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换屏在高能X射线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对高能X光闪光照相接收系统的组建有着重要意义。应用OMA光谱采集系统,设计实验对CsI(Tl)和LYSO转换屏在"神龙一号"直线感应加速器(LIA)X射线激发下的发光光谱进行研究,给出了光谱曲线。结果表明,相对于文献报道的低能X射线辐射,高能辐射下CsI(Tl)屏的发光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了14nm,LYSO屏的发光峰值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了18nm,而两屏的谱线半值宽度均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对当前闪光照像光电接收系统质量的评估及将来系统的优化设计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转换屏发光光谱与透镜系统的匹配对闪光照相光电接收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用滤波光源照明分辨率板的方法,对接收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转换屏发光宽光谱及中心波长与透镜系统不匹配均对成像分辨率有一定影响,对图像对比度的影响更大。只有在透镜系统消像差波段(540~550nm)附近窄带发光的转换屏,才能使成像质量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实时辐射摄影系统中,对转换屏的技术性能要求,综合对比了两种高性能转换屏的优劣。介绍了荧光玻璃屏的材料成份及其转换效率,分辨率,对比灵敏度,动态范围,可见光光谱成分等,当采用荧光玻璃屏,以光纤缩放器作耦合光学系统,并用双近贴象增强器作高速图象开关时,可以实现单次多幅实时辐射摄影的要求,并可降低X光源的照射量。  相似文献   

4.
核爆X光辐照铝靶产生的脉冲应力波的简化解析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孝兰 《爆炸与冲击》1996,16(3):243-249
高空核爆炸大约有70%的能量以X射线形式向外辐射,高能通量密度的X射线辐照在空间结构物上,在其表面的能量沉积将产生脉冲应力波(通常又称为热击波),这样的脉冲应力波可造成壳体材料的动力学破坏。对于试验研究人员来说希望采用简化解析模型对于其参数作出直观、快速的预测。并以简化模型估算了核爆X射线谱的特征、X光辐照铝靶产生的脉冲应力波的初始参数及其沿铝靶厚度的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简述“屏片”图像接收系统成像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薄介子中能量沉积的模拟方法。针对实际照相模型,研究了直穿光子和散射光子在“屏片”系统中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屏片”系统,金属增感屏出射面的电子通量是决定X射线能量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适当增加金属增感屏的厚度,有助于降低散射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图像本底;金属增感屏厚度为0.4mm左右时,金属增感屏对直穿光子的局部增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对二级轻气炮发射后靶室内的杂质光谱进行了探测。这种杂质谱大致包含了高温废气的热辐射谱、一些杂质原子激发后产生的特征谱和分子振动带谱。杂质辐射持续的时间大约为90ms。利用这种测试手段,还获得了塑料样品的冲击发射光谱。杂质辐射和弹丸碰靶后样品的冲击辐射在时间上是相互重叠的。由于材料在冲击作用下的不透明性,废气的热辐射基本上不会干扰对冲击材料发射光谱的探测。  相似文献   

7.
在脉冲X射线装置研制中,由于束的Corkscrew运动等原因,常引起电子束靶时位置不稳定,焦斑尺寸过大等现象,满足不了精密闪光X射线照相的要求。本文中突破传统的聚焦方法,在可降低对束品质和加速器系统要求的前提下,建议采用介质杆(管)引导会聚或细丝引导的方法来实现束的聚焦,该方法原理清晰,结构简单,特别是不受Corkscrew运动的影响,可稳定的把束聚焦到亚毫米范围。实现这一设想的关键是如何把真空中传输的束汇聚到介质杆(管)上,如何减小束流损失。文中对此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直线感应加速器(LIA)能够将高能,强流电子束经过传输聚焦形成毫米量级的束斑与轫致辐射靶作用产生高剂量的X光。束靶相互作用可在靶面产生等离子体(回流离子),回流离子与电子束作用导致电子束束斑变大,降低X光的分辨率,在多脉冲情况下影响到后续电子束的束靶作用。分布式轫致辐射靶为叠靶,是将多个极薄(厚度为0.05mm)的靶叠加起来,中间为真空。由于叠靶分布增大了束靶作用立体空间,降低了束靶作用后沉淀在靶面的能量,因而减弱或消除回流离子的产生。本文对叠靶结构模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把得到的结果与单靶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结构下所得到的X光照射量大小与角分布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奥克托今炸药(HMX)作为高温、高压源,二氧化钛(TiO2)和活性炭(C)作为前驱体,采用爆炸冲击合成的方法制备纳米碳化钛(TiC)粉末。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 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探讨了爆炸冲击波作用下TiC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XRD和EDS测试值与理论值相符性很好,样品中同时含有TiC和TiCx(x<1);SEM照片显示TiC和TiCx(x<1)的粒径均小于50 nm,样品中存在微米级的球形团聚体;爆炸冲击合成TiC属于特殊的固相反应,其物质扩散速度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贾祥瑞  浣石 《爆炸与冲击》1996,16(4):312-316
建立了推进剂燃烧转爆轰(DDT)弱约束实验系统,利用探针和X光实验测量系统,研究了NEPE推进剂DDT过程。实验发现,由燃烧到爆轰的转变过程中存在一未燃未爆区,该区域将DDT流场分隔为爆燃区和冲击转爆轰(SDT)区。分析了该高能推进剂的DDT机理。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推进剂燃烧转爆轰(DDT)弱约束实验系统,利用探针和X光实验测量系统,研究了NEPE推进剂DDT过程。实验发现,由燃烧到爆轰的转变过程中存在一未燃未爆区,该区域将DDT流场分隔为爆燃区和冲击转爆轰(SDT)区。分析了该高能推进剂的DDT机理。  相似文献   

12.
用二级氢气炮作为冲击压缩加载工具和多通道瞬态辐射高温计作为主要测量系统,对装有初始压力为6 MPa和1.2 MPa的氦气、氘气和氢氘混合气体冲击压缩等离子体的光谱幅亮度历史进行了测量。根据实测记录信号波形的有关特征量,拟合得到了冲击压缩LY12铝基板表面光反射率R。结果发现:受冲击LY12铝基板表面对340~800 nm波长向不同充气介质氦气、氘气和氢氘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卸载后的光反射率为约0.4,为静态下铝基板反射率(约0.8)的一半。并对动态加载下反射率降低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气相爆轰波绕射流场显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基于红宝石激光器(波长694.3 nm)的纹影系统,对气相爆轰波绕射进行了初步的流场显示研究。采用单色激光和合适半带宽(15 nm)的滤光片,有效地消除了爆轰波自发光对流场显示的影响。合理设置激光器同步控制系统的触发延时,得到了序列的爆轰波阵面纹影照片。结果表明:图像清晰地显示了爆轰波阵面的诱导激波、横波及化学反应区。当爆轰波在左尖点处绕射,受稀疏波作用,诱导激波与化学反应区明显分离,导致爆轰波衰减为爆燃。分离的诱导激波和折皱的化学反应区在纹影图上清晰可见。诱导激波在垂直支管右壁面反射,诱导二次起爆。畸变爆轰波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中均发生马赫反射。提高初压,爆轰波受分叉口几何属性的影响减小,畸变爆轰波在水平和垂直支管下游较易恢复为自持爆轰波。  相似文献   

14.
对铝合金LY12进行等离子体基氮离子注入后再进行原位碳注入,从而在铝合金表面形成氮化铝(A1N)/类金刚石碳膜(DLC)改性层,考察了改性层的硬度及其在不同载荷下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小掠射角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A1N/DLC改性层的成分及相结构,用激光Raman光谱仪分析了表面单一碳层及磨痕的结构,结果表明:A1N/DLC改性层总厚度达800nm,最表层为厚400nm的DLC薄膜,过渡层主要由A14C3、β-C3N4、Al2O3及AlN等组成,注氮层由Al2O3和lN等组成;表面纳米硬度可达17.4GPa,比LY12的硬度高近10倍;在低载荷下,改性层的耐磨寿命与LY12合金相比提高了约20倍,摩擦系数降低了3-5倍,耐磨性提高了近170倍;随着滑动载荷的增加,其耐磨寿命和摩擦系数逐渐减小,而高的承载能力得以保持,DLC薄膜的耐磨减摩作用、过渡层及注氮层的支撑作用以及DLC薄膜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石墨化作用是摩擦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针对爆炸场瞬态高温测量需求,从辐射测温原理出发,建立红外比色测温系统。通过黑体炉实验标定出Si/Ge双通道比色测温仪的波长、带宽、光电转换系数等工作参数和测温范围,并将比色测温仪高温测温量程扩展至3 500℃。利用大能量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爆炸场标定了测温仪的响应时间,结果显示测温仪响应时间不超过10μs。确定了标准测温仪和超限测温仪的温度计算公式,并将比色测温仪应用于TNT柱状炸药和云爆剂(FAE)爆炸场温度测试,可以为爆炸反应过程诊断和爆炸温度毁伤效应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用在激波管风洞中光学测量用的,高重复频率短脉冲,A_r~+激光光源的研制结果。把激光调制成一组高频短脉冲的光脉冲组输出,是采用了高频脉冲电流组驱动A_r~+激光器的方法。这台光源用来作为激波管风洞中光学显示仪器(阴影仪、纹影仪)的光源,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同时也是干涉仪用的良好的光源。此外还可用来作为模型自由飞测力和动导数量用的闪光光源。其性能如下。发光器件:A_r~+缴光器; 光谱范围:4880A°、5145A°等六条谱线; 工作频率:1千赫/秒——5千赫/秒;或单次光脉冲输出; 组脉冲宽度:10毫秒左右(易于任意调节); 单脉冲宽度:约5微秒; 光脉冲能量:单个光脉冲光能,足使24°定胶片在φ20mm的面积上感光黑度大于1.0以上。本文报告的电源系统,除了可以驱动离子缴光器以外,还可以用来直接驱动脉冲氙灯、氪灯等光源,其最高重复频率也达5千赫/秒,单脉冲宽度也在微秒的量级。这样就提供了一个大面积高速摄影用的频闪照明光源,其用途就更加广泛了。文中提供了有关光源性能的测试的示波照片,以及在激波管风洞中应用,拍摄的流场显示照片和模型自由飞的轨迹照片共14幅。提供了调制驱动电源的线路设计图和有关电路图。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实时高温作用对花岗岩冲击力学特性的影响,以川藏铁路色季拉山施工区域加里东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及同步箱式电阻炉,对20~800 ℃实时高温下的花岗岩试件进行冲击压缩试验,分析高温作用及加载应变率对试件破碎特征、动态抗压强度及能量吸收情况的影响,基于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矿物成分变化与花岗岩动力学强度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20~400 ℃高温试件以脆性劈裂破坏为主,碎片形态呈纺锤形,两端尖锐,而600 ℃高温试件以塑性破坏为主,形状趋于圆钝;试件峰值应力随温度升高具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200 ℃时达到强度阈值,随后持续降低;单位体积岩石耗散能与加载应变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二次函数关系,与峰值应力呈指数关系,拟合效果良好;石英、云母和长石三种主要矿物成分的含量波动、相态变化等因素共同导致花岗岩动力学强度在200 ℃后逐步劣化。  相似文献   

18.
硫代磷酸三正辛酯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合成了一统代及四硫代磷酸三正辛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质谱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了所合成的一硫代及四硫代磷酸三正辛酯的组成和结构,并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钢球磨痕表面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一硫代磷酸酯具有比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更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可以显著提高液体石蜡的承载能力和抗磨能力,并能在适当浓度和较高载荷(≥400N)下改善液体石蜡的减摩性能;而活性元素含量较高的四硫代磷酸酯对液体石蜡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的影响不大,这可能是由于其导致腐蚀磨损所致,磨损表面分析结果表明,含添加剂的石蜡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腐蚀磨损,主要形成了由物理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组成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非晶碳氢/非晶硒(a-C∶H/a-Se)复印感光体的耐磨和抗擦伤性能,用线接触往复滑动摩擦试验,模拟感光体承受的机械摩擦状况,对(a-C∶H/a-Se)/45#钢和a-Se/45#钢试样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C∶H/a-Se双层膜的耐磨性和抗擦伤能力均比a-Se单层膜的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双层膜中只有a-C∶H膜产生了磨痕,而a-Se膜保持完好;相反,无a-C∶H膜保护的a-Se单层膜的擦伤严重,而且在a-Se涂层磨痕处的X射线能量色散谱中显示有微量的基体金属元素Fe存在.根据a-C∶H膜中原子团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还对a-C∶H/a-Se双层膜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作了解释:比较软的a-Se膜延缓了比较硬的a-C∶H膜的损伤破碎,前者在后者与硬钢基体间起着固体润滑作用,这是软夹层固体润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