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冲绳海槽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冲绳海槽是一个弧后盆地,具有过渡性构造单元的特点:地壳厚度减薄,构造活动剧烈,地壳热流值高等,地震调查表明,海槽内发育三套不同环境下的岩层:A,B,C层,A层代表更新—全新统,北部薄南部厚;B层代表上新统,北厚南薄;C层为“声波基底”,中新世末—上新统初发生海槽运动Ⅰ幕,是冲绳海槽的莫基构造幕,上新世末发生海槽运动Ⅱ幕,是冲绳海槽的统一和扩张幕,冲绳海槽的形成经历了深部物质的拱顶期,地壳的裂陷期和岩浆溢出推挤两侧岩体的扩张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丰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提出了中国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丰度表,指出中国浅海沉积物是中国大陆沉积物在大陆架海底的再分布,是“海洋化的大陆沉积物”;基于元素丰度比较,中国浅海、半深海冲绳海槽、深海西太平洋三者具有不同的沉积地球化学作用;并在冲绳海槽发现的Hg异常,可作为现代海底热水效应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3.
几种非金属矿物对硫化氢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些非金属矿物具有吸附性[1 5]。本文测试了硅藻土、浮岩、沸石和麦饭石等非金属矿物的主要理化性能,研究了上述矿物在不同条件下对硫化氢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剂粒度、用量、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及吸附机理。在适当的条件下,各种材料对硫化氢的吸附率均能达到90%;吸附能力依次为硅藻土>麦饭石>沸石>浮岩。1 实验部分1 1 材料和试剂采集原矿标本硅藻土(抚松露水河)、浮岩(长白山天池)、麦饭石(长白山遥林)、斜发沸石(长春市净月潭),经粗选、粉碎、制备成不同粒径的吸附剂。X荧光光谱仪(PW140/10型,荷兰)和等离子直读光谱…  相似文献   

4.
马里亚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和热液硫化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马里亚纳海槽海底热液活动和热液硫化物产状及矿物化学特征,探讨了存在的高温和中低温热液产物的矿物相及其赋存形式,认为是一种有别于大洋中脊和深断裂带的规模较小的海底热液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5.
马里亚纳海槽热液硅质烟囱上的自生绿脱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马里亚纳海槽热液硅质烟囱上自生绿脱石的矿物学和化学特征,并根据其产状对其形成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它是在构成烟囱外壁的非晶质氧化硅沉淀后,由于热液物化条件改变而在低温、氧化条件下从热液中直接沉淀形成的一种二八面体2:1型膨胀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6.
Jaspine B,又称为pachastrissamine,是从冲绳海绵Pachastrissa sp和Jaspis sp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存在的脱水植物鞘氨醇衍生物,其异构体2?epi?jaspine B对鞘氨醇激酶和肿瘤细胞系具有强效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2?epi?jaspine B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其...  相似文献   

7.
西秦岭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沉积演化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西秦岭东部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层序的研究,将其划分为下层段的碳酸盐缓坡型静海细粒沉积和上层段的碳酸盐陡坡型半深海-深海沉积。文中重点对上层段进行了剖析,共综合出5种相组合,它们在垂向上构成4個向上变薄变细的巨旋回,每一个巨旋回代表一次张裂断陷事件后沿断崖陡坡向盆地堆积的沉积柱,记录了西秦岭海槽在早三叠世逐渐裂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海域更新世晚期的藻类、孢粉组合与古环境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国东部海域距今70000-12000年沉积的孢粉、藻类化石,自下而上发现了三个孢粉、藻类组合带。Ⅰ带反映气候寒冷,海面下降,东部海域陆架部分出露成为“陆架平原”,平原上杂草丛生,湖沼众多,湖沼中生长着丰富的盘星藻、双星藻等淡水藻类,陆缘山地覆盖着以冷杉、云杉、松为主的暗针叶林。Ⅱ带气候转暖,海面回升,东部“陆架平原”复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海域中有种类繁多的硅藻及甲藻、硅鞭藻等生长,陆缘山地演变为以松、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Ⅲ带气候又一次变冷,东部陆架再次出露成陆,地理景观和Ⅰ带大致相似,古黄河、古长江穿越陆架平原而汇入冲绳海槽。  相似文献   

9.
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秋霞 《化学教育》2009,30(7):66-67,72
化学实验室是全面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基地。 我院2002年建立了设备比较先进的化学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并进行了科学化的管理,规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有关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化学教学任务。在实践中。采取:固定优秀代课教师兼管,勤工助学学生帮忙的管理办法,既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技能,且协调了各种关系,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单组分非理想气体,推导了它的逸度因子的微分方程式。对多组分非理想气体,推导了各组分逸度因子满足的微分方程式,定义了一个总逸度因子,并找到了总逸度因子和各组分逸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样,对非理想溶液,推导了各组分活度系数满足的微分方程式,定义了非理想溶液的总活度系数,并找到了两者满足的关系。最后分析了逸度因子和活度系数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标准化的教学大纲更加突出了专业适用性,关联了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和考核评定,增加了考核量化指标与课程持续改进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大纲的构建为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有利于缩小不同教师教学的差异性,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建立可持续完善的工程类实验教学标准体系提供了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构建了无机化学微信平台。介绍了构建平台必需的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的建立过程和方法。分析了无机化学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讨论了无机化学微信平台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了师生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PFW欧版反击式破碎机,由于该机采用了重型转子装置,取得了较好的破碎效果。该破碎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快捷。与传统反击式破碎机相比,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了耐磨件的更换时间,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际教学情况,设计实施了共聚反应单体竞聚率测定的设计性教学实验,并以核磁共振的方法进行结果测定。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温度变化对竞聚率影响的实验方法,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抽象理论实际化,让学生初步建立起抽象与具体的联系,并且充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在增加了实验趣味性的同时也优化了教学方式和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熊言林  黄萍 《化学教育》2008,29(5):24-26
记录了一堂化学公开课的评课情况。这次评课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突出了科学探究,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彰显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这次评课,促进了化学老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有利于新课改相关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对纯镍及其表面离子注钇样品在100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和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观测。研究表明离子注钇极大地提高了金属镍的抗氧化性能。此外,用声发射(AE)技术研究了氧化膜/基体界面上缺陷的分布情况,并用激光拉曼(Raman)谱对注钇引起的膜内应力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离子注钇降低了NiO氧化膜的生长速率,减小了表面NiO的晶粒尺寸,降低了膜内压应力水平。同时,离子注钇还减小了氧化膜/基体界面缺陷的平均尺寸和数目,因此,极大地提高了镍表面NiO氧化膜的粘附性和保护性。  相似文献   

17.
系统梳理了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已有研究,分析了电离、离子反应内容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进而确立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教学论问题并进行了阐述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化学1模块电离、离子反应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杜鹃花科植物有毒成分的电子结构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INDO方法, 对由杜鹃花科植物中提取分离的九个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得到了分子轨道波函数等多种电子结构信息, 并计算了这些化合物活性部位的分子静电势, 得到了静电势图。用分子图形技术与药理性质相同的其它生物碱类毒素进行了空间结构比较。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特征和活性部位, 讨论了作用机理及电子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国镇 《化学教育》2006,27(4):19-20,24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的体制。学校在课程上有了部分的决策自主权,校本课程的开发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已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如何盘活教学资源,开发优质的校本课程,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MP2(FULL)/6-31G(d)方法从动力学计算上探讨了CH自由基与NO~2反应的可能途径,找到了反应物,中间体及产物之间的能量通道和过渡态,报道了它们的构型、电子态及能量。并通过频率分析和IRC方法对所有的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求出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在以前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可能的反应通道进一步作了动力学分析,找到了反应主产物通道的分支比,与实验得到的分支比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