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分析现行苏教版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从教学实际的角度,科学地设计出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方案.该设计将2项实验组合在一起,较好地实现了操作简单、现象对比明显、原料节约、原理展示清晰、绿色环保和有效调控的创新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晋凯 《化学教育》2016,37(11):57-60
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互动答题系统,选用比表面积极大的新材料--电池级泡沫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完全密闭装置来完成硝酸和铜的反应,分析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产物,探究浓硝酸和铜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整个过程十分安全,现象明显,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极高。  相似文献   

3.
朱建兵  于永民 《化学教育》2015,36(15):52-53
利用常见化学仪器滴瓶设计系列化学实验——钠与乙醇反应、铝与NaOH溶液反应、铜与浓、稀硝酸反应以及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等,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约, 便于携带, 易于操作, 现象明显, 无污染, 也为教学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润 《化学教育》2018,39(7):63-65
使用大试管、胶头滴管、Y形导管等改进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在完全密闭条件下进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尾气处理方便安全,零污染。  相似文献   

5.
林永盛 《化学教育》1988,9(2):33-33
在高中化学课本中,有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书中讲的是用小铜片与硝酸反应。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尽管所用铜片很小,反应后铜片仍有剩余,现在我们只用一根比试管长些的铜丝,头上略加弯曲一下(防止戳穿试管底)。先在试管中加入半毫升稀硝酸,随即把此长铜丝插入硝酸中,当看到反应已明显发生,溶液已变成蓝绿色,试管下部已充满 NO2但还未从试管口逸出时,就把铜丝从浓硝酸中取出洗净,反应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6.
李林山 《化学教育》2008,29(5):73-73
[问题由来]教材对卤素离子的检验只要求用稀硝酸,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浓度,拿了1瓶浓硝酸取一定量稍微稀释了一下就去做实验,在实验中竟然出现异常现象.由此提出卤化银能否与浓硝酸反应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铝与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索及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美凤 《化学教育》2001,22(12):35-36,22
问题的提出铝与酸、碱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当学生将铝片分别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盐酸、稀硝酸、稀硫酸反应时 ,发现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较快 ,有大量的气体产生。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次之 ,但放置片刻后仍然可观察到有大量的气体产生。与稀硫酸、稀硝酸几乎不反应。这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 ,又能与碱反应 ;单质铝也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相悖。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实验现象 ?如何让学生弄懂事实真相呢 ?2 实验的探索表 1 不同条件下铝与酸反应的实…  相似文献   

8.
硝酸与石蕊试液反应本质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酸与石蕊试液的反应曾经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硝酸的性质实验之一,此内容也多次在高中生近年来的化学试题中出现,而硝酸与石蕊试液的作用情况比较复杂,其一是石蕊试液与稀硝酸和浓硝酸的反应现象不相同;其二是在不同温度下石蕊试液与浓硝酸反应的现象也不完全相同。室温下将紫色石蕊试液滴人稀硝酸中,溶液立即变为红色,微热之,无明显变化发生;而室温下将紫色石蕊试液滴人浓硝酸中,溶液的颜色会由红色变为橙色,最后变为黄绿色,并伴随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此实验现象,有的教师解释为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石蕊试液与浓硝酸作用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逸出的红棕色气体是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二氧化氮。而稀硝酸的氧化性弱于浓硝酸,在此仅表现出酸性,因而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与石蕊试液作用是否主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黄绿色产物是什么物质?针对上述疑问,我们进行了反复研究,大量实验事实说明,浓硝酸与石蕊试液在发生酸色反应后,主要发生的是硝化反应,同时伴随有硝酸的分解反应,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9.
刘怀乐 《化学教育》2015,36(7):61-64
介绍中学化学实验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明矾和绿矾净水实验,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实验,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的检验,蛋白质与硝酸的反应,水的硬度,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中关于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我认为有不够科学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化学教育》2014,35(9):67-70
深度开发化学探究性实验资源,将有助于解决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化学探究性实验资源二度开发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原则;化学探究性实验资源开发的策略,包括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课外实践和习惯性实验操作中开发。另外,还给出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和“三氯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探究案例。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第二册第12页,铜与稀、浓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硝酸后再用无色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这期间时间间隙短,气体易外泄而引起污染教室空气,且实验完成后处理袋内的气体过程中仍会造成污染,为此,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以下改进。仪器:A、B为相同型号的具支试管和普通试管,C为2 0mL塑料注射器,内装10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D为2 0mL玻璃注射器,内装10mL空气。操作及实验现象:向具支试管中加入1mL~2mL浓硝酸,当红棕色二氧化氮升至将近支管口2cm处时向上将铜丝刚好提离浓硝酸液面,此时,铜…  相似文献   

13.
铅与硝酸的反应比较复杂,在无机化学教材和相关资料中对铅与硝酸反应的阐述不一致,这将不利于学生在无机化学学习中对铅的基本性质的掌握。针对无机化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探究了铅与硝酸反应的条件以及硝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铅与硝酸反应的影响,并考查了硝酸铅在不同浓度硝酸中溶解度的变化,利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铅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明确了铅易溶于稀硝酸而在浓硝酸中溶解度小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杨頔  靳红旗  于善亮 《化学教育》2014,35(11):77-78
针对铜与浓硝酸的反应,阐述了实验装置的绿色化设计,通过控制条件使反应溶液呈现绿色和蓝色的变化,并挖掘实验中的化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王志纲 《化学教育》2020,41(7):82-85
浓硝酸和铜反应的溶液为草绿色,说法较多,还存在疑问。通过大量的实验,认为主要是NO2和水反应生成的亚硝酸,再结合铜离子生成铜的亚硝酸化合物,使溶液呈绿色。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对 5价氮的氧化性有较深刻的认识,如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而对-3价氮元素的还原性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教材中只介绍了工业上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没有可演示的实验。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对-3价氮元素的还原性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  相似文献   

17.
硝酸与铝直接制取氢气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硝酸与铝直接制取氢气的实验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实验发现,室温下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与经去膜并用氯化汞溶液处理过的铝箔作用可产生氢气。进一步研究显示硝酸的最高浓度为1.6 mol/L,产生氢气最快时的硝酸浓度为0.07 mol/L;未经氯化汞溶液处理过的铝箔与稀硝酸作用几乎检测不到氢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邓遗根 《化学教育》1995,16(5):39-39
中学教材以钢与硝酸的反应来验证硝酸具有氧化性。其方法是:在放有钢片的两个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19.
伍强 《化学教育》2019,40(5):95-96
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梅猷测定空气组成实验:利用铁与稀硝酸反应制备出一氧化氮,并将一氧化氮收集在倒置于水面的烧瓶中,使其与瓶中的氧气和水反应,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何隆华 《化学教育》2003,24(6):37-38,42
看了 2 0 0 1年第 12期《化学教育》上发表的“铝与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索及理论研究”一文后 ,我认为该文作者关于铝和浓、稀硝酸及稀硫酸在常温下作用情况的表述欠慎重。我在该问题的实验研究中所看到的事实和得出的结论与该文有很大的出入 ,即铝表面的氧化膜即使不除去 ,常温下 ,它也能和浓、稀硝酸及浓、稀硫酸起反应 ,直至铝全部消耗完为止 ;不仅如此 ,铝和浓、稀硝酸在常温下作用时 ,还会展现出绚丽的色彩变化 ,让人感受到极为难得的审美享受。这一情况不仅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也和许多大学无机化学教科书及工具书对铝的性质的叙述相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