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氟离子对乳酸-丙酮-Mn~(2+)-BrO_3~--H_2SO_4化学振荡反应的周期和振幅有显著的影响,F~-的浓度在8.00×10~(-5)~1.00×10~(-3)mol·L~(-1)范围内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_p和振幅的改变值△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动力学分析测试体系。获得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_(in)、E_p分别为55.71 kJ·mol~(-1)、67.41 kJ·mol~(-1),探索了该振荡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氟离子对乳酸-丙酮-Mn2+-BrO-3-H2SO4化学振荡反应的周期和振幅有显著的影响,F-的浓度在8.00×10-5~1.00×10-3 mol·L-1范围内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p和振幅的改变值△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动力学分析测试体系.获得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in、Ep分别为55.71 kJ·mol-1、67.41 kJ·mol-1,探索了该振荡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氟离子对乳酸-丙酮-Mn2+-BrO-3-H2SO4化学振荡反应的周期和振幅有显著的影响,F-的浓度在8.00×10-5~1.00×10-3 mol·L-1范围内与振荡反应周期的改变值△tp和振幅的改变值△H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的动力学分析测试体系.获得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Ein、Ep分别为55.71 kJ·mol-1、67.41 kJ·mol-1,探索了该振荡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四氮杂大环四烯镍(Ⅱ)配合物[Ni(TIM)](ClO4)2为催化剂,柠檬酸为有机底物的硫酸环境的新型的B-Z振荡反应体系。讨论了不同浓度的溴酸钠、硫酸、柠檬酸对振荡周期(tp)、振幅(A)、振荡次数(n)的影响,发现振荡周期tp与溴酸钠、硫酸、柠檬酸的浓度有关,关系表达式:tp(s)∝C0-2.003(NaBrO3)C0-2.881(H2SO4)C0-3.16(Citric acid)。研究了各种还原剂、自由基抑制剂、Ag+、Hg2+对该振荡反应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种以钌(Ⅱ)-联吡啶[Ru(bpy)2+3]为催化剂的B-Z化学发光振荡新现象. 研究了B-Z化学发光振荡反应的影响因素, 并对体系的UV光吸收振荡进行了对比研究, 探讨了化学发光振荡反应的可能机理. 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化学发光振荡是由于氧化态的钌(Ⅱ)-联吡啶被振荡反应过程中的强还原性中间体还原所引起的, 化学发光振荡随时间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阿莫西林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阿莫西林的加入明显地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即对振荡体系产生扰动,且阿莫西林的浓度分别在1.5×10-5~2.4×10-3mol/L和4.7×10-5~4.8×10-3mol/L范围内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和振幅改变值ΔA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2和0.9846,同时结合FKN机理,初步探讨了阿莫西林扰动B-Z振荡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非缓冲体系的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亚氯酸盐-硫代硫酸盐反应体系在非缓冲条件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在开放体系中反应的pH值和Pt电位存在准周期振荡分叉和混合模式振荡分叉通向混沌的过程,且pH峰与Pt电位峰反相位.当与起始浓度比相对较小时,随着流速的逐渐升高,体系的pH值和Pt电位从简单的小振幅振荡(S)经过准周期振荡分叉到混沌,最后回到简单大振幅振荡(L);而当与起始浓度比相对较高时,随着流速的降低,体系的pH值和Pt电位出现LS1、LS2、LS3…LSn的混合模式振荡,并在每对(LSn、LSn+1)振荡区间发现了LSn、LSn+1随机出现的非周期振荡行为.运用硫价态变化的一般动力学模型,模拟出了反应体系的混合模式振荡及非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海洛因对Belousov Zhabotinsky(B Z)振荡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海洛因的加入明显地改变了振荡体系的周期和振幅 ,即对振荡体系产生扰动 ,扰动的浓度范围为 1.8× 10 -8~ 2 .1× 10 -3 mol/L ,且海洛因的浓度分别在 3.8× 10 -6~ 2 .8× 10 -5mol/L和 0 .9× 10 -6~ 2 .9× 10 -5mol/L范围内与振荡周期改变值ΔT和振幅改变值ΔA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31和 0 .974 6。据此 ,建立了测定海洛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18种氨基酸及一种氨基酸酯的盐酸盐对 BZ 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中以邻-菲罗啉亚铁离子为催化剂,其结果见英文表格。这19种氨基酸按其反应特点可以分为四类:(1)甘氨酸和其它烷基取代的天然氨基酸对 BZ 反应没有什么影响。(2)含硫元素的α-氨基酸使 BZ 反应的振荡周期加长,振幅加大,寿命变短。(3)具有吸电子基团取代的α-氨基酸使 BZ 反应的振荡周期缩短,振幅减少,寿命较短。(4)酪氨酸可加强 BZ 反应的振荡。甚至丙二酸不存在时也可进行化学振荡。作者还用不同的氨基酸代替丙二酸在 Mn~(++)和邻-菲罗啉亚铁离子的作用下研究 BZ 反应的化学振荡。上述(1)中的氨基酸、谷氨酸和赖氨酸均可发生5~6次的化学振荡。天冬氨酸和酪氨酸可以发生较长时间的振荡。其它氨基酸则不易发生振荡。  相似文献   

10.
盐水振荡与液膜振荡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增大盐水振荡产生的电势差,并使盐水振荡可逆,该文将液膜振荡与盐水振荡耦合,组成一个耦合的振荡器.实验结果发现:(1)由于两振荡器耦合形成共振,所以此耦合振荡器的振幅明显增大; (2)耦合后的化学振荡器变为可逆振荡器.耦合振荡机理如下:扩散过程中形成的缔合物存于油相,难溶于水,通电后缔合物发生解离,因此造成反扩散,形成可逆振荡,且可逆程度及逆反应产生的电势差(即振幅)大大提高,扩展了盐水振荡在二次电池开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SO_2水溶液的光催化选择氧化和氢转移王增华,洪剑斌,庄启星(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关键词二氧化硫,光催化,选择氧化,氢转移,光溢流以一定pH的SO2水溶液为反应液、Pt/Cds为光催化剂,在封闭体系中用可见光辐照进行选择氧化反应:以自?..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了ZnO·WO3悬浮水溶液中污染物SO2的可见光催化氧化并建议通空气处理较高浓度的SO32-扩水溶液。含0.15mol/LSO32-水溶液可见光照2h可将SO32-基本上光催化氧化成SO42-。对这光助SO32-自发氧化反应中可能平行存在的自发、多相催化、光化学和光催化等反应进行实验对比;筛选出克分子比0.5ZnO·WO为最佳掺杂配比;考察了光催化剂热处理、空气流量、pH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出pH7.5为最佳值;太阳光催化SO32-氧化速率比室内实验更快,展现了利用太阳能于环保的应用前景,对所有实验结果都给以理论解释,并提出一个较详细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浸渍法,通过Ce~(3+)、Ti~(4+)和浓硫酸磺化反应对多壁纳米碳管进行了改性处理,制备了Lewis酸型固体酸催化剂Ce~(3+)-Ti~(4+)-SO_4~(2-)/MWCNTs,并采用透射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表征。以Ce~(3+)-Ti~(4+)-SO_4~(2-)/MWCNTs为油酸与甲醇经酯化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2∶1,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为1%,反应温度为65℃,反应5 h,油酸转化率为93.4%。催化剂Ce~(3+)-Ti~(4+)-SO_4~(2-)/MWCNTs在重复使用八次后,油酸的转化率仍为80.8%,由此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因为,纳米碳管的C 1s结合能较一般炭材料低,使得电子在其管状结构中的流动和逃逸非常容易,从而有助于负载于纳米碳管之上的活性组分之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最终促使Ce~(3+)和Ti~(4+)分别与SO_4~(2-)形成稳定的配位键,增大催化剂的晶化程度,并使SO_4~(2-)与纳米碳管结合的更加牢固,增强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减少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流失。最后,由于SO_4~(2-)与Ce~(3+)的强相互作用,在不增加纳米碳管表面缺陷的情况下,改变了Ti~(4+)-SO_4~(2-)中表面原子的化学状态,使得S~(6+)离子和Ti~(4+)离子的吸电子能力增加,使催化剂以Lewis酸性活性位为主,避免了SO_4~(2-)/MWCNTs因为以Brnsted酸位为主,而在富含水的反应介质中,由于水合反应而降低其催化活性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Fe(OH)_3和Fe_2O_3。通过硫酸化处理得到SO_4~(2-)/Fe(OH)_3和SO_4~(2-)/Fe_2O_3两种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反应,研究了SO_4~(2-)功能化处理对Fe_2O_3催化剂上NH_3-SCR脱硝性能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与纯的Fe_2O_3相比,硫酸化处理得到的催化剂上SCR活性得到显著提升;其中,SO_4~(2-)/Fe(OH)_3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50-450℃时NO_x转化率高于80%,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抗H_2O+SO_2性能。XRD、Raman、TG、FT-IR、H_2-TPR、NH_3-TPD和in situ DRIFTS等表征结果显示,硫酸功能化处理能抑制Fe_2O_3的晶粒生长,同时SO_4~(2-)与Fe~(3+)结合形成硫酸盐复合物,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的数量和酸强度,抑制了Fe_2O_3上的氨氧化反应,从而提高了其脱硝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复杂水盐体系存在稳态和介稳固液相平衡以及复杂的成盐规律。为了解固液平衡状态下液相的结构特征,本文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并结合高斯-洛伦兹去卷积分峰拟合程序对Na+, Mg2+//SO42-, Cl-, H2O四元体系及其二元和三元子体系中ν1-SO42-的离子缔合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O42-在Na2SO4-H2O体系存在自由态SO42-和SO42-离子簇两种结构,在MgSO4-H2O, MgSO4-MgCl2-H2O及Na+, Mg2+//SO42-, Cl-, H2O等含镁体系中,还有Mg2+-H2O-SO42-和Mg2+-OSO32-两种缔合结构。在二元和三元体系中ν1-SO42-的离子缔合结构以自由态SO42-为主,随着SO42-离子总浓度的变化,上述四种结构所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Na+, Mg2+//SO42-, Cl-, H2O四元体系在NaCl减少及等温蒸发过程中,自由态SO42-结构比例逐步降低, Mg2+和SO42-相结合形成Mg2+-H2O-SO42-或Mg2+-OSO32-结构的机会增多,在复盐区还会形成SO42-离子簇结构。由此判断溶液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是导致介稳现象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相关分析表明:SO42-的浓度和耶涅克指数Jν1-SO42-峰的峰强度和峰面积存在正相关关系, Mg2+浓度是影响ν1-SO42-峰中四种缔合结构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Ti4+ ion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VO43- substituted Li3Fe2(PO4)3 by sol-gel method. Simultaneous substitution of Ti4+ for Fe3+ and VO43- for PO43- in the Li3Fe2(PO4)3 resulted in a net improvement in the rate capability and cycling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Ti4+ or VO43- substituted compound.  相似文献   

17.
六聚钨酸与十聚钨酸在溶液中的相互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六聚钨酸和十聚钨酸在溶液中的相互转化过程,鉴定了相互转化的产物,测定了转化反应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还考察了酸度、温度及水对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稀土硼酸盐的结构及其真空紫外(VUV)荧光性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稀土硼酸盐在真空紫外(VUV)波段的吸收与化合物中硼酸根离子的结构有关,扩展Hückel计算表明,硼酸根离子中的B-O成键轨道与B-O反键轨道能量差按BO45->B2O54->BO33->B3O99-顺序减小,这与VUV激发光谱的实验结果一致,表明VUV激发过程对应于电子从B-O成键轨道向反键轨道的跃迁.  相似文献   

19.
高酸值生物柴油原料甘油酯化脱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了Al改性固体酸催化剂SO42-/ZrO2,考察了催化剂在甘油酯化脱酸制备生物柴油原料反应中的催化活性、重复利用性和再生性能,并对使用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添加适量Al(1%,以Al2O3的质量分数计)不但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还改善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性和再生性能。添加Al使ZrO2上SO42-的量增加,SO42-结合强度增强,减少了在酯化脱酸反应过程中SO42-的流失。在SO42-/ZrO2-Al2O3催化剂用量为7%、甘油与酸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为140 ℃、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1%以上,可将高酸值油脂的酸值从31 mgKOH/g降低到2.8 mgKOH/g以下,可满足生物柴油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流化床管式炉中,通过对废山茶油壳进行高温炭化处理制备了一种碳基材料。以该碳基材料为载体,并对其进行稀土金属离子钕和硫酸磺化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SO_4~(2-)/Nd_2O_3/C。对制备而成的催化剂进行了多种物理化学表征分析,并以其为经甲醇和油酸酯化反应来合成生物柴油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醇和油酸物质的量比为2∶1,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为2%,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90℃,油酸的转化率为96.70%。催化剂经循环使用三次后,油酸的转化率仍高达86.74%。高催化活性可归因如下:由于Nd、O、S元素的电负性分别为1.14、3.44和2.58,因而Nd易向O和S元素的2p空轨道提供孤对电子,使Nd~(3+)与SO_4~(2-)之间形成稳定的配位键。并且,由于S=O键具有强吸电子作用,而导致了与SO_4~(2-)配位的Nd~(3+)所产生的静电场增大,当有水(强配体)存在时,可使SO_4~(2-)/Nd_2O_3/C催化剂呈现出强Brnsted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