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端祈 《应用声学》1990,9(2):47-47
由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委员会、北京声学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厅堂音质研讨会于1989年11月1日至3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全国有关厅堂音质的研究和设计部门共23名代表,在会上宣讲了15篇厅堂音质的研究成果和设计经验文章,并重点研讨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国内外影剧场音质研究、设计的经验教训和音质指标; 2.新技术(方法)在厅堂音质研究、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向斌南 《应用声学》1985,4(2):8-12,27
良好的厅堂音质是评价厅堂设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截至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已有一套妥善的办法足以保证建成后的厅堂音质.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虽然不少厅堂在音质方面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但建成后发现音质不好或很糟的却不乏实例.另一方面在现有厅堂中,未经仔细作声学设计而效果不错的也不少.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厅堂音质的设计和评价还有不少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如不加以检讨并寻求解决的途径,那么厅堂音质设计就不可能在科学的基础上逐步前进.本文愿就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孙广荣 《应用声学》2001,20(3):21-21
建筑声学的理论和实践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对于要求高质量音乐演出的厅堂,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原理和处理技术,但总的来说,对于不同功能的厅堂,在声学要求上已有一系列音质设计的准则和方法.对于从事建筑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却有时难以全面掌握音质设计的基础要求. 王季卿教授新著《建筑厅堂音质设计》一书(2001年 1月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全面论述了音质设计的原理和技术:既阐述了系统的基础理论,又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既讲清了音质设计中的声学原理,又对各种功能的厅堂介绍了典型的设计实例,使设计…  相似文献   

4.
厅堂声学缩尺模型五十二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健 《应用声学》1988,7(2):29-35
厅堂声学缩尺模型自1934年F.Spondok首先提出后,经过五十年代的初步应用时期和六、七十年代的极盛时期,在客观指标测量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实用化,并在厅堂音质设计和研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本文对声学缩尺模型五十二年来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 本文参考了120多篇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顶端祈  苏纹 《应用声学》1984,3(1):39-45
北京红塔礼堂是一个以音乐演奏为主的多功能厅堂,可容纳2010名听众.有效容积7800m~3.建成于1978年.为了适应自然声演出的需要,同年作了音质改善和调试工作,经几年的使用表明,音质良好. 本文主要介绍在大型厅堂内实现自然声音乐演出的设计要求和具体措施. 对大厅的音质设计和评价也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声场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华 《应用声学》1991,10(1):40-46
随着多功能厅堂的发展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其电声硬件设备的迅速进步,引入电声设备以支援和控制厅堂的声场或音质,即所谓声场控制(Active Field Control),是近年来厅堂音质设计中的一个引入注目的发展动向.本文阐述有关声场控制技术的原理、分类和特性,并介绍它们的典型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早期声在厅堂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厅堂内早期反射声能分布与厅堂的容积、体形、吸声布置及接收点的位置等有关,其形成的早期声场与完全扩散声场有较大的差别。因而有关与早期反射声能相关的音质参量在厅堂中的分布情况无法用扩散场的理论来预计。本文通过对四个厅的测量结果,来分析早期反射声能在厅堂中分布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祝培生  冯伟  朱彤 《应用声学》2013,32(5):375-382
当使用音质仿真软件ODEON进行模拟时,建模精细程度对一些音质参量的影响较大,与散射系数取值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本文在对比ODEON9.0与以前版本模拟算法区别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精细程度的模型以及不同散射系数对多个代表性厅堂进行模拟计算分析,验证了合适精细程度的模型可以获得可靠模拟结果的结论,并探讨了模型精细程度对混响时间T30、声能比C80的影响以及与散射系数取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声场扩散与厅堂音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许多文献中都提到扩散对厅堂音质设计的重要性,但对音质究竟起多大作用,则一直很不明确.再则,一些新发展的众多音质参量例如EDT、C、LF、IACC等都以非扩散声场为条件的,无一涉及扩散要求.本文对此作了全面评述,并指出若干需要澄清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10个厅堂的脉冲测量与主观音质评价结果,探讨了两者间存在的联系.作者用a,b和c三个指标表达脉冲声图谱中反映的厅内各点直达声及短延时反射声声能密度的相对情况,并指出,a值与声音的丰满度有关;b值与响度、清晰度有关;而C值,反映的是短延时反射声声能密度的相对分布,它取决于厅的大小及形状.文中列举了不同大小及形状的厅堂,C值分布的不同,并对不同使用类型的厅堂的体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声学到环境声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荣 《应用声学》2002,21(1):46-49,39
本文简述环境声学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厅堂音质、环境噪声和噪声控制方面的新世纪展望。  相似文献   

12.
音乐厅音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综合许多厅堂音质专家的意见,本文建议一个更为完整的评价厅堂音质的因子集和较为合理的隶属度函数以便用于音乐厅音质的模糊集综合评价。所建议的因子集包括混响时间RT,合奏强音乐段的平均声压级LpF,侧向效率LE,早期衰减时间的频率特性|EDT(f)|,以及音乐厅中10lgLE值的极差Vmax(10lgLE)。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来表明综合评价的具体过程。可看出将模糊集方法应用于音乐厅音质的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因为它可以在模糊评估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定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音乐厅响度评价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度是评价厅堂音质的最基本的参量之一,然而由于尚缺乏一个公认和可信的评价指标,如何评价厅堂响度的问题至今仍未妥善解决。本文建议将乐队齐奏强音标志乐段的平均声压级LpF作为描述厅堂响度的指标,并给出了预计大厅LpF值分布的计算方法。本文还示出两个厅堂LpF的实测值并将之与预计算值作了比较,证实本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最后讨论了LpF的优选值和容许值。  相似文献   

14.
厅堂内一点接收到的各早期反射声,对该点的音质影响很大。但一般从示波器上所摄得的早期反射声图诸,有时并不可靠.为了在设计过程中对这些反射声图谱进行比较或改进,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以瞬态扩散的概念为基础,从各早期反射声在时间、空间和幅度三方面扩散是否均匀来考虑,定义出一个单一的量瞬态扩散系数D.利用D就可以对厅堂内各点或各厅堂之间的反射声图谱定量地进行比较.D也可用于厅堂内瞬态响应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盖磊  赵越喆 《应用声学》2019,38(2):230-236
戏曲演员发声特性是厅堂音质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为研究中国粤剧旦角演员发声特性,在全消声室内以4位花旦、2位青衣和1位老旦为例,针对念白、清唱和语言三种发声方式,在大、中、小三种发声力度下,分析不同旦角演员在0.3 m处的声压级、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曲线,探讨发声特性与发声方式、发声内容、发声力度和行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发声力度下,声压级由大到小的发声方式依次为清唱、念白和语言;老旦的动态范围最大,其次是青衣和花旦;清唱内容对发声频率特性曲线影响较小,而发声方式和行当影响较大;演员以不同力度发声时各频率特性曲线形状相似。该文的实验结果将为戏曲厅堂音质设计、建筑物隔声设计和电声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厅堂音质中的响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厅堂音质评价的各项指标中,响度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但由于长期来缺乏合适的参量,因此迄今无法在完工后的厅堂中去测量这项指标,当然也难以在设计阶段对此参量进行估算.不少人常把仅仅适用于稳态声源和混响场的声场估算法(即以直达声加上混响声)作为厅堂内各处总声强的评价,无论从音质设计和现场测量来看,显然很不合适。近年Lehmann提出以声强指数G(Starkemass)(dB)作为评价参量是一个好的建议。但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鉴于早期反射声对响度起主导作用,因此厅堂内各处的声强指数应取50ms(语言)和80ms(音乐)的早期反射声积分值更符合实际,。以代替t从0积分到∞的评价方法。因此G(50ms)和G(80ms)将分别用于评价厅堂内对语言和音乐的响度评价参量。  相似文献   

17.
阳杰  蒋国荣 《应用声学》2005,24(6):375-380
混响时间是厅堂音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客观参量。本文提出了运用神经网络由空场混响时间推算满场混响时间的新方法。与其它方法比较,该方法有相当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音乐厅中座椅类型和座椅数量对满场混响时间的影响,并对满场条件下座椅的吸声增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项端祈 《应用声学》2005,24(2):69-71
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随之兴起了演艺建筑和文体建筑的高潮,2008年奥运申办 成功,促进了发展的势头。为确保各类厅堂具有良好的音质,声学工程师肩负着设计的重任。本文简 述建筑声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音乐厅音质设计进展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季卿 《应用声学》2003,22(1):1-7,34
本文对近年来音乐厅音质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进展作一述评。(1)在已建立的众多独立音质参量基础上,如何作出大厅综合评价,就需要考虑到它们的互动性和贡献权,方法学将成为关键。(2)空间感已确认由声源视在展宽度ASW和听者环绕感LEV组成,对于影响两者的诸多复杂因素有了较深入研究,这声场中的细节又将如何与大厅设计相联系亦备受关注。(3)听众及座椅吸声这个老问题有了新的研究成果,对于空、满场的声学关系已积累了更多资料,使大厅音质的估算更为精确可靠。(4)常说扩散对大厅音质很重要,但其主观效应仍然处于玄虚状态,一些新的主观试听实验结果还不足以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20.
项端祈 《应用声学》2002,21(1):40-45
我国建筑学声在近20年间,无论在科研、设计、声学材料(结构)的研制、生产和应用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在厅堂音质设计的个别领域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上述几方面作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