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相变材料接触熔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有关相变材料接触熔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内容包括:封闭空间的接 触熔化、围绕热源的接触熔化、滑动接触熔化、滚动接触熔化、冰的压力熔化、接 触熔化的量级分析与修正、由液体边界层内的热扩散引起的熔化、不连续接触点上 熔化与润滑、固体内部传热的影响、玻璃的软化与接触熔化.  相似文献   

2.
三线摆法是测量转动惯量的常用方法, 理论上通常都是把摆线作理想处理(即摆线质量趋于0), 但在工程测量中, 被测工件往往较重, 摆线不再是轻质细线, 摆线质量势必会对空载悬盘的转动惯量测量产生影响. 本文应用哈密顿原理和变量替换, 导出三线摆摆线的变张力弦振动方程, 通过对摆线与悬盘连接点(x=0)的运动状态讨论, 推得摆线质量不能忽略情形下的对称式三线摆的转动惯量计算式, 并借助于MATLAB 软件快速便利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李治广  董兆祥 《力学学报》2007,15(2):217-221
边坡工程中,结构面抗剪强度是非常重要的力学参数,合理地选择确定抗剪强度的方法,常常要分析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根据极限平衡原理,对10~30m高的平面滑动型边坡不同抗剪强度的控稳结构面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c值对稳定系数的影响随坡高增大逐渐减弱,φ值对稳定系数的影响随坡高增大逐渐增强。得到了不同坡高下c、φ值边坡稳定作用等值曲线,该曲线很容易确定抗剪强度参数c、φ值在边坡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物理潜蚀作用及其概念模型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物理潜蚀作用相关文献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回顾了潜蚀作用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物理潜蚀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潜蚀工程地质问题在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中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但由于潜蚀作用发生环境的多样性、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发生过程的随机性等原因,造成实际应用中将各种潜蚀作用尤其是物理潜蚀作用过程的概念经常混淆。对"管涌"、"渗透压密"、"接触管涌"、"接触冲刷"、"流土"、"突涌"、"接触流土"、"流砂"、"流滑"等物理潜蚀作用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一些界定不严格的物理潜蚀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澄清,初步建立了清晰的物理潜蚀作用概念模型,为潜蚀工程地质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 - Effect of preliminary heat treatment of CuAl10Fe3Mn2 bronze particles in the working chamber of a furnace with varying atmosphere on...  相似文献   

6.
全风化花岗岩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轴和直剪试验得到的土抗剪强度结果对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很少。本文通过对采自香港两处边坡顶部 3个探坑中 1 1组全风化花岗岩样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和慢剪试验 ,得到了它们的有效抗剪强度值。孔隙度小的中细粒kt样品抗剪强度值总体大于孔隙度大的中粗粒skm样品。对同一组样品两种试验得出的有效抗剪强度值对比发现 :三轴试验结果大于直剪试验结果。两者相差有效内聚力c' =- 6 0~ 6 0kPa ,有效内摩擦角 φ'=- 2°~ 1 8°;两者的c'呈正线性相关 (相关系数R =0 .84 9) ,两者的 φ'正对数相关 (R =0 .6 86 )。两种实验的c'差值和 φ'差值呈弱负线性相关 (R =0 .377)。这些差别主要归因于样品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 (如粘粒、石英和粘土矿物含量等 )不同。其中 ,粘粒含量和c'值负相关 ,而与c'值差值呈正对数相关 (R =0 .776 ) ,即随着粘粒含量增加 ,三轴和直剪的有效内聚力c'差别也变大 ;粘粒和粘土矿物含量都和 φ'值及差值负对数相关。而含量较高的石英与有效内聚力c'值和差值都呈正相关。本文结果表明 ,在分析对比抗剪强度试验结果差别时 ,要特别注意分析粘粒、粘土矿物和石英含量变化 ,其次是天然密度和游离Fe2 O3 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文献中的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流量等效和渗透作用力变形效果等效互不包容;不同级别结构面体系难以用连续介质方法处理,同级别结构面体系在工程作用力变化范围内,可由其静态水力特征推演动态特征;工程岩体结构面间充分连通的假设过于粗糙,常规试验手段获取的量值倾向于局部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 -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umerical-analytical model of the viscoelastic-plastic behavior of flexible shallow shells with account for the...  相似文献   

9.
风吹雪廓线的风洞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颗粒图像测速仪对新雪形成的风吹雪进行风洞实验研究, 给出了不同高度处雪粒粒径分布函数以及平均粒径廓线、雪粒数通量廓线的分布规律. 发现当摩阻风速大于0.5 m/s 时单宽输雪率与摩阻风速满足指数函数的关系, 小于0.5 m/s 时两者满足幂函数的关系, 总体而言, 单宽输雪率与摩阻风速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岩质滑坡发生时间的适时超前预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主要是缺乏对滑坡成生机理的明晰认识和未建立正确的量化模型。本文根据我国长江三峡工程库岸和西南山区积累的大量滑坡实例调查资料并参考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排除了地形控制论与地层控制论观点,阐明了滑坡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斜坡具有易滑结构;滑坡发生的充分条件是有一定强度的诱发因素作用。故而诱发因素的动态变化对滑坡发生的时间具决定意义。
鉴于地下水诱发的岩质滑坡分布最广,为建立正确的水力启动模型,本文归纳了近代典型岩质滑坡的主要特征:(1)滑面是导水性差异最大的贯通面;(2)滑体长度大而厚度小,长厚比多在20左右;(3)滑坡前缘段先启动;(4)临滑前在前缘段有渗水、冒水或喷水现象;(5)出水宽度之和远小于前缘段总宽度。根据这些特征和水力学、水文地质学的成熟理论指出jennings(1970)等人提出的岩质斜坡稳定性模型存在下列问题:(1)未表明贯通面上岩体重力分布状况;(2)空隙水压力的分布特征与前述滑坡现象和水力学原理相悖;(3)未考虑通水率问题。然后,本文按顺向坡中的易滑超倾坡和椅状坡两个类型建立了斜坡稳定性模型和滑坡水力启动临界值(基本)计算公式。提出潜滑面的综合内摩擦角和通水率的确定方法:(1)滑坡反算;(2)对无水压滑坡滑面倾角和渗水边坡通水率进行观测统计;(3)剪切试验和简易水文地质试验;(4)物探方法。
本文还讨论了新模型的实用意义和应用范围,并对解决这类复杂地质灾害问题的研究途径发表了作者的认识,强调了积累经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向峰  李录贤 《力学学报》2020,52(5):1221-1234
超弹性材料是工程实际中的常用材料, 具有在外力作用下经历非常大变形、在外力撤去后完全恢复至初始状态的特征. 超弹性材料是典型的非线性弹性材料, 其性能可通过材料的应变能函数予以表征. 近几十年来, 围绕应变能函数形式的构造, 已提出许多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研究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 但适用于多种变形模式和全变形范围的完全本构关系仍是该领域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3个不同角度, 对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不同体积变化模式, 包含不可压与可压两种; (2)多变形模式, 包含单轴拉伸、剪切、等双轴以及复合拉剪等多个种类; (3)全范围变形程度, 包含小变形、中等变形到较大变形范围. 超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 为了全面描述具体材料的实验数据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超弹性材料, 需要建立适合于多种变形模式和全变形范围的可压超弹性材料的完全本构关系. 对实际超弹性材料完全本构关系的建立及可压超弹性材料应变能函数的构造, 笔者还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步骤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冰峰  秦四清 《力学学报》2002,10(2):184-188
某地基处理原拟采用CFG复合地基。但由于地层情况复杂 ,施工难度大 ,决定采用CFG桩和人工挖孔桩进行地基处理 ,但是这种处理方案可能会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对上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的的选取人工挖孔桩桩间距非常重要。通过对四种桩间距情形下地基的三维沉降分析 ,选取了合理的人工挖孔桩桩间距 ,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空间均值的方差的两种算法分析了自相关距离对固结系数的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相关距离的增大,固结系数的变异性增大。分析了不同土层的固结系数的不同,变异性对一维平均固结度的影响是不同的。结果表明分析一维固结,应视土层情况和工程性质考虑是否用随机场来模拟土的固结。  相似文献   

14.
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的表达与边坡稳定判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昌乾  丁恩保 《力学学报》1997,5(4):375-380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目前边坡工程中常用的各种稳定性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 即各种边坡稳定判据。它们主要包括:(1)安全系数;(2)可靠度或破坏概率;(3)边坡岩体的位移、应力、位移速度等;(4)定性经验结论;(5)干扰能量;(6)声发射率等六种。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各种判据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等。  相似文献   

15.
预加载路径对低碳钢强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导了20^#低碳钢薄壁圆管试件在比例加载时P-p复杂应力状态的实验结果。主要研究了:(1)初始屈服面;(2)经简单拉伸预加载和比例预加载情况下的强化规律;(3)折线预加载情况下的强化规律;(4)预施塑性变形量相等路径不同时的强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VIBRATION THEORY OF CONTINUOUS BEAM UNDER THE ACTION OF MOVING LO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uses the small paramter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alculation ofthe whole vibration process of trains passing through a continuous beam,considering theeffects of the mass and the damping as well as the masses of the moving loads.By solving aset of integral equation,we find out the general solution of continuous beam under theaction of arbitrary moving load PF(t) and calculate,the case of single moving load beingQ_i P_isin(α_it ε_i). By concluding our results,We establish the dynamic theory ofvibration of continuous beam acted by the moving load.Finally, as an example, we calculate the vibration question of two-span continuousbeam.The deflections of two midspan are shown in Fig.2 and Fig.3.  相似文献   

17.
胡伟  韩建刚 《力学学报》2009,17(5):648-655
基于室内不排水动三轴试验,研究了5种因素,即围压、超固结比、偏压固结比、动剪应力比、加载频率等对饱和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强调了结构性在饱和黄土动力特性研究中的重要性,结构性的破坏是影响土体动力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阐明了用塑性残余变形来表征土体内部结构的变化并以此作为孔压增长函数自变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陈崧  阎长虹  李洪武 《力学学报》2001,9(3):297-301
考虑到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的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和确定计算参数的复杂性以及描述边坡稳定状态的模糊性, 本文介绍了-种新的适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数学方法—顶点法, 该法由不确定的土力学参数求得边坡稳定性系数的模糊集合, 然后运用对比法进行分类来确定边坡所处的稳定状态, 文章最后通过-个工程实例阐述了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19.
A large-scale atom simulation of nanoindentation into a thin nickel film using thequasicontinuum method was performed.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plasticity deformation of nickelwere studied. Several useful result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1)The response of the load versusindentation depth—on the load versus indentation depth curve, besides the straight parts cor-responding to the elastic property of nickel, the sudden drop of the load occurred several times;(2) The phenomena of dislocation nucleation—the dislocation nucleation took place when theload descended, which makes it clear that dislocation nucleation causes the drop of the load;(3)The mechanism of the dislocation emission—the Peierls-Nabarro dislocation model and a pow-erful criter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islocation emission. And the computational value was in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 value; (4) The density of 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A simple model was used to obtain the density of geometrically necessary dislocations beneaththe indenter.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as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and Technical Physics - A microstructural model of behavior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Heusler alloy) in a magnetic field is constructed within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