC/Cu S复合微凝胶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温度在8 min内可以升至51.9℃,对于Hela细胞杀伤效果明显,并随着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效果越好.复合微凝胶的载药量为0.15mg/mg,在p H=5.5的PBS缓冲液中累积药物释放为75%,高于p H=7.4的63%.同时光热效应对于温敏性载药微球的药物释放具有有效地调控作用,在药物释放阶段,激光照射段药物释放率明显高于未加激光照射段.另外聚合物与纳米Cu S的复合改善了纳米Cu S对于细胞的毒性,NNC/Cu S复合微凝胶细胞存活率为90.9%高于纳米Cu S的63%.  相似文献   

5.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双丙烯酰胱胺(BAC)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温度和还原敏感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A)纳米凝胶.利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表征了纳米凝胶的结构、粒径、Zeta电位和形貌等,研究了PNA纳米凝胶对阿霉素盐酸盐(DOX)的负载和释放行为.结果表明,BAC的浓度对PNA纳米凝胶的温敏性和还原敏感性及载药率和药物缓释性能有较大影响.当BAC的浓度为0.32和1.6mmol/L时,PNA纳米凝胶具有很好的载药率,但BAC的浓度为0.32 mmol/L时,纳米凝胶交联密度较低,低温时DOX也能轻易扩散出来,释放4 h时,25和37℃的释放率分别为56%和58%,温度控制释放不明显.当BAC的浓度为1.6 mmol/L时,释放4 h时,25和37℃及模拟细胞还原微环境下[37℃,二硫苏糖醇(DTT)浓度为4 mmol/L]的释放率分别为56%,61%和77%,可见PNA纳米凝胶有一定的温度和还原敏感性,能很好地控制药物释放,适合作为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供体纳米复合物由谷胱甘肽(GSH)包覆的Mn掺杂的Zn Se量子点和一氧化氮(NO)光敏供体复合而成.它通过双光子激发诱导RBS分解释放NO可以实现NO的可控释放.本方法顺利实现了静电自组装,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智能药物载体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该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对NO释放采用双光子激发的可控释放,释放的一氧化氮表现出显著的癌症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叶酸(FA)接枝的磁性FA-Fe3O4/凹凸棒土-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FA-Fe3O4/ATPP(NIPAM-AAM))复合微凝胶(凹凸棒土=ATP,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酰胺=AAM),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重(TG)、红外分析(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约为38.5℃,该温度适合于细胞实验。选择盐酸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物。药物负载和释放试验表明,ATP可以增加药物的负载和释放量。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与游离DOX相比,负载DOX的FA-Fe3O4/ATP-P(NIPAM-AAM)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并有望建立一个药物缓释系统。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FA-Fe3O4/ATP-P(NIPAM-AAM)具有靶向性,可用于靶向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8.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叶酸(FA)接枝的磁性FA-Fe_3O_4/凹凸棒土-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FA-Fe_3O_4/ATPP(NIPAM-AAM))复合微凝胶(凹凸棒土=ATP,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丙烯酰胺=AAM),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热重(TG)、红外分析(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定的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约为38.5℃,该温度适合于细胞实验。选择盐酸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物。药物负载和释放试验表明,ATP可以增加药物的负载和释放量。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与游离DOX相比,负载DOX的FA-Fe_3O_4/ATP-P(NIPAM-AAM)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并有望建立一个药物缓释系统。体外细胞摄取实验表明,FA-Fe_3O_4/ATP-P(NIPAM-AAM)具有靶向性,可用于靶向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9.
首先制备端氨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聚乙二醇)大分子引发剂,再通过端氨基引发L-谷氨酸-γ-苄酯-N-羧酸酐开环聚合,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聚乙二醇)与聚(L-谷氨酸-γ-苄酯)的嵌段共聚物,将其中的γ-苄酯基团转化为酰肼基团后与阿霉素(DOX)共价结合,最后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纳米胶束,制备了温度和pH值双重响应性纳米胶束。胶束外层由亲水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聚乙二醇)组成,具有温敏性,低临界溶液温度为38℃;胶束内层由聚(L-谷氨酸-γ-酰肼-阿霉素)组成。该胶束对于药物的释放具有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水相中加入乙醇和氨水, 将单分子多巴胺聚合成具有良好光热转换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 并利用π-π作用与共价键作用, 将抗癌药物阿霉素(Dox)负载到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表面, 制备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负载阿霉素(PDA-Dox), 研究了PDA-Dox的药物缓释性能. 结果发现, PDA-Dox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增加药物释放. 细胞实验显示, PDA-Dox配合激光照射, 能够通过化疗和光热治疗高效地杀死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