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提出一类适应复杂外形的粘性混合网格生成算法。表面网格由前沿推进三角形曲面网格程序获得,边界层布置各向异性的三棱柱体网格,远物面区域采用Delaunay方法生成四面体网格。针对模型的复杂几何特征,综合采用了各种网格处理技术,以保证边界层网格的质量,并避免算法失效问题。网格实例及计算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实用性及和效性。  相似文献   

2.
黏性边界层网格自动生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洋科  刘剑飞 《力学学报》2017,49(5):1029-1041
高雷诺数黏性流动在壁面附近存在边界层,在计算模拟中自动生成可靠且有效的计算网格仍然是计算流体力学存在的瓶颈.三棱柱/四面体混合网格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困难.然而,对于复杂外形的情况,在边界层内自动高效生成高质量的三棱柱单元仍然十分困难.常用的层推进法在凹凸区域及角点处生成的边界层网格单元质量较差,边界层网格最外层尺寸不均匀.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了一种黏性边界层网格自动生成方法,通过顶点周围边的二面角识别物面网格特征确定多生长方向,预估并调整生长高度处理相交情况.同时提出一种三维前沿尺寸调节方式,提高了边界层网格单元的正交性,保证了边界层网格与远场网格尺寸的光滑过渡.通过ONERA M6翼型以及带发动机短舱的DLR-F6翼身组合体等外形的网格生成实例及绕流数值模拟,将计算值与标准实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高效地生成满足数值计算需求的混合网格.  相似文献   

3.
一种快速稳健的并行多块结构动网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网格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复杂外形在大设计空间内进行优化时对网格质量的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多块动网格方法,该方法基于初始外形的多块结构网格,根据优化过程中个体外形与初始外形拓扑结构相近的特性,利用体样条插值方法来拟合多块结构网格各块顶点的位移,得到几何外形变化后的拓扑结构,再利用无限插值方法并行地移动初始外形多块结构网格的边、面和块内的网格点,进行光顺处理后得到变形后几何外形的空间网格;该方法在保证网格质量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网格生成效率,本文以某翼身组合体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设计空间的复杂外形设计问题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面向大规模工程计算等数值模拟领域,提出了一种支持复杂几何模型的大规模四面体网格并行生成方法。该方法以复杂几何模型作为输入,首先采用串行网格生成方法生成初始四面体网格,然后通过两级区域分解方法将初始网格分解为多个子网格并分配到相应的进程中,进程间并行地提取出子网格的表面网格,并基于几何模型对面网格进行贴体加密,最后对加密后的面网格采用Delaunay方法重新生成四面体网格,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较好地克服了并行方法中并行性能和网格质量不能兼顾的问题。对三峡大坝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效率和可扩展性,可以在数万处理器核上并行生成数十亿高质量四面体网格。  相似文献   

5.
面向平面任意几何区域网格生成,提出了一种将波前法AFT(Advancing Front Technique)与Delaunay法相结合的解耦并行网格生成算法。算法主要思想是沿着求解几何区域惯性轴,采用扩展的AFT-Delaunay算法生成高质量三角形网格墙,递归地将几何区域动态划分成多个彼此解耦的子区域;采用OpenMP多线程并行技术,将子区域分配给多个CPU并行生成子区域网格;子区域内部的网格生成复用AFT-Delaunay算法,保证了生成网格的质量、效率和一致性要求。本算法优先生成几何边界与交界面网格,有利于提高有限元计算精度;各个子区域的网格生成彼此完全解耦,因此并行网格生成过程无需通信。该方法克服了并行交界面网格质量恶化难题,且具有良好的并行加速比,能够全自动、高效率地并行生成高质量的三角网格。  相似文献   

6.
前沿推进曲面四边形网格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类前沿推进三角形曲面网格生成算法拓展到曲面四边形网格生成。新算法逐个单元推进前沿,避免了铺路法(Paving)逐排推进方式的鲁棒性问题,针对四边形算法在理想点计算、候选点列表构建和新单元生成等环节存在的特殊技术问题给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数值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针对复杂的组合参数曲面自动生成全四边形网格,网格质量优于...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和效率与网格划分的质量有直接关系.目前尚缺乏一种普适性的自动网格划分方法,尤其是对于具有多种几何特征的复杂模型,现有的六面体网格自动划分算法存在不同几何特征间的网格兼容性较差以及孔状特征周围网格质量不高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映射法的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方法,在映射法的基本框架下,将物理空间中的复杂几何体映射为计算空间中的规则几何体,引入边界顶点分类,将复杂几何体边界进行简化,将子域约束进行连接,寻找贯穿边界,以使映射网格在约束特征间兼容;对圆弧特征进行等效转化,降低曲率过大对于网格过渡的影响.实例验证表明,本方法稳定可靠,生成的六面体网格质量较高,能够解决多特征复杂几何体六面体网格自动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有限元分析中,高质量的结构网格可以有效地提高有限元分析的精度,但结构网格的几何适应性差,针对复杂边界的二维计算模型,现有的方法很难自动生成高质量的结构网格;而非结构网格几何适应性很好,但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准结构网格生成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区域的网格自动生成并且具有高网格质量。该方法首先对计算区域运用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生成粗背景网格;然后利用背景网格,使用优化的Voronoi图生成过渡的蜂巢网格;最后,通过中心圆方法对蜂巢网格单元进行结构网格剖分。分析NACA0012翼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准结构网格生成方法能够对边界复杂的模型自动生成高质量的网格,并且通过三种不同拓扑类型网格计算结果相互对比及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准结构网格具有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适应直角网格计算三维增升装置绕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维增升装置绕流,对存在剪刀叉的不连续外形,基于自适应直角网格,提出并介绍了分区和面搭接技术,采用变长宽比网格,进行了直角网格生成和流场Euler方程数值计算. 根据几何外形的特点,在直角网格生成过程中,以外形不连续面作为分区边界,对初始``根'网格实施分区处理,降低了整个网格的生成难度. 通过基于外形的自适应网格加密,详细描述了剪刀叉外形和缝道,提高了网格质量. 在分区边界面上,基于面搭接技术,构造重叠面积切割算法,实现边界两侧网格间的流场信息传递,保证流场计算中的通量守恒. 采用中心有限体积方法,结合双时间推进算法,完成了两段机翼、带增升襟翼翼身组合体绕流流场的Euler方程数值模拟,对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算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非结构网格变形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动网格技术中的非结构网格变形是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固体力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总结现有非结构网格变形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网格变形方法的详细分类, 将现有方法归类为虚拟结构法、偏微分方程法和代数法. 本文综述了各类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分析并比较了各类方法的特性, 评述了当前网格变形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复杂结构外形在不规则变形下的动网格生成、三维动网格生成、并行动网格生成和动节点技术. 最后简要地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和综述了四边形网格自动生成的各种算法,给出了三角形网格向四边形网格转换的局部算法,以及有FCT思想直接生成四边形和三角形网格算法。详细分析了此法之下生成网格的几何拓朴性质,最后给出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复杂三维组合曲面的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提出一种基于映射法的复杂三维组合曲面的有限元网格全自动生成方法。通过引入虚边界解决了闭合曲面在参数域中边界不完整的问题;通过调节虚边界提高了复杂组合曲面网格生成的质量。改进二维多边形区域的裁减算法,解决了闭合曲面在参数空间中的边界环形成问题。对曲面片公共边界进行统一离散化处理,以满足有限元网格的相容性要求。以边界表示(B—Rep)数据结构为基础,实现了组合曲面全自动网格剖分的总成算法.改进了曲面网格剖分布点算法,并结合局部连接、诊断交换等技术,优化了网格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任意平面区域三角形网格的全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基于波前法提出了一种对任意平面区域生成三角形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算法具有区域适应性强,边界网格质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算法还包括了网格的拓扑优化,光滑及加密处理。此外,初边值条件的自动给定大大减少了数值计算中数据输入和避免了边界搜索计算。大量算例显示了算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of dynamic mesh adaptation for simulating complex 3‐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moving‐boundary flows by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s. Tetrahedral meshes are adapted by a hierarchical refining/coarsening algorithm. Regular refinement is accomplished by dividing 1 tetrahedron into 8 subcells, and irregular refinement is only for eliminating the hanging points. Merging the 8 subcells obtained by regular refinement, the mesh is coarsened. With hierarchical refining/coarsening, mesh adaptivity can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mesh only 1 time for each adaptation period. The level difference between 2 neighboring cells never exceeds 1, and the geometrical quality of mesh does not degrade as the level of adaptive mesh increases. A predictor‐corrector scheme is introduced to eliminate the phase lag between adapted mesh and unsteady solution. The error caused by each solution transferring from the old mesh to the new adapted one is small because most of the nodes on the 2 meshes are coincident. An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named local domain‐free discretization is employed to solve the flow equations. Several numerical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for 3‐dimensional incompressible moving‐boundary flows. By using the present approach, the number of mesh nodes is reduced greatly while the accuracy of solution can be p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