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理解提供的一种概念框架.以“电场与电场强度”为例,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教学“支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有效辅助物理教学,拓宽物理学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据认知心理学观点,学生数理结合的知识是通过大脑内部建构数理结合型认知结构来表征的.改革数学和物理教学,利用数学通过概念同化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理论,构建内容丰富、结构优良的数理结合型认知结构;并通过练习,培养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0多年的改革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数理结合的问题,实现了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相关课程合并教学.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四川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试题,在依据学科主干知识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整卷围绕物理学科中的一些常见典型模型和问题,通过学科内的常见试题情景和巧妙的设问,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物理情景的能力,反映出“以学科内各知识板块之间综合为主”的命题原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说明物理综合性问题教学中搭建物理概念脚手架的两种方法:递进式和平行式.搭建有效的概念“脚手架”能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方法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物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曾志旺 《物理通报》2016,35(8):44-46
物理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运用“ 延迟判断”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 问题的分析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物理知识, 可有效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了知识深刻理解, 提高思维品质和问题解 决能力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离不开理想化模型的建构,简化的理想模型能够帮助中学生在现有知识层面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解决问题.但是在实际物理问题中,如果不充分考虑理想化条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容易产生认知矛盾,不知所措.以一个有趣的静电场问题为例,揭示理想化模型的局限性,强调"去理想化"思维习惯的重要性.探讨分析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让其对已掌握的物理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大学普通物理及医学物理教学研究中都较少从学生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的医学物理教学实验,观察学生解答情况,研究了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活动。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医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了几乎相同的困难,问题的表征方式、思维定势和固着是造成学生产生相同学习困难的因素,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医科"建设背景下的医学物理教学与教学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改后, “探究式教学”成为老师们常用的一种上课模式.因为,中物理新课程倡导“以探究为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建构他们的物理学知识”,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用科学探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它很好的体现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养”这一全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贲贵山 《物理通报》2012,(11):67-69
1设计思路本节课从微观角度说明为什么涉及热运动的宏观过程会具有方向性,概念性较强,学生普遍认为深奥、难理解.本节课设计由生活现象引入,对深奥的物理规律进行思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从而对熵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2教学重点难点2.1重点及教学策略(1)有序和无序概念的形成.策略:用生活经验引领,通过排列组合知识的具体运算加以说明有序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家劳厄指出“教育无非是把一切学过的知识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那么剩下什么呢?笔者以为剩下的就是内化的称之为能力的物理思想观念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从这种意思上讲,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以学生观念的养成、方法的掌握为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思维振荡过程中渡过,建构以设疑、点拨、转化和应用为要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物理课堂教学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思维,突出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物理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课程资源.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的“问题”栏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在教学意义、素材来源、内容表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力图对“问题”栏目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道力学题目具体说明了“一题多解”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题多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深入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3.
建模教学(Modeling Instruction)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David Hestenes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物理课程中实施建模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聚焦问题、建构知识,在科学的范畴下进行问题的解决.30年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物理建模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模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兴趣,还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物理思维品质,实现了教育公平.建模教学已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开始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及教师培训课程中推行.  相似文献   

14.
“体验”就是体验者通过亲身经历,或在设身处地中,获得认知、感悟和技能,它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它是学习者学习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更侧重于物理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论述体验式教学含义的基础上,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对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物理小实验是指那些材料易得(多是日常用品)、简便易做、趣味性浓、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的物理实验。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我体会如下: 一、物理小实验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小实验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安排的较多,第一册就安排了十个。如在学生分组实验“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之后,安排了一个“鸡蛋浮沉”的小实验。学生在课后都有条件做这个实验。学生如果做了这个小实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加深了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因为这个小实验是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液体的密度改变的情况下)来研究“物体浮在  相似文献   

16.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和改进中学物理实验, 以促进学生对实验中物理知识及规律的掌握. 通 过“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 力的关系”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两个实验为例分析了其改进过程, 总结了建构主义 理论改进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陆昌松 《物理通报》2022,(4):46-49+53
在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体会过程本质,是物理教学的难点也是首要任务.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体验和发展为依归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策略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向心力”教学为例,结合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建构基于“感知体验、理解体验、验证体验”的教学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8.
“情境导学”是通过创设某些切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实现学生自我建构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导学符合物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顺应高考物理命题走向。可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从而灵活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9.
马云梦  徐金保 《物理通报》2021,(1):66-69,90
中国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包含科学探究素养.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4个科学探究要素,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在本文中笔者以2019年高考北京理综第23题为例,从“科学探究四要素”角度浅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关键能力是如何培养与测量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问题导学”模式,并将该模式用于摩擦力习题课教学,笔者能够深切地感到,在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探索状态,使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得到知识、能力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