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酸是生命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细胞膜骨架的主要成分。该文对脂肪酸的分类、分离方法、质谱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述,并对其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归纳,从而为深入认识脂肪酸参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希越  明明  连丽丽  张浩  娄大伟 《色谱》2020,38(2):250-254
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的拟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大米中脂肪酸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6种脂肪酸,并研究了不同大米中脂肪酸的轮廓差异。以提取到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为评价指标,比较了6种提取方法及4种提取溶剂对脂肪酸提取效率的影响。将该方法用于5种不同大米(稻花香、吉星、金浪子、农大、状元)中脂肪酸的分析,发现稻花香大米中脂肪酸轮廓与其他4种均有较大差异;而金浪子与农大、状元间脂肪酸差异也较大,与吉星脂肪酸轮廓较为相似。该方法简单,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可为大米品质和营养价值改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赵跃华  王大鹏 《应用化学》2022,39(8):1274-1284
合成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NH_(2)-PEG-GO),利用界面张力仪研究了脂肪酸质量浓度、NH_(2)-PEG-GO质量浓度以及脂肪酸链长度对于NH_(2)-PEG-GO与脂肪酸在水-油界面共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_(2)-PEG-GO与脂肪酸共同存在于液相且质量浓度较低时,此时的水-油界面张力值要明显低于体系中只添加NH_(2)-PEG-GO或脂肪酸时的张力值。脂肪酸的链长越长,NH_(2)-PEG-GO与脂肪酸共吸附降低界面张力能力越强。由于相对于NH_(2)-PEG-GO,脂肪酸尺寸较小,所以初期的界面张力降低由脂肪酸吸附引起,而且,脂肪酸在水-油界面的吸附能够吸引NH_(2)-PEG-GO向界面扩散,表现出吸附的协同效应。而在吸附后期,界面张力降低现象由NH_(2)-PEG-GO主导,NH_(2)-PEG-GO与脂肪酸之间存在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4.
王西奎  金祖亮  徐晓白 《色谱》1992,10(2):92-94
细菌细胞脂肪酸是与细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的重要组分,1963年Able等首次提出利用GC测定细菌细胞脂肪酸,为从分子水平探讨细菌生物学特性开辟了新的途径,现GC已成为细菌细胞脂肪酸分析测定的重要手段。以往的研究均是将脂肪酸转化为相应的甲基酯后,与脂肪酸甲酯标样的GC保留时间对照或以GC-MS定性。本文利用Kovats保留指数和Lee指数结合GC-MS,分析研究了细菌中常见的脂肪酸,探讨了利用Kovats保留指数和Lee保留指数定性的可行性,并以上述保留指数为定性的依据,分析鉴定了多种细菌的脂肪酸组成。 实验部 (一)主要仪器、试剂 GC-5890气相色谱仪,配有3392A积分仪(美国HP公司)。 VG-7070E-HE GC-MS仪,联有DS11/250数据  相似文献   

5.
冯薇荪  汪孟言 《色谱》1989,7(4):249-251
脂肪酸-醇-煤油混合液是一种有色金属萃取剂,它已被一些工厂用来提取矿石中的稀土元素。其作用原理是萃取液中的脂肪酸与矿石中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的稀土元素作用,从而使与矿石的其他成分分开。萃取液中的脂肪酸可循环使用,醇和煤油作为助溶剂,脂肪酸是萃取液中的主要成分。一般说来,由于自然消耗在循环使用中需在萃取液中补加适量的脂肪酸,以保证萃取效率,这经常是以萃取液的酸值来监控。可是每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酸值下降很快,以致不能认为完全是由于自然消耗而造成,为了探索这种萃取效率陡然下降的原因,我们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这种混合萃取液在使用前后的组成变化,发现这种使用过的萃取液中,除了原来的脂肪酸、醇、煤油三组分以外,还有相当量的第四组分。我们辅之以硅胶柱色谱分  相似文献   

6.
脂肪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饱和及不饱和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一级产物为脂肪酸氢过氧化物(Hydroperoxides)。这类物质是脂肪或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与人体器官退化和血管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也是衡量食品是否变质的一个标准。因此,脂肪酸氢过氧化物的研究已引起多方关注;Chan,Aoshima,Funk和Matsuda等都曾利用酶催化氧化或自动氧化的方法对亚油酸和亚  相似文献   

7.
刘文媛  贾伟  吴婷  张春晖  李侠  陈雪峰 《色谱》2016,34(11):1113-1119
利用气相色谱(GC)技术,采用酸水解提取脂质,比较了6种甲酯化法(乙酰氯-甲醇法、H2SO4-甲醇法、HCl-甲醇法、KOH-甲醇法、KOH-甲醇+H2SO4-甲醇法和KOH-甲醇+HCl-甲醇法)对脂肪酸测定的影响,优选牦牛骨中脂肪酸测定的最佳方法。37种脂肪酸标准样品在0.28~25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除C4:0外)。碱酯化法和酸碱结合法几乎无法测出牦牛骨中的脂肪酸,其测得的总脂肪酸含量小于0.20 g/100 g。乙酰氯-甲醇法测得的总脂肪酸含量(13.61 g/100 g)显著高于H2SO4-甲醇法(总脂肪酸含量为11.68 g/100 g)和HCl-甲醇法(总脂肪酸含量为3.18 g/100 g)测得的结果。乙酰氯-甲醇法和H2SO4-甲醇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27%~8.60%和0.34%~2.64%,两种方法中脂肪酸的回收率为83.06%~105.54%。结果表明,酸水解-乙酰氯-甲醇法是牦牛骨中脂肪酸测定的最佳方法。C18:1n9c、C16:0、C18:0和共轭亚油酸(CLA)是牦牛骨的主要脂肪酸,其总和达脂肪酸总量的85%以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约为1:2。牦牛骨中脂肪酸的研究为骨资源脂质的有效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D-异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抗坏血酸(VC)高级脂肪酸酯,是一类新型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被广泛用于油脂、食品、医疗卫生、化妆品等领域。D-异抗坏血酸(即异VC)是L-抗坏血酸的异构体,与L-抗坏血酸相比较,被氧化的速度更快,价格更低,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普遍使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但是,由于溶解性的原因,D-异抗坏血酸不能用于动植物油的保鲜。如果也能将高级脂肪酸引入到D-异抗坏血酸分子中生成D-异抗坏血酸高级脂肪酸酯。  相似文献   

9.
用石油醚提取食品中的脂肪,经甲酯化反应后,采用HP-88(100m×0.25mm,0.33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脂肪酸甲酯的同系物及异构体,GC/MS法测定。研究了不同链长脂肪酸的同系物及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出峰顺序,得到其保留时间规律;研究了不同脂肪酸的质谱断裂规律,选择3个特征离子来鉴定脂肪酸成分。建立了3个特征离子确定脂肪酸碳数及双键数目,色谱保留时间规律确定脂肪酸顺反异构体及双键位置异构体的方法。本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测定脂肪酸同系物及异构体的含量,适用于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及油脂、食品中脂肪酸,特别是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法对家兔视网膜脂质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物膜的功能与生物膜脂质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密切相关。膜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变化,并且是产生某些疾病的原因之一。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高,使膜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膜流动性增大。作者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健康家兔视网膜脂质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测定了家兔眼球埋铅粒3、5、8周后,其膜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此研究对人体眼球受金属铅粒损伤后的治疗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