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建立了二维弹塑性非稳态循环纯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材料本构采用一种较好的循环塑性模型,并通过材料用户子程序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自定义该本构模型.通过在弹塑性无限半空间表面上重复移动随时间按简谐规律变化的赫兹法向载荷来模拟非稳态循环纯滚动接触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接触表面附近的残余累积变形、应变和残余应力.不同的最大赫兹接触压力对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影响较大.在简谐变化的法向接触载荷作用下接触表面的变形呈波浪形,随着滚动次数的增加,该波状表面沿载荷移动相反方向逐渐移动,但移动速率要衰减.波状表面波谷处的残余应力、应变和变形大于波峰处.随滚动次数的增加,残余应力增大但很快趋于稳定,残余应变也增大但增大速率衰减.  相似文献   

2.
以激光脸浅槽微接触式密封为研究对象,求解考虑混相介质特性和密封端面粗糙度效应的雷诺方程,通过分形接触理论求解微凸体接触力,利用不同微凸体接触状态下求解出的液膜承载系数对混相微接触式机械密封混合润滑状态进行分级,探究了压力及转速等工况条件和开槽形式对密封的润滑状态转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相微接触式机械密封混合润滑状态可分为弹性混合润滑状态、弹塑性混合润滑状态和塑性混合润滑状态3个级别;随着转速升高,液膜承载力不断增大,微凸体接触力逐渐趋向于0,密封环分开实现非接触,此时液膜承载系数为1;压差和槽深越大、混相介质气相容积比越高,矩形槽角度和周期数越小,临界转速越大,润滑状态更稳定,摩擦副分离越困难.  相似文献   

3.
点接触润滑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力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整个润滑区域内基于统一Reynolds方程的混合润滑模型,根据流变模型计算流体摩擦力,根据边界膜极限剪应力模型计算微突体接触摩擦力,二者相加得到混合润滑摩擦力.分析了粗糙度幅值和纹理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及非牛顿流变模型对流体摩擦系数的影响.模拟跨越整个润滑区,即弹流润滑、混合润滑和边界润滑,得到完整的Stribeck曲线.结果表明,表面越粗糙,混合润滑的摩擦系数越大,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时粗糙度幅值影响很小.交叉斜纹的润滑效果优于横向纹理.不同极限剪应力流变模型计算的摩擦系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斜齿轮弹流润滑下的接触疲劳寿命计算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经典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理论是基于光滑表面赫兹干接触理论,而实际齿面具有粗糙度,且啮合轮齿多数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本文基于齿轮润滑接触分析建立了渐开线斜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计算模型.模型由齿轮润滑接触分析模型和基于次表面应力分布的疲劳寿命模型组成.首先将斜齿圆柱齿轮一对齿的瞬时啮合等效为两反向圆锥的接触问题,建立了齿轮的有限长弹流润滑计算模型,考虑了齿轮啮合周期内瞬时载荷、接触线长、卷吸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统一雷诺方程方法求得啮合齿对间的润滑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轮齿接触区次表面的米歇斯应力分布,根据Zaretsky接触疲劳寿命计算模型,对齿轮组的接触疲劳寿命进行模拟预测.针对不同工况参数下接触疲劳寿命计算表明:润滑油黏度、轮齿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齿面接触疲劳寿命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轴向应力和渗透力共同作用下软化围岩的应力与位移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基于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及应力-应变软化模型并考虑轴向应力和渗透力的共同作用,将整个塑性区分为有限个同心圆环,以弹塑性交界面处的应力、应变为初始值,并采用微小径向应力增量逐步求出各个圆环上的应力应变及塑性区半径,据此重构了考虑渗透力和轴向力共同作用下软化围岩应力应变特性的逐步求解方法. 利用该方法,推导出软化围岩应力应变的解. 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轴向应力作用下,塑性区半径和隧道围岩位移都随着渗透力的增加而有所减小;当轴向应力为最小主应力时,渗透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这说明渗透力的存在对于隧道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塑性半径和围岩的位移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变控制的热机械疲劳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温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弹粘塑性本构模型为基础,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材料的热机械疲劳循环特性,模型将应变分为弹性应变、温度应变和粘塑性应变三部分,认为材料在高温循环载荷下呈现明显的弹粘塑性特征,根据虚位移原理建立轴对称体的弹粘塑性计算有限元格式,对于循环机械载荷和循环温度载荷,程序中采用了增量法迭代求解,在非线性项中不仅考虑了机械载荷增量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温度增量的影响,根据应变控制热机械疲劳的特点,发展了应变增量法的有限元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材料在各种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响应,数值模拟较好地反映了粘塑性变形过程以及温度变化的效应,所描述的不可逆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完全由当时的状态参数、内变量、承载时间及塑性应变累积量决定,对带缺口试件的模拟结果显示了程序对复杂轴对称结构进行热机械疲劳计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无网格热弹塑性接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自适应无网格热弹塑性接触求解模型,求解接触问题的线性规划-增量初应力法与基于应变能梯度的自适应无网格法相结合,给出了模型计算理论和算法实现.通过圆柱体与弹塑性平面热弹塑性接触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是否考虑材料应变硬化,是否考虑摩擦力和热输入,是否考虑材料屈服强度温度相关等情况的两种算例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求解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热弹塑性接触问题,在较真实地模拟接触状况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弹塑性力学的模型理论和塑性力学形变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由试验或计算获得的弹性解,按原型材料的广义应力与广义应变关系曲线,以及塑性力学伊留申理论,将弹性解转换为相应结构中的弹塑性应力解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任晓丹  黄桥平 《力学学报》2011,43(1):193-201
从静力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的基本框架出发, 综合考虑塑性应变与损伤 演化的率敏感性, 建立了能够较为全面地描述混凝土在动力加载条件下非线性性能的混凝土 黏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 为了考虑塑性应变的率敏感性, 基于Perzyna理论推导了有效应 力空间黏塑性力学基本公式, 采用改进的Perzyna型动力演化方程, 将损伤静力演化方程推 广到动力加载情形. 基于并联弹簧模型, 从概率论的角度推导给出了一维损伤静力演化方程, 并基于能量等效应变的基本概念将其推广到多维损伤演化. 利用数值模拟, 计算得到了 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 同时得到了一维动力提高因子和二维动力强度包 络图, 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邹金锋  李帅帅  张勇  袁臻 《力学学报》2014,46(5):747-755
为了研究轴向应力和渗透力共同作用下软化围岩的应力与位移的变化及分布规律. 基于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及应力-应变软化模型并考虑轴向应力和渗透力的共同作用,将整个塑性区分为有限个同心圆环,以弹塑性交界面处的应力、应变为初始值,并采用微小径向应力增量逐步求出各个圆环上的应力应变及塑性区半径,据此重构了考虑渗透力和轴向力共同作用下软化围岩应力应变特性的逐步求解方法. 利用该方法,推导出软化围岩应力应变的解. 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轴向应力作用下,塑性区半径和隧道围岩位移都随着渗透力的增加而有所减小;当轴向应力为最小主应力时,渗透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这说明渗透力的存在对于隧道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塑性半径和围岩的位移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RV减速器角接触球轴承承受预紧力、轴向力和径向力等联合外载荷作用的工况,分析得出了内、外圈滚道接触界面的接触区几何参数和接触载荷.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区宏观几何、接触载荷、真实表面粗糙度、瞬态效应等因素,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角接触轴承的润滑状况及表面以下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钢球与内圈沟道之间的油膜厚度会不断减少,导致干接触面积迅速扩大,接触点表面以下最大应力增大;转速的增加会使油膜变厚,干接触面积缩小.该结果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圆柱滚子轴承直母线滚子在接触出现的边缘应力集中现象,采用对滚子进行几何修形的方法,运用拟动力学分析方法开展轴承滚子受力和相对运动关系分析.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轴承接触工况、滚子修形参数和真实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建立圆柱滚子轴承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分析滚子修形参数和转速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从润滑角度判断,滚子母线凸度量δ和滚子端头圆角半径r均存在一个优化区间,使得最大受载滚子接触表面最大油膜压力和次表层最大von Mises应力σ显著减小,边缘效应弱化;δ和r对中心膜厚hc和摩擦系数f的影响较小;转速的增大会使hc变厚,fc和σ减小,且混合润滑状态下转速对修形滚子的σ变化显著,修形后的滚子较未修形的滚子润滑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13.
We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boundaries on the accuracy of residual stress values obtained from the eigenstrain method. In the experimental part of this effort, a composite specimen, consisting of an aluminum cylinder sandwiched between steel cylinders of the same diameter, was uniformly heated under axial displacement constraint.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sample temperature and the reaction stresses in the load frame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sample temperature were monitored. In addition, the local (elastic) lattice strain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pecimen was measured using neutron diffraction. The eigenstrain method, utilizing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was then used to predict the stress field existing within the sample in response to the constraint imposed by the load frame against axial thermal expansion. Our comparison of the computed and measured stress distributions showed that, while the eigenstrain method predicted acceptable stress values away from the cylinder interfaces, its predictions did not match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values near them. Thes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eigenstrain method is not valid for sample geometries with this type of internal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4.
齿向修形对滤波减速器润滑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综合考虑了滤波减速器齿向修形参数、真实齿面粗糙度和瞬态效应等因素,建立了轮齿混合润滑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不同修形参数值对应不同啮合点的最大压力和中心膜厚,分析了齿面粗糙度和转速对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形参数r和Ry均存在一个优化范围,使得轮齿表面最大油膜压力显著降低,边缘效应弱化,而中心膜厚则随着r和Ry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未修形轮齿边缘油膜压力受粗糙度的影响而急剧增大,边缘效应更加显著,修形后轮齿的边缘效应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轮齿修形也因粗糙表面的存在而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转速逐渐降低,轮齿表面的平均油膜厚度逐渐变小,接触比逐渐增大,轮齿表面由弹流润滑逐渐转为混合润滑,最后演变为边界润滑.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elastic strain and eigenstrain in non-uniformly shaped shot-peened 17-4PH stainless steel samples. Based on residual strain measurements by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the finite element (FE) models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inverse problem of eigenstrain analysis in slice conical sample. The eigenstrains obtained in the slice are then implemented into the FE model of the solid conical sample. It is found that the dependence of elastic strain distributions on the peening intensity and sample shape/thickness could be elucidated via the understanding of underlying permanent strain, or eigenstrain. The effect of the peening process is therefore best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induced eigenstrain.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useful for the predictive modelling of residual stresses in non-uniformly shaped shot-peened materials, in that it allows efficient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te residual stress states. In addition, it provides an excellent basis for developing predictive tools for in service performance and design optimisation.  相似文献   

16.
表面粗糙度对UHMWPE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V-4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表面粗糙度对UHMWPE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摩擦时,随着UHMWPE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摩擦系数先降低后升高,比磨损率则单调递增.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观测,发现干摩擦时表面粗糙度较小的UHMWPE磨损表面有少量犁沟,并伴随轻微的塑性变形,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摩擦副接触表面间的黏合点增多,黏着磨损加剧,且在对偶钢球的表面形成转移膜.而在水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显著降低,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同干摩擦时的变化趋势一致,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7.
金属轧制过程辊缝非稳态混合润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Tsao和Sargent的混合润滑假设,建立了板带轧制时混合润滑状态下的非稳态润滑基本模型.系统分析了非稳态混合润滑状态下,基于正弦后张应力输入时,摩擦应力、压应力随时间和表面粗糙度变化的分布情况,以及基于某一压下率下在不同时刻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应力、压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大的后张应力情形下,工作区中的压应力对表面粗糙度非常敏感,且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相应增加;当后张应力减小时,压应力对表面粗糙度的敏感度下降.表面粗糙度对工作区中摩擦应力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当有较大后张应力输入时,辊缝间压应力相应较低,此时摩擦应力大小分布对表面粗糙度非常敏感,且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后张应力相比,表面粗糙度对摩擦应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平 《摩擦学学报》2003,23(1):60-64
基于润滑剂分子通常具有链状结构的事实,在分析润滑剂分子链长同膜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纳米薄膜润滑物理模型,并利用含旋转量的流体力学运动方程得到了相应的Reynolds方程,同时对薄膜润滑Reynolds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以考察特征长度对薄膜润滑状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相应的厚膜解相比,薄膜模型中润滑剂的粘度及承载能力均明显提高,且其提高幅度随着特征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根据润滑剂分子链长度确定的薄膜润滑区间以及膜厚-速度关系数值解同相应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