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亲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两亲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聚集体中棒状、蠕虫状、囊泡、洋葱和实心洋葱等几种新形态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另外对两亲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在光电、药物释放、靶向以及作为基因工程载体方面的应用前景及两亲嵌段共聚物聚集体的制备方法作了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嵌段共聚物溶液胶束温度行为的郑电子湮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电子寿命技术研究了聚苯乙烯—二甲基硅氧烷/正庚烷二嵌段共聚物溶液胶束的温度行为.结果表明正电子湮没参数对溶液中出现的结构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十分灵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o-Ps寿命和强度的陡然变化反映了溶液中共聚物分子聚集态随温度经历不同阶段的变化,超过临界胶束温度o-Ps寿命随温度增高而迅速地增大,这一行为反映了分子聚集体解离成自由共聚物分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两亲嵌段共聚物可以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亲水性链段为外壳、疏水性链段为内核的胶束,这种胶束能够用作药物载体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用作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医用两亲嵌段共聚物的种类,胶束化,以及用作诊断试剂载体、药物缓释载体、靶向载体等。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用作磁共振造影剂载体有利于肿瘤的诊断,用作药物缓释载体可以有效增溶难溶性抗肿瘤药物,延长药物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此外,通过对胶束表面进行修饰或者施加外场,还可以实现靶向功能。因此,两亲嵌段共聚物胶束在医用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嵌段结构对两亲嵌段共聚物水溶液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合成了二种具有相同组成不同嵌段结构排布的共聚物基础上对它们溶液的物理化学行为用荧光探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结构排布的不同其物理化学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三嵌段结构的共聚物较二嵌段者更易于形成胶束体系,而二嵌段共聚物则易于发生凝胶化,对上述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周峻峰  王立  陈涛  王苇 《化学进展》2005,17(6):0-1109
本文介绍两亲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综述了经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纳米胶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标度理论建立了嵌段共聚物溶剂体系的胶束模型,通过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间接讨论了温度对胶束平衡性质的一般性影响.分析了胶束过渡区聚合物链的状态,通过分段的过渡区密度分布函数,考察了温度对聚集数、过渡区密度分布和胶束内外半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升高使过渡区链状态呈现多种分层情况,并导致胶束聚集数的显著增加.但过渡区链状态的变化对过渡区密度的总体影响不显著,胶束的总体半径变化不大,表明过渡区溶剂随温度升高而逐渐“挤出”.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选择了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乙二胺、乙醇胺及2-甲氧基乙醇等七种包括单官能团和双官能团共溶剂、与水组成混合溶剂,并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了共溶剂对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物水溶液胶束形成及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含嵌段共聚物的可结晶型稀固体溶液中,不同共聚物胶束的结晶行为不同;结晶段形成胶束壳和形成胶束核,其结晶行为也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ATRP方法合成了由苯乙烯及丙烯酸组成的两亲两嵌段共聚物PS-b-PAA,对它们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详细表征 .用荧光探针方法以二甲基氨基黄酮类化合物为探针测定了这类两亲高分子化合物的类胶束形成时的临界浓度 .并对它们所形成的特殊胶束形态通过电镜观察 ,清楚的看到在纳米线条形成过程中由纳米小球向纳米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嵌段和接枝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形成胶束,这种聚合物胶体以其理论上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这篇综述介绍了该领域的特殊性能。并结合作者等的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过氧化氢-硫酸亚铁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首先使苯乙烯(St)在乳液聚合体系中进行均聚合,制得了端羟基聚苯乙烯(PSt-OH),然后将PSt-OH增溶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胶束溶液中,在硫酸铈铵的引发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PSt-OH端羟基部位发生嵌段共聚合,制得了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VP。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嵌段共聚物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Ce(Ⅳ)盐的氧化作用下,增溶于胶束中的端羟基聚苯乙烯端会在端基产生自由基,顺利地实现NVP的嵌段共聚合反应。随着共聚合时间的延长,共聚物PSt-b-PVP大分子链中亲水嵌段PVP的比例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技术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苯乙烯(PSt-b-POEOMA-b-PSt),通过FT-IR、1 HNMR、GPC确定共聚物的结构。将三个具有不同嵌段比的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得到的胶束的形貌,发现随着亲水性嵌段的比例减小,胶束的直径略微减小。通过透析方法,以共聚物作为载体,负载维生素E,TEM观察载药胶束的形貌,仍然为核-壳状的球形胶束。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共聚物载药胶束前后的热性能,发现药物分子在载入内核的过程中,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所降低。通过紫外(UV)分析计算得出共聚物的药物负载量(DLC)为70%~80%。  相似文献   

13.
采用RAFT方法合成了由马来酸酐/苯乙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交替序列两嵌段共聚物P(MAn-alt-St)-b-PSt。将其中的马来酸酐用PEO进行水解,得到了支化的亲水亲油两嵌段共聚物。通过H—NMR和IR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表征。以二甲基氨基黄酮化舍物为荧光探针,测定了形成共聚物胶束的临界浓度(CMC)。用TEM和SEM现察不同酸碱条件下所得纳米材料形貌,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Block copolymer polystyrene-b-poly(acrylic acid)(PS-b-PAA) was used as structural templ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CaCO3 microparticles. Through this procedure, acid resistant hybrid CaCO3 micro-spheres were obtained. Acid resistant properties of this type of hybrid CaCO3 were studied. Size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acid resistant properties of the hybrid particles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olutions, such as HCI, EDTA, and H2SO4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5.
李杰  柴云  张普玉 《化学研究》2010,21(4):58-61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用FT-IR,1H NMR和GPC等手段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中能自组装成胶束,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聚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形成胶束的纳米结构.当疏水链长固定时,胶束的自组装形状主要依赖于亲水链的长度.两亲性共聚物在离子液体中可自组装成可控制结构的纳米胶束,这种纳米结构胶束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萘在Pluronic胶束水溶液中增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促使Pluronic分子形成更加疏水并且具有较大内核的胶束 ,使萘和胶束内核的亲和力增强 ,从而促进萘的增溶。在所考察的F1 0 8和P94二种Pluronic胶束体系中 ,温度对增溶的促进作用 ,前者比后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A simple route to an ordered array of metal/semiconductor oxide composite nanodots is presented. Micellar monolayer films of polystyrene‐block‐poly(2‐vinyl pyridine) (PS‐b‐P2VP) loaded with HAuCl4 in the P2VP nanodomains are used as templates. TiO2 is generated selectively within the polar P2VP domains of PS‐b‐P2VP/HAuCl4 film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TiCl4. Subsequent removal of the organic matrix by oxygen plasma or UV light leads to an array of Au/TiO2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on the substrate surface.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process to fabricate an array of Au/titania composite nanodots.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用凝胶渗透色谱研究胶束溶液增溶作用的新方法,并给出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F127胶束溶液苯乙醇的实验结果。实验方便快捷,原理直观明了。在获得增溶作用参数的同时还能得到胶束-自由链平衡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双亲嵌段共聚物P103作用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P103浓度较低时,BSA二级结构变化不大,当P103浓度为16 g/L或以上时,α-螺旋结构由45.9%降至40%以下,β-折叠结构升高,由6.1%增至17%左右,同时无规结构略微下降。P103的加入主要改变BSA分子内部氢键的结合方式,使α-螺旋结构转变为β-折叠结构;P103的加入还影响BSA中氨基酸侧链的微环境变化和蛋白质二硫键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20.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2):1097-1107
Abstract

The pressure pulse effect, which exhibits itself by a step conductance rise on the response curves of thermistors in the stopped-flow microcalorimeter, is shown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o be due to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solution caused by its adiabatic compression. Thermocouples respond similarly to thermistors in the range of 1 to 400 b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