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U(2)L×U(2)R介子手征理论中对矢量介子的O(p4)计算用重求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重新研究了衰变ρ→ππ.由此得到了fρππ(p2)直到O(p)的完整表达式,并基于收敛性条件和么正性条件给出了一个重要的非微扰结论.  相似文献   

2.
朱洪元  何祚庥  戴元本 《物理学报》1959,15(10):521-524
本文指出由于费曼—盖尔曼理论中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相似性,矢量耦合部分对质子俘获μ-介子的贡献与核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相联系。本文给出了在重正化的V-A弱作用下质子俘获μ-介子几率的公式,并根据电子核子散射的实验结果估计了核子的电荷、磁矩分布对μ-介子俘获几率中矢量耦合部分贡献的修正。  相似文献   

3.
用RBUU方法研究了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K介子产额及谱的情况.我们发现K+/K产额比是与核系统大小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与K介子在核介质中所受的吸收效应有关.还研究了在三种不同核系统中的K平均吸收路程,发现K平均吸收路程在轻核系统中与在中、重核系统中存在较大的差别,从而定量地解释了这种K+/K比与核系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给出了核介质对K介子的吸收程度还与不同反应道的贡献有关,这是导致Bπ→KX道在核系统,特别是在轻、中量核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计算了μ介子在He3核上俘获的几率、末态H3核的角分布和极化。所采用的理论是带有重正化效应(包含弱磁矩及赝标项)的V-A普适弱作用理论。在计算中考虑了μ和He3核在始态有极化及处于不同超精细态上的情况。在计算中假定了He3核的基态是纯S态,这时忽略了由张量力以及其他自旋轨道耦合力引起的其他态。介子交换电流的效应也没有考虑。在以上这两个假定下,我们证明了俘获几率中只包含一个未知的原子核矩阵元,这个矩阵元恰好是原子核密度函数的富氏分量。利用μ介子(或电子)与He3(或H3)原子核的散射可以确定这个未知矩阵元。  相似文献   

5.
对于轻原子核,我们把两个声子相干的结构做为四个粒子集团的子结构α+,用同样的办法可以给出四个空穴集团的子结构β+。在此基础上,我们以16O及18O为例,研究了粒子团与空穴团之间的结构。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斥力,因而最低的态是粒子团与空穴团松散开的结构。这样就从微观结构上解释了这种态的变形,并且这种结构对E2跃迁是相干加强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中重核的粒子关联结构,我们把L-S耦合的相干结构推广到赝L-S耦合的相干结构,并在j-j耦合表象中给出了表达式。应用此结构对56Ni附近的原子核,做了一点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梅花  陈洪  尧江明  孟杰 《中国物理 C》2006,30(Z2):53-55
在包含了奇时间分量的三轴形变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研究了轻奇-奇镜 像核12B和12N的基态性质, 如结合能差、均方根半径以及形变等, 并且分析了矢量介子场空间分量对基态性质, 特别是单粒子能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KK的强相互作用单介子交换势, 发现当考虑动量平方项时, 仅由单介子(ρ,ω,φ)交换势, 不足以构成束缚态. K+K在库仑势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束缚态, 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单介子交换势对K+K库仑势束缚态能级的影响以及K+K束缚态衰变到ππ和ηπ的宽度.  相似文献   

8.
陈晏军  郭华 《中国物理 C》2004,28(4):392-397
在密度相关的相对论平均场近似下,研究了核介质密度对σ,ω,ρ,π介子有效质量的影响并与线性Walecka模型、非线性Walecka模型及TW模型的计算相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参数下的介子有效质量的变化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在低密度区域内,介子有效质量随核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密度较高时,σ,π介子的有效质量随核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ω,ρ介子的有效质量随核物质密度的增大其减小趋于平缓.不对称系数α对介子有效质量的影响很小.在TM1参数中σ介子的非线性自相互作用项以及多体耦合项(σπ)2对于π介子有效质量的影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谭玉红  宁平治  蔡崇海 《中国物理 C》1998,22(12):1136-1142
采用包含库仑场影响的一级修正的eikonal相移研究了入射动量为715MeV/C的K+介子与6Li、12C核散射及入射动量为800MeV/c的K+介子与(12)C、40Ca核散射的微分截面,通过理论微分截面与相应实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最佳光学势参数,为K+核散射的微观研究提供一定依据.用得到的光学势计算了相应散射过程的总截面,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在多标度人工色模型框架下计算了荷电PG玻色子π±1和π±8对K介子稀有衰变过程K+→π+νν,KL→π0νν和KL→μ+μ的企鹅图贡献.计算结果表明:(a)荷电PG玻色子可以对K介子稀有衰变分枝比给出1~3个量级的增强;(b)根据现有实验数据,K.Lane等人提出的多标度人工色模型基本被排除.  相似文献   

11.
刘良钢 《中国物理 C》1993,17(7):614-618
本文提出了ρ0-ω介子混合的一个可能形式,由(ρ0,ω)→π+π衰变定出其耦合常数,并计算了它对ρ0,ω介子正负电子对衰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混合效应对ρ0→e+e增加9.4%,而对ω→e+e则减少2.6%.  相似文献   

12.
计算了荷电PG玻色子P±和P±8对B介子稀有衰变过程B→Xs,dνν和Bs,d→1+1(l=e,μ,τ)的企鹅图和箱图贡献.计算表明:(a)荷电PG玻色子可以对B介子稀有衰变分枝比Br(B→Xs,dνν)和Br(Bs,d→1+1)给出3~5倍的增强;(b)在大部分参数空间内,色八重态PG玻色子P8±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朗  王培伟  陈洪  孟杰 《中国物理 C》2006,30(Z2):227-229
利用相对论类壳模型方法(RMF+SLAP), 研究了包含对关联情况下, 轻核8Be, 12C, 16O, 20Ne中的可能出现的α集团效应. 结果很好地再现了轻核的α集团结构. 与没有考虑对关联的情形相比, 对关联可以使原子核基态性质发生改变, 导致不同的α集团结构.  相似文献   

14.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43-1146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5.
凌有光  裘志洪 《中国物理 C》1989,13(11):1017-1022
η-24Mg和η32S分别被看作为12C-η-12C和16O-η-16O三体系统,利用Born-Oppenheimer近似方法,先严格求解η介子相对于12C+12C(16O+16O)运动的双中心问题,再求解12C+12C(16O+16O)的相对运动方程.假设η-12C和η-16O相互作用为S波可分势,在上述情况下计算了η-24Mg和η-32S的结合能,所得计算结果与其它模型计算结果相接近.  相似文献   

16.
李德民  刘云虎 《中国物理 C》2006,30(12):1211-1217
基于a0(980)和D*sJ(2317)属于1 3P0介子多重态这个主要假定, 在准线性Regge轨迹方案下估计了1 3P0介子多重态成员的质量. 在介子-介子混合的框架下,建议a0(980), K*0(1052), f0(1099)和f0(530)组成基态标量介子九重态, 并且f0(1099)主要由ss组成,而f0(530)主要是uu+dd. 这些态可能分别对应已观察到的标量态a0(980), κ(900), f0(980)和f0(600)/σ. 另外, 在胶球为主的图像下, 估计基态标量胶球的质量大约为1340MeV. 给出的结果与其他不同方法给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高能反应末态强子产率的普适质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实验上发现高能粒子反应末态强子多重数与其质量之间满足简单普适经验公式.计算了e+e湮没与pp(p)反应过程的直生介子与重子多重数,与经验公式中的参数完全一致.对经验公式中与反应能量有关的参数给出合理解释,并讨论了质量普适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 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式(Ke+e+,K+e+ee+e+, π+e+e,K*-e+e+和K*+e+e). 没有发现信号,给出90%置信水平的上限. 其中, D+介子的两个衰变模式D+→K*-e+e+和D+→K*+e+e的上限是首次测量.  相似文献   

19.
刘纯  邢志忠 《中国物理 C》1991,15(11):997-1000
本文用康奈尔势模型计算了赝标介子的衰变常数和D0-D0系统、B0-B0系统中的B参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过程e++e→J/ψ→V+X,X→P1+P2+P3(V和Pi分别代表矢量介子和赝标介子)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为确定上述过程中间态X的自旋和宇称提供了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