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阶梯升温条件下缸套/活塞环的摩擦学特性,并分别采用FT-IR、Laser-Raman谱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摩擦磨损过程中润滑油及减摩剂(MoDTC)的摩擦化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油和含MoDTC的润滑油均可以保证摩擦副在较高温度下具有相对较低的摩擦系数,在阶梯升温过程中,摩擦系数曲线上出现μ值显著下降的峰谷,其特点与油样类型有关,分析认为墚采用含MoDTC的油样润滑时,摩擦系数曲线上出现的低温峰从主要与MoDTC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分解成MoS2有关;而高温峰谷的出现既取决于润滑油裂解为石墨碳的程度,也与MoDTC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MM-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粗糙层基体炭C/C复合材料在模拟正常刹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微区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分别研究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的形貌、微区石墨化度及其结构,并通过热失重曲线比较摩擦前后复合材料表面在惰性气氛中的升温失重.结果表明:在模拟正常刹车试验时,C/C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为0.32,线性磨损量和磨损质量损失分别为0.48 μm和2.12 mg;刹车试验后,摩擦表面由纳米级粒子聚集并压制而成,且摩擦表面炭微晶结构发生变化;在暗灰色的摩擦膜区域,炭微晶的R值从摩擦前的0.207升至1.03,而在白色区域,因炭微晶的接触压力提高而发生应力石墨化,R值降至0.084;摩擦表面能够吸附更多水分,即使在惰性气氛下也比未摩擦表面的升温失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将金属粉Ti/Ni掺入煤焦油沥青碳质中间相中,借助X射线衍射仪分析掺入金属前后碳质中间相的结构,采用MMU-5G型高温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同载荷下,以掺入金属的碳质中间相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损表面形貌,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磨损表面碳质材料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掺入金属Ti/Ni可以抑制碳质中间相因高能球磨处理引起的无定型化而起到催化石墨化作用,在较低温度下达到较好石墨化程度;采用掺入Ti/Ni的碳质中间相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载荷增加时,摩擦系数降低,摩擦稳定性增强,磨损程度下降,表现出良好的高温减摩抗磨性能;随着载荷增加,磨损表面碳质材料的有序程度增强,微晶石墨平面尺寸La值增大.  相似文献   

4.
TC4合金及其表面TiCp/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УТИ TB-100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TC4合金及其表面TiCp/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在大气和真空(真空度10^-5Pa)环境中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TC4合金和TiCp/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磨损表面及其相应的偶件磨损表面形貌,进而对比分析了试验环境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在不同环境气氛压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不同,TC4合金和TiCp/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在真空环境中的摩擦系数均高于在大气环境中的摩擦系数;TC4合金在真空环境中的质量磨损率低于在大气环境中的质量磨损率,TiCp/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在真空环境中的质量磨损率高于在大气环境中的质量磨损率.分析表明,TC4合金在大气环境中同硬质合金对摩时主要呈现氧化磨损特征,在真空环境中主要呈现粘着磨损特征;而TiCp/Ni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在大气环境主要发生磨粒磨损,在真空环境中则发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5.
碳/碳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碳结构的激光喇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显微激光喇曼光谱及 X射线衍射考察了基体分别为沥青浸渍碳 /少量气相沉积热解碳和全部气相沉积热解碳的航空刹车用碳 /碳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碳结构的变化特征 ,并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 ,经过 10次模拟飞机正常着陆刹车试验后 ,相对于石墨化程度各异的磨损次表层炭纤维及基体碳 ,磨损表面各处的石墨化程度及石墨微晶在 a轴方向的尺寸 La趋于均匀 .换言之 ,就复合材料磨损表面拉曼图谱上位于波数 1338.94 cm- 1 的谱峰与15 85 .2 2 cm- 1处的谱峰的积分强度比值 R的倒数 1/ R而言 ,低石墨化程度组元的 1/ R值显著升高 ,而高石墨化程度组元的 1/ R值有所降低 .磨损表面高石墨化程度组元中的石墨微晶通过转动使其 c轴沿磨损表面法线方向择优取向 ,在机械力作用下 ,石墨片层脱离、碎断 ,均匀分布于磨损表面上 .因此 ,在模拟飞机刹车过程中 ,不同结构和密度的 C/ C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成石墨化程度相近的碳结构 ,这是导致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对结构和密度不敏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选择等离子喷涂钼合金层、渗氮层以及镀铬层为摩擦副材料 ,以全配方矿物基发动机油 SJ/ 5 W- 30作为基础润滑油 ,研究了上述 3种摩擦副材料对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 (Mo DTC)添加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o DTC的摩擦学特性与摩擦副材料类型有关 ;采用喷钼层、渗氮层及镀铬层作为摩擦副材料 ,Mo DTC均表现出减摩和抗磨作用 ,对渗氮层的减摩抗磨效果最佳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摩擦副材料类型对添加剂中的 Mo和 S的化学状态和相对含量均有影响 ;摩擦副材料类型不同时 ,Mo DTC摩擦学行为的差异与其在磨损表面形成的 Mo S2 以及 Mo O3 、Fe S和磷酸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滑动干摩擦条件下铸铁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铸铁材料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考察了铸铁石墨形态、合金元素及基体组织对其与钢配副时的滑动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蠕墨铸铁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特性;在铸铁中加入合金元素P和B可显著改善摩擦副的性能;同时,铸铁的基体组织对于摩擦磨损特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Zr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以等电子浓度和等原子尺寸为依据设计的6种不同成分的非晶合金以及同非晶合金成分相同的4种晶态合金在干摩擦条件下同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6种不同成分非晶合金的摩擦系数相近,均在0.5-0.6范围以内;4种晶态合金的摩擦系数均在0.4-0.5范围内,相同成分的晶态合金的摩擦系数比非晶合金的低,且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较高;非晶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塑性流变,晶态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脆性断裂以及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9.
激光离散处理车轮钢-钢轨钢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激光离散处理前后的车轮试样分别与钢轨试样匹配,利用滚动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研究激光离散处理对轮轨摩擦副滚动接触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试样经过激光离散处理后,其抗磨损性能大幅增加,对应的轮轨试样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小幅增加,其对摩钢轨试样的磨损加剧.未处理车轮试样主要发生剥层磨损并伴随轻微的疲劳磨损;处理后的车轮试样主要发生疲劳磨损并伴随轻微的剥层磨损.这是由于激光离散处理提高了车轮试样表层材料的抗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抑制了材料的剥层磨损.各钢轨试样均发生剥层磨损,但是车轮试样经激光离散处理后,对应钢轨试样的剥层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10.
高速电弧喷涂Fe-Al/WC复合涂层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了Fe-Al涂层和Fe-Al/WC复合涂层,在T-1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同GCrl5钢球配副时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并探讨了涂层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可以将Fe-Al/WC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摩擦系数先迅速升高,之后缓慢降低直至平稳阶段;由于Fe-Al/WC复合涂层的平均硬度较高,且涂层中的硬质颗粒能有效地阻止裂纹的扩展,故其耐磨性明显优于Fe-Al涂层;随着滑动速度增加,裂纹的扩展速率加快,并产生较厚磨屑,从而使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显著增大;在摩擦磨损过程中涂层表层受到拉应力与压应力的交替作用,Fe-Al/WC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为剥层磨损.  相似文献   

11.
粘弹性流体在旋转圆盘上的流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线性Maxwell模型,研究了粘弹性流体在旋转圆盘上的流动.并应用摄动法:求得涂层厚度的近似解析解.发现增加涂料的弹性,有助于甩涂.  相似文献   

12.
Ni-P和TiN涂层的微动疲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化学沉积Ni-P涂层和电弧蒸发沉积TiN涂层在微动疲劳条件下与不同基材相配合时的微动疲劳特性。结果表明,Ni-P涂层可以提高中、低强度钢2Cr13和35CrMo的微动疲劳寿命,但却降低了高强度钢60Si2Mn的微动疲劳寿命,而400C返晶处理的Ni-P涂层不能提高材料的微动疲劳强度;TiN涂层降低了35CrMo和60Si2Mn的微动疲劳强度,认为这是它们的硬度相差太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P110油管钢表面分别制备了Cu镀层和Ni-P镀层,采用SEM、EDS和STM等方法对比研究了P110油管钢基体、Cu镀层和Ni-P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了磨痕形貌、磨损率和摩擦系数的异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镀层和Ni-P镀层的耐磨性均明显优于P110油管钢基体,且Ni-P镀层的耐磨性优于Cu镀层;P110油管钢基体的磨痕呈磨坑形貌,磨损机理为剥层磨损和磨粒磨损;Cu镀层的磨痕表面附着Cu磨屑,磨屑受压发生塑形变形,磨损机理为疲劳磨损和黏着磨损;Ni-P镀层的磨痕呈细小的犁沟形貌,磨损机理为轻微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4.
Full-field strain measurement using a luminescent coa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n optical-based technique, called strain sensitive skin (S3), for measuring in-plane strain data on structural members under static load. The technique employs a coating consisting of a luminescent dye and polymer binder that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a test part via conventional aerosol techniques. Proper illumination stimulates the dye, which in turn emits higher wavelength luminescence.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intensities have different wavelengths; therefore, enabling optical filtering to separate the two signals. The optical strain response is intensity based. A network of randomized microcracks within the binder scatters the waveguided luminescence from the excited dye molecules. The amount of scattered luminescence is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microcrack openings and orientations via mechanical strain. Various calibration tests show the optical strain response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 sum of in-plane principal strains. With this new experimental testing tool, full-field high-resolution strain measurements can be acquired. The optical strain response of this new sensor is minimally dependent on viewing and lighting directions, rendering the technique viable to imaging and determining strain fields for three-dimensional complex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涂层焦散线法,可用于难加工的非透明材料。作为应用,对铝试件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测定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在数据处理中采用多点法构造目标函数,并引入具有选代过程的统计试验法对其进行求解,从而提高了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几种等离子喷涂陶瓷(Al_2O_3、Al_2O_3-TiO_2、Cr_2O_3和ZrO_2)涂层的固体粒子冲蚀磨损特性及其冲蚀磨损机理,同时根据冲蚀磨损表面形貌特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且从准静态压印断裂分析入手,提出了这类陶瓷涂层在固体粒子于较低速度和较小角度冲击下的冲蚀磨损数学模型(试验选用的粒子冲击速度有30m/s和70m/s的两种,冲击角度为30°).研究结果表明,固体粒子冲击压印断裂-层状剥落是这类陶瓷涂层的主要冲蚀磨损机理。根据所提出的模型得到涂层的体积冲蚀磨损率Ev与其硬度HV呈反比关系(即Ev∝HV-1),这与试验结果相符;由该模型推导出涂层的Ev之速度指数n=2.1,这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按照这种模型,对于固体粒子以较低速度和较小角度冲击的情况,高硬度的陶瓷涂层具有较高的冲蚀磨损抗力;通过改善陶瓷涂层的断裂韧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在正向冲击时的冲蚀磨损抗力。  相似文献   

17.
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24  
综述了第二代表面工程技术和表面工程摩擦学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 2 1世纪表面工程摩擦学研究的发展动向 .  相似文献   

18.
对碳纳米管进行混杂功能化处理,并与石墨烯,氧化铝按一定配比制成骨料,与胶黏剂混合充分,采用手工涂覆,低温固化的方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复合陶瓷涂层.对混杂碳纳米管分子组成进行了表征;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涂层的显微硬度、断裂韧性、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杂处理的碳纳米管表面既接枝了活性基团同时也包覆了表面活性剂,复合涂层结构致密,石墨烯和混杂处理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涂层中,且复合涂层的硬度、断裂韧性、结合强度和耐磨减摩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Ni—Cr—B—Si合金粉末等离子喷涂层的高温滑动磨损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Ni-Cr-B-Si合金粉末等离子喷涂层的高温滑动磨损特性,并与5CrNiMo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磨损机制不同,在相同温度下涂层的磨损率比5CrNiMo钢低得多。涂层的磨损机制在500-550℃之间主要为塑性变形,550℃以上则表现为粘着磨损和硬质相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