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lo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软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临界点fc的影响,明确了临界点附近相对粘度的幂次公式ηrel∝(fc—f)-k)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以溶质、溶剂间的协同作用作为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条件,以松软粒子结构(Bolb)间的三维逾渗的凝胶化模型,将高分子电解质体系的凝胶化分为松软粒子的形成和逾渗过程。结合海藻酸溶液的Cu^2+、Ca^2+、Mn^2+和Co^2+离子添加体系的凝胶化,分析了高分子电解质溶胶-凝胶相转移的实质,得到了体系相对粘度的临界指数k=-0.90 ̄1.14,与逾渗模型的预测值相吻合,探讨了松粒子的形成对相转移介  相似文献   

3.
用^1H-NMR分析法测定了丙烯酸-β-羟乙酯(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M2)的共聚物组成,用Mayo-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的溶液聚合的竞聚率,分别为r1=0.63,r2=1.17(60℃);r1=0.61,r2=1.01(80℃);r1=0.61,r2=0.97(100℃);r1=0.70,r2=1.03(120℃);r1=0.68,r2=0.88(140℃)和r1=0.66,r2=0.86(160℃)。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获得了体系均聚、共聚反应频率因子之比Aii/Aij和活化能之差Eii-Eij,并讨论了溶剂、氢键对共聚合单体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Na CMC)-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nTAB)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在Na CMC亚浓缠结溶液中考察了CnTAB烷基尾链长度对CnTAB临界缔合浓度(cac)及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得cac值,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定量分析了烷基尾链对胶束缔合行为的影响.稳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较高浓度CnTAB对Na CMC亚浓缠结溶液有强烈的增黏作用.显微观察表明,低浓度CnTAB形成孤立胶束(约5nm),而较高浓度CnTAB则形成胶束复合聚集体(约30 nm).扣除胶束电荷中和所致降黏作用后,孤立胶束表现为等效刚性球,Na CMC亚浓缠结溶液的黏度变化符合Einstein方程;相反,胶束在临界浓度以上发生逾渗,形成胶束复合聚集体,进一步形成贯穿于Na CMC分子缠结网路的胶束逾渗网络.首次揭示了复合体系增黏的实质是胶束网络逾渗,而不是由胶束吸附聚电解质链形成物理网络.增黏阶段Na CMC亚浓缠结溶液的黏度变化符合逾渗模型和平均场理论.长程静电相互作用控制胶束缔合与逾渗行为,逾渗临界胶束体积分数随CnTAB尾链长度增加而降低,临界胶束表面间距随CnTAB尾链长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大气有机物预浓缩用吸附剂富集特性的气相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大森  赵雷  洪许峰  李似姣  沈振陆 《色谱》1997,15(4):274-277
用气相色谱方法研究了吸附剂对大气有机物的富集特性,提出用吸附参数泄漏体积BTV(最大采样体积)以及脱附参数最低脱附温度或最小吹扫体积作为富集指标的新思想,并用冲洗色谱法测定了一些有机物在GDX-301上的特性参数。不同温度的特性参数由1og(BTV)与1/Tc的线性关系外推得到。实验表明,所研究的20种有机物(除了甲醇外)在装有2gGDX-301的采样管和0.14gGDX-301的聚焦管上的最大采样体积分别不小于0.8L(35℃)和0.3L(0℃)。  相似文献   

6.
陈用烈  郑牧 《应用化学》1994,11(2):27-30
用改装的国产CDR-1型DSC仪研究了苯基缩水甘油醚(PGE)和环氧树脂(E-51)以双-[4-(二苯硫翁基)苯基]硫-二-六氟化磷引发的光聚合。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光强,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对于PGE,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90次方,与光强的0.78次方成比例。对于E-51,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87次方式成比例,而与光强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温度分别超过70℃(对PGE)或80℃(对  相似文献   

7.
用于燃料电池的Bi2O3基稀土固体电解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Bi2O3)0.75(Y2O3)0.25和(Bi2O3)0.65(Gd2O3)0.35固体电解质陶瓷材料;测试了其晶体结构,XPS谱及在500 ̄800℃的离子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组装了镀有ZrO2-Y2O3保护膜的Bi2O3基稀土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8.
以排除体积理论为基础,提出了3种碳系导电填料混杂填充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导电逾渗模型,并利用三维图和二维图对导电逾渗模型进行了描述.选用炭黑、聚团状碳纳米管和阵列碳纳米管3种导电填料,以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70∶30,质量比)和PC/聚苯醚(PPO)(70∶30,质量比)2个共混体系进行研究,通过不同导电填料在单一聚合物及其共混物中逾渗值的测量,对导电逾渗模型公式的各个参数进行计算和修正.导电逾渗模型预测结果与样品实际电阻率基本吻合,证明了模型的普适性和实用价值.对于基体相不变的系列聚合物共混体系,可以通过任意一种导电填料在共混体系中的逾渗值及在基体相聚合物中的逾渗值之比得到模型公式的相关参数,从而极大地方便了模型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林祥钦  孙玉刚  崔华 《分析化学》1999,27(5):497-503
提出一种使用循环伏安(CV)扫描电位下的电致化学发光(ECL)研究方法,在自制的仪器系统中同时进行i-E和I-E测量,获得对应的CV和电位分辨的电致化学发光(PRECL)曲线。首先发现碱性鲁米诺体系在玻碳电极(GCE)上呈现2个阳极发光峰(在0.32V、0.39Vvs.Ag)和1个阴极发光峰(在-0.62V),在Pt电极上呈现2个阳极发光峰(在0.49V、0.75V)。结合CV、一阶微分伏安、Cl  相似文献   

10.
在恒温(170~190℃)热处理过程中,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填充聚苯乙烯(PS)熔体发生动态模量逾渗(DMP)行为,且该行为服从时-温叠加(TTS)原理.MWCNTs体积分数(φ)低于逾渗阈值(φc)时,填充熔体在恒温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类液行为,热处理对MWCNTs分散状态无显著影响,动态储能模量(G')与动态损耗模量(G″)活化能(EG'与EG″)分别高于、低于PS黏流活化能(Eω),而与PS熔体恒频动态模量活化能相一致;φ>φc时,热处理促成MWCNTs进一步团聚,填充熔体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类液-类固转变,EG'与EG″均低于Eω,而动态逾渗时间活化能(Et'与Et″)显著高于Eω且随φ增高而增大.在逾渗转变区,EG'与EG″发生不连续变化.PS/MWCNTs复合体系的恒温依时DMP行为与MWCNTs聚集所导致的三维弹性网络的形成密切相关,PS大分子终端松弛不是决定DMP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加工工艺对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填充聚苯乙烯(PS)复合体系导电逾渗与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转速、短时间混合有利于VGCF形成较为完善的逾渗网络结构,其复合体系逾渗阈值低、导电性能好.使用作者提出的两相模型描述VGCF/PS复合体系的流变特性,发现低转速、短时间(30 r/min、5 min)混合条...  相似文献   

12.
三元体系La(NO3)3—Gly—H2O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了三元体系La(NO3)3-GlyH2O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的折光指数。报道了三元体系中生成的三元配合物:La(Gly)2(NO3)3.2H2O和La(Gly)4(NO3)3.H2O。用熔点、红外光谱及热分析测定了各配合物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在0.01mol/LCTAB体系中,以F-为掩蔽剂、苯芴酮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食品中Ge-132含量,最低检测限0.054μg/mL;线性范围0.54~27.14μg/mL;回收率96.3%~101.5%,并确定了Ge-132摩尔吸收系数(ε)3.39×104。用本法测定了康寿茶、矿泉水和博士奶中Ge-132含量,灵敏度高、重现性和准确度好。用盐酸化本体系,研究了二氧化锗(Ge~(4+))的含量测定,其最低检测限0.021μg/mL;线性范围1.0~21.0μg/ml;回收率95.8%~102.8%,Ge-132不干扰。饮料食品中同时存在Ge-132和Ge(4+)时,本体系可分别测定两者含量。  相似文献   

14.
稀土改性钛酸铅微粉的水热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热法合成了几种稀土(La,Pr,Nd,Sm,Eu)和锰掺杂改性的钛酸铅(PbTiO3,简称PT)陶瓷微粉,研究了掺La和Mn的PT固溶体的四方(铁电)相与立方(顺电)相之间的相变,掺杂La(x(La)=0.04)和Mn(y(Mn)=0.01)的PT固溶体的居里温度大约为400℃,测定了稀土掺杂量(x=0.04~0.08)与其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随La掺杂量的增加,PT固溶体的d33增大,g3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Ba0.95Ce0.90Y0.10O3-α固体电解质,测定了该固体电解质高温(600~1000℃)下的氢的电化学透过(氢气泵)速度。结果表明,该固体电解质在本实验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质子导电性,其质子迁移数为0.8~1,在600~700℃的较低温度下,几乎显示纯粹的质子导电性  相似文献   

16.
陈甚娜  王珊  耿丽娜  张建军 《化学通报》2022,85(12):1517-1522,1482
纳米载药脂质体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是其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文章采用薄膜旋转蒸发法-超声法制备了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RES-Lip),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并考察RES-Lip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通过电导法测定了RES-Lip的相变温度(Tm),及其在凝聚过程的凝聚速率常数(Kco)和表观活化能(Eco);采用动态透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RES-Li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RES-Lip为球形囊泡结构,粒径小于100 nm;RES-Lip的相变温度为64℃;凝聚速率常数Kco随体系温度升高而升高;表观活化能Eco为86.056 kJ/mol;RES-Lip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降解的表观活化能Ea为59.3157 kJ/mol,降解过程是吸热、自发、熵增过程。本实验制备得到的RES-Lip在4℃、pH=7.40的条件下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苯乙烯(S)这两种不同极性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嵌段共聚和无规共聚,得到了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近,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和无规共聚物.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和单体转化率成比例增加,多分散性指数变化不大.用1H NMR法测定共聚组成,Kelen Tudos法计算竞聚率.得到rSt=091,rBMA=032.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2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微凝胶在水中的体积相变2.1理论部分凝胶体积相变热力学:聚合物凝胶的溶胀和蜷缩可以用膨胀因子α=(V/V0)1/3=(ΦT/ΦΘ)1/3来表征,其中ΦΘ的ΦT分别是温度Θ和T下凝胶网络的体积分数。在平均场理论中,中...  相似文献   

19.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树脂制备及其静态交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氢溴酸美沙芬(DM)、盐酸伪麻黄碱(PE)、盐酸苯丙醇胺(PM)作为模型药物,以001×7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药物载体,在静态条件下,考察了该树脂与上述药物的交换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25℃时树脂与DM、PE和PM的反应速率常数k(min-1)分别为1.041×10-3±2.56×10-5,2.290×10-2±1.24×10-4,2.40×10-2±1.02×10-4,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反应活化能Ea(kJ/mol)分别为50.26,21.68,20.83;在25℃反应达平衡时,表观交换反应平衡常数Ke分别为3.235±0.252,3.680±0.214,4.51±0.328;其自由能变化ΔG°(kJ/mol)分别为-2.909±0.0205,-3.228±0.0181,-3.732±0.0127,表明交换反应是自发的;反应热ΔH°(kJ/mol)分别为88.44±5.548,48.29±3.214,48.66±3.158,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激光光散射和光学显微镜方法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系不稳相分离过程最大散射强度I_m(t,T)和相应波矢q_m(t,T)随时间变化规律及相区的逾渗结构.实验结果表明:I_m(T,t)和q_m(t,T)与时间t满足简单的标度关系I_m(t,T)~t~β,q_m(t,T)~t~(-α),且标度关系β=3α成立.揭示了相态结构的分维特征.给出了计算相态结构分维数的简便方法,其分维数D值约为1.64±0.03.与逾渗模型给出的D值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